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琴在《紅樓夢》里非常突然的驚艷出場,又非常突然地離去,可以想像一下,是不是在曹雪芹的生命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女孩子,也這樣如流星般出現過在他的視野中,讓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是以在寫作的時候他也無法控制那種讓他印象深刻的回憶,把這個女孩子刻畫成薛寶琴的藝術形象,作為一個懷念,寶琴一出場就像一個天降女主一樣,人人喜愛,處處優秀,有美貌又有才華,最讓人驚訝的是,從來沒給寶玉找到一個明確婚配對象的賈母居然也看上了她。這似乎已經蓋過了寶釵黛玉這兩大女主的風頭。這麼一個「完美女主」卻已經許了人家,並未到寶黛釵三人之中再插上一腳。


書中林黛玉並沒有真的嫉妒過誰。林黛玉以前是因為年紀小,加上不確定賈寶玉的心意,才會在開始對寶釵和史湘雲心生防範。後來,由於黛玉的漸漸成熟,以及了解了寶玉把她當做唯一的知己,所以她就對寶玉放了心。自然不會把其他人放在心上了。

而且寶琴出現的時候,黛玉已經和寶釵成了知己。寶釵也說了自己的妹妹和黛玉的妹妹一樣,而黛玉確實這樣做的。不過她能完全對寶琴卸下防備,應該確實與寶琴和寶玉沒有可能性有關係。畢竟書中寶琴早早定了親,而且寶琴又是王夫人的乾女兒,更和寶玉不可能了。那麼這時候寶琴的身份只是一個小妹妹,黛玉自然願意親近她,更何況寶琴本身才貌出眾招人喜歡。

他都強我認為。


當然是寶琴了。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腹有詩書氣自華!大觀園群芳人人腹有詩書氣自華,但要說行萬里路,卻只有薛寶琴做到了。

寶琴父親是個「好樂的」。三個字突出一個和藹慈善不拘小節的父親。仗著家裡有錢,以做生意為名五湖四海帶著兒女去天下開眼界。薛蝌和薛寶琴那麼不俗,皆因受到父親的熏陶。見過了世間大場面,自然帶有豁達的視野。薛寶琴的作【懷古詩十首】,那些名勝古迹,前輩風流即便現在人也很難都看過。這對薛寶琴的熏陶是非常有幫助的,只此一點,比之林黛玉薛寶釵等困居高牆之內,紙上風流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寶琴不但遊歷國內山川名勝,還有出國經歷,她介紹的真真國女子的風采,證明她雙足踏上過異國土地。古人遠行不容易,既然到了異國必然有過一年半載的生活,如此寶琴氣質中再有異國情調,熱情、大膽、天真,確實是迷死人的魅力。

古代女子大多廳堂廚房兩邊轉,林黛玉薛寶釵妙玉邢岫煙等有過長途跋涉的經歷,迥然優秀於賈家女兒。三春真正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最多去一趟清虛觀就算遠行了。如此就遜色三分。更遑論薛寶琴游遍天下,腳踏異國土地。所以,薛寶琴的出色不在於本身容貌才學真比林黛玉和薛寶釵等大觀園女子強,而是後天經歷所帶來的那種遺世獨立的絕世氣質,這在當時,別說大觀園中女子,就算與天下女子比較,九成九的女子都會輸給她。當然,這是薛家特有的條件,可以走南闖北。也是薛寶琴的幸運,有一個淡泊名利「好樂」愛玩的父親。薛寶釵也有條件,只是父親作為薛家家主,遠不如弟弟那麼逍遙自在,最終還因為義忠親王老千歲之事牽連而英年早逝。寶釵也就沒了寶琴那麼多人生經歷。像薛寶琴一樣活著,是林黛玉和薛寶釵等紅樓女兒的夢想,可惜她們再無機會

總之,寶琴的人生經歷近乎完美,但依然不能說她就鴻運當頭,七十八回,梅翰林已經回來,寶琴也就那前後出嫁。等待她的或者不會是那麼好的人生。紅樓未完,就不做猜測了。讓我們保留一部分美好,記住這個艷冠群芳的女子:薛寶琴!


我也一直詫異曹老先生為什麼沒有將寶琴納入十二釵.按說她的文才與相貌都是一等一的.可能是她的生命歷程不具備代表性意義或者突出特徵.不像十二釵樣是不幸女人的十二種意象.而寶琴應該算幸福女人之烈,因此沒有將其列入命運悲慘的十二釵中吧. 寶琴的文才遜於寶釵的,當然也遜於黛玉的.


薛寶琴是誰?錯誤的提問,沒有正確的答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