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爺的煩惱

近日,家住在二七區的李大爺(化名)心情有點鬱悶。

事情得從15年前說起。當時李大爺發現自己右側腹股溝區有一核桃大小腫物,站立時突出,平臥時還能可自行還納,不墜入陰囊,也沒有發熱或者疼痛感。李大爺平時身體很好,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疾病,所以也就沒有過多幹預。

後來,腫物慢慢增大至拳頭大小,墜入陰囊,站立時突出,平臥時還是可以自行還納,依舊沒有發熱或腹痛症狀的症狀。

幾天前,李大爺右側腹股溝區的腫物再次突出,並伴疼痛感及發熱症狀。當時最高體溫爲38℃,而且還咳嗽、噁心、嘔吐。

李大爺心想自己是不是上火感冒,自己以爲是感冒了,就在家中自行口服一些感冒藥和抗生素治療,後來體溫雖然恢復正常了,但右腹股溝區的疼痛症狀並沒有明顯緩解。

在家門口診所諮詢,說這種病可能是嵌頓疝,如果不及時處理,後果很嚴重,建議趕快去大醫院瞧瞧。

這讓李大爺和家人有點坐不住了,這到底是什麼病呢?

事不宜遲,李大爺和家人來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就診,找到了外一科胃腸組進一步診治,以絞窄性腸梗阻收住入院。

經胃腸組楊志忠主任及團隊進一步檢查,李大爺的症狀以腸梗阻爲主要表現,入院後腹痛腹脹加重,劇烈難忍,伴噁心嘔吐數次,查體右下腹巨大包塊,手法復位後再次脫出,CT提示右側腹股溝嵌頓疝,必須儘快進行手術。

術中發現腹股溝內環明顯擴大,部分小腸腸管及系膜脫出嵌頓,闌尾炎症水腫伴頭部壞疽穿孔,周圍網膜組織粘連、增厚明顯。術中並未發現闌尾在疝囊中,考慮手法復位後闌尾及網膜組織沒有重新疝入,根據這些表現,確診爲Amyand's hernia。

Amyand's hernia 是一種臨牀少見的腹股溝疝(佔比<1%),定義爲疝囊內容物包含闌尾。

CT 陰囊區

CT 腹股溝區

術後予積極對症支持治療,李大爺的情況安穩,並於術後8天順利出院。

在楊志忠主任的帶領下,我科順應時勢及國家政策率先開展了局麻下腹股溝疝日間手術,隨着科室微創腹腔鏡手術的開展,“日間手術”理念也已擴展爲局麻下的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腹腔鏡兒童疝囊高位結紮術以及成人的微創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手術三種,已有約3000名患者接受日間手術治療,均取得對廣大患者滿意的效果。

知多點

什麼是疝?

即人體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解剖位置,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打一個形象的比喻,疝就像汽車輪胎的外胎破了,內胎自外胎的破損處突出。

爲什麼腹股溝疝最爲常見?

疝的發生大多爲多因素的作用結果,這包括在人體發育過程中溝區缺少強有力的肌肉層的保護;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腹股溝區承受張力的能力不斷減低;有的人存在機體代謝障礙,使腹壁組織減弱;另外在人體站立時,該區是腹部最低的部位,它承受的壓力比平臥時增加三倍,再加上腹腔內壓力升高等機械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這一區域最容易發生疝氣。

什麼人容易得腹股溝疝?

患腹股溝疝的病人按年齡分佈呈現兩頭多中間少的狀況。換句話說就是6歲以下兒童和60歲以上的老人更容易得腹股溝疝。

爲什麼兒童容易得腹股溝疝?

胎兒足7個月時睾丸自腹腔開始向陰囊下降,至9個月時基本下降到陰囊底部。而睾丸自腹腔到陰囊的通道我們稱爲睾丸鞘突,如果睾丸鞘突在孩子出生前閉合了就不會出現腹股溝疝,但如果沒有閉合,孩子出生後哭鬧腹壓增高,就會將腸管擠壓入通道內形成腹股溝疝。

新生兒腹股溝疝全球發病率爲0.8%~4.4%,早產兒可達30%。在新生兒所有先天缺陷疾患發病率中排第一位。男女發病率之比約爲15:1.而由於右側睾丸比左側下降的晚,所以兒童右側腹股溝疝多於左側。

爲什麼老年人容易得腹股溝疝?

腹壁肌肉強度降低,腹內壓力增高是引起成人腹股溝疝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肌肉萎縮,腹壁薄弱,腹股溝區更加薄弱,內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宮圓韌帶穿過,給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此外,老年人因咳喘、便祕、前列腺增生導致排尿困難等疾病,致使腹壓升高,爲疝的形成提供了動力。

腹股溝疝不治療會有哪些危害?

對於成年人最主要的危害就是腹股溝疝發生嵌頓,也就是腸管語出卡住回不去了,通常會伴有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停止排氣等腸梗阻症狀,更加嚴重時,被卡住腸管不過血了,就會發生腸壞死,患者此時會有生命危險。而對於兒童來說,除了嵌頓的危險外,還會對孩子的生育及身心發育造成影響。

兒童疝微創治療(疝囊高位結紮)

成人疝微創手術過程(TAPP)

微創-腹腔鏡疝修補術術後注意事項:

1. 術後小腹及腹股溝區墜脹是正常現象,但感覺小腹憋漲有尿但無法排出需請醫生查看。

2. 術後2-4周穿緊身內褲,褲內放小毛巾壓迫手術後的腹股溝區,減少積液出現。

專家介紹

楊志忠

胃腸肛腸腹壁疝外科主任

外一黨支部書記

出診時間:週一、三、五上午(西院區)

擅長腹腔鏡微創手術涉及胃癌、結直腸癌、胃腸間質瘤、結直腸息肉等胃腸道腫瘤規範化治療,以及腹部外傷、腸梗阻、胃穿孔、闌尾炎等各種急腹症。擅長痔瘡(PPH)、脫肛、便祕等肛腸手術和各種腹壁疝手術。發表醫學論文20餘篇,參與編寫專著2部。

全國中醫藥肛腸學專業委員會 常務理事

河南省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 委員

河南省胃癌專業委員會 青年委員

河南省中醫藥學會外科分會 委員

河南省消痔靈技術培訓中心副主任委員

河南省中醫(中西醫結合)肛腸專業委會 常務委員

鄭州市中醫(中西醫結合)肛腸專業委會 副主任委員

崔俊飛

主治醫師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從事胃腸外科工作及相關課題研究,對於胃腸外科疾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牀經驗。

熟練掌握胃腸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如胃癌、結直腸癌、腹外疝、肛腸疾病的外科治療,特別在微創治療急性闌尾炎、消化道穿孔、腹股溝疝等方面有一定造詣。

劉銀龍

住院醫師

中共黨員,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研究生。在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爲期33個月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熟悉並掌握胃腸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原則,尤其在胃腸腫瘤診治方面有一定建樹,師從於著名胃腸腫瘤外科專家徐惠綿教授,畢業後從事胃腸外科工作及相關課題研究,在國家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

文/劉銀龍(外一科)

編輯/肖婧菁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