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新加坡領導力論壇26日在新加坡舉辦。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趙樂際在論壇開幕式上指出,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地重視幹部隊伍德的建設。德是立身之本、從政之基。要把懲戒作為有效手段,嚴肅查處守不住紀律、德行不好的幹部,發揮震懾和警示作用。(據11月27日《人民日報》)  古人云:選賢任能,首善者,德才兼備也;次之,則德高才疏者;而才高德疏者,須屏之!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是我們黨選人用人的大政策、大原則、大標準,也是領導幹部加強自身建設的目標和方向。現在幹部出問題,多數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人民羣眾對幹部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德」上。這些年落馬的官員都有這樣的特點,經濟貪婪,生活腐化,做人底線喪失殆盡,共同的路徑都是從操守不嚴、品行不端、道德失範開始。可見,幹部隊伍德的問題已日益突出。  老百姓中流傳一句話:「有什麼別有病,缺什麼別缺錢。」對領導幹部來說,無知固然可憐,無能亦屬可悲,無德就更可怕,才高而缺德終將是一個禍害,所以,為官從政「缺什麼別缺德」。領導幹部何以為「德」、何以見「德」?當前形勢下,一要看如何對待羣眾,二要看如何對待名利,歸根到底,「為民、務實、清廉」是領導幹部最大的官德。  堅持「為民」以樹德。「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要求當政者必須滿足老百姓的意願。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是黨的全部價值所在。人民羣眾支持共產黨執政最直接的原因,一是共產黨能為人民解難(nàn),二是共產黨能為人民解難(nán)。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是領導幹部的本分。但是,有的幹部竟把公僕當主人,以救世主自居,居高臨下,盛氣凌人,將為民履職服務視為恩賜、養民,實在是大錯特錯。「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讓你坐在臺上。」羣眾在幹部心裡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羣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接觸羣眾多了,官僚主義就會減少;深入基層多了,主觀主義就會減少;瞭解民情多了,形式主義就會減少;掌握實際多了,決策的盲目性就會減少,各級幹部當不懈努力。  堅持「務實」以踐德。領導幹部的重要職責是改造世界、造福人民。這一使命和功能決定了各級領導幹部不是言論家,而是實幹家。「為官如同騎自行車,頭要不斷地點,腳要拚命地踩。」崇尚實幹、注重實效,是官員政德之要義。然而,在當下浮躁的社會氛圍中,官場的有限職位滿足不了幹部日益膨脹的「上進心」,一些官員快出「政績」、早日進入組織「視野」的迫切願望,助長了各種作秀的醜態和眾多「豆腐渣」工程。近些年各種各樣的開發區熱、房地產熱、招商引資熱、文化節熱,有不少效果並不佳;所謂的大氣魄、大手筆,也多是止於嘴上之大、紙上之大;更有甚者,不顧條件、環境和羣眾的承受能力,強行決策、盲目決策,造成「一任的政績、幾屆的包袱」。這些,都與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大相徑庭,更與黨和人民的事業背道而馳,各級幹部當堅決摒棄。  堅持「清廉」以養德。苗木有清泉灌溉,就會枝繁葉茂,倘若被濁流污染,只會枝枯葉敗。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公生明、廉生威」,領導幹部只有恪守清廉,才能培養出高雅的情趣、高潔的品質、高尚的道德,人們才會敬重你、信服你、擁戴你。當官就不能發財,發財就不應當官。如果當官的先富起來,財產的多少與官銜的大小成正比,這就不僅毀了官員本身,而且泯滅了人們共同追求的理想信念。有句忠告說得好:「給你送禮的人還沒有離開,給你送葬的隊伍就已經出發。」所以,加強官德修養一刻也不能放鬆,對待誘惑要四體不勤、對待飲食要五穀不分、對待原則要六親不認,堅持於利不趨、於色不近、於失不餒、於得不驕、於寵不驚,各級幹部當始終銘記。  一個人,當財富失去時,他什麼都沒有失去;當健康失去時,他就失去了些東西;當人品失去時,他一切就都失去了。領導幹部要珍惜值得珍惜的,放棄應當放棄的,不要捨本求末、因小失大,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失了官品、丟了官德。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