船,是煙雨江南的前世,亦是水鄉紹興難以割捨的情結。

「我把我的一生都用在了船上,現在我有一個夢想,建造屬於紹興的船文化博物館,讓後人知道在我們紹興曾有過哪些船隻,也讓紹興的船文化繼續延續下去。」眼前說話的這個人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何關明,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身邊已經擺放著按同比例縮小的的各類典型古船近100艘。

何關明是紹興市松陵造船廠的廠長,他不善言辭,但是一提到船,提到船文化博物館,他的話匣子就會一下子打開。

松陵造船廠坐落在東湖鎮松陵村的河邊,這裡傍水而生,環境優美。站在橋上看船廠,讓你彷彿覺得紹興除了水鄉、橋鄉、酒鄉外,是不是遺忘了一個「船鄉」?今日,乘船前往渡口,席慕容說,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那麼,就讓我們下船走進何關明和船的世界。

苦心人天不負:收集資料,著手打造船隻

「如果我現在不做這個事情,幾年後,很多已上年紀的造船老技工可能會逐漸離世,那就沒有人會做這個事情了。」說起船,很多人想到的是烏篷船,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紹興,傳統木船的類型有百種以上,「明瓦船」、「戲班船」、「畫舫船」、「遊絲船」都屬於紹興傳統木船。較早前,由8位70歲以上的造船師傅發起成立的「紹興古船文化研究小組」已微縮複製出30多條傳統木船,何關明就是要把所有的紹興傳統木船按原來比例縮小,並呈現在大家面前。

「我八年前就在計劃這件事情,為此我特地走訪了很多城市的博物館,發現他們有古船文化博物館,我們紹興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更應該有這船文化的博物館。我當時找了很多年紀大的造船師傅想做這件事,但有些都已經去世了。」何關明感慨地說。

造船的工序很多,在松陵造船廠,每個人都負責著不同的工序內容。在工廠幹了30年的倪師傅告訴記者,光是刷油漆,就要進行打磨、刷底漆、補膩子、刷面漆等工序,一條2米左右的船做出來最快是5天左右,小船比大船難造。

何關明對古船質量也有著嚴格的把關。有一次何關明從諸暨出差回來,工廠里一條鰻線船已經完工了,但是他一量,比例不對,就把船中間拿掉了3公分,使船看上去更美觀。造這個古船一定要保證質量,因為這個是要存放很久的,要給後人參觀的。打造100條古船,還原紹興古船文化,這都是何關明自己出錢自己籌劃和建造的。在談話中,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讓後人知道我們紹興的船文化。

公益十年:從水裡救起無數條生命

何關明除了想建造紹興的古船博物館外,還有一個設想,就是擴大水上救助中心。何關明已經在水上救助了好多人,具體多少人他說自己也不記得了。「你看,這是我自己的救援船,消防、抽水、電焊等功能都有。有火災了,只要船能進,我這船的出水量可是能抵好幾輛消防車的。」

何關明所說的水上救援隊已經成立好多年,並救助了不少人。他之所以成立這樣的救援隊伍,是因為有一次有船翻掉了,裡面有個8歲的小女孩快窒息了,但是紹興水上的救援力量薄弱,只能從船下面割開。他那時候就想,要是有這樣的一支救援隊伍能在第一時間趕到出事地點,那麼這個小女孩是不是不會這樣被動和狼狽?何關明曾在杜東橋救過一個小孩,當時是在水下氣割將船底割破才把孩子救出來,還曾打撈在平水東江掉入河中的車子,那時還是晚上12點。何關明說,自從參與公益救援以來,這種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古船情結:這是一種文化和家族的傳承

何關明今年48歲,他出生在造船世家,從他爺爺開始,就與船結下了不解之緣。何關明17歲就開始造船,大學畢業後就來到父親的船廠工作。「我爺爺那時候是做石頭船的,東湖的石頭船基本都是他做的,就是運石頭用的。對於船,我從小就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喜歡了。」

松陵造船廠是何關明的父親創辦的,他所在松陵村曾經造船業十分發達,擁有很多造船師傅,解放前,他們都是以個體為單位的,1958年,公私合營的松陵船廠成為當時有一定規模的專業造船企業,到現在已經有很長歷史了。何關明自豪地說:「你們知道嗎?北京什剎海的畫舫船也是我們這裡造的,還有諸暨五泄、柯橋大香林、嘉興南湖的遊船,也是我們造的。」

何關明對船很痴狂。他說每經過一處風景,只要看到有船的,他都要拍照,把船的樣子拍下來。他平時喜歡和朋友一起釣魚,也喜歡搜集古老的石頭,對他而言年歲久遠的東西會帶著獨特的魅力。

故事的最後,透過這些仿製的傳統木船,我們能否看到紹興水鄉曾經的面貌?能否看到乘船趕集的匆匆行人、乘船看社戲的鄉民、船上叫賣的漁民,以及那一艘野渡無人的時光之船……

點贊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

浙江日報記者 朱銀燕 鄭培庚

編輯:三味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