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天氣很好,早上上班時選擇步行,如果是按照往常的慣例,我可能會選擇聽一些在線課程或者聽音樂,或者邊走邊思考問題,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雖然眼睛看著周圍人來人往,所有外界信息都無意識地被過濾掉了,周圍正在發生的一切對我其實都沒有意義。

但是那天早上,我突然想何不放鬆一下,從自己的世界裡暫時逃離出來,試著把所有的情緒、想法拋到一邊,而只是專心地去感受身邊真實的世界?

我深呼吸幾口,放空意識,把注意力放在身邊正在發生的事物身上,馬上要掉光葉子的銀杏樹、乾冷的空氣中夾帶的各種氣味,煙囪中冒出的騰騰的熱氣……周圍的世界突然變得立體、真實起來了。

當我注意到迎面走來的每個人的表情時,會非常清晰地感知到他們的存在,很多人表情微微綳著,眼神集中,只顧行走,跟我自己絕大多數時候一樣,很明顯是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這種時候,我們還需要額外付出注意力來留意周邊情況,所以並不能完全專註,更有可能處於精神熵的狀態,思緒並沒受到自己刻意的控制,難以感受到積極情緒。

也有人表情放鬆,眼睛不時掃射周邊,當我們走的比較近時,常常會四目相對,然後又轉移視線。這是一種很特殊的體驗,走在大街上,周邊有陌生人對我們來說太習以為常了,根本不會在乎,而當我刻意去觀察他們,並且有過剎那的眼神交流後,就會在腦海中回憶一下剛剛對方的表情,感覺他們不只是行人,而是一個活生生的與你生命產生交集的人,就像進行過一次交流……

關注外部世界的過程,讓我們從繁雜的思緒中抽離出來,感受到真實的「煙火氣」,可以放空我們的思緒、讓大腦適度休息,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更加輕鬆。

當然,這個只關注外部世界的過程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思考中,回歸到精神熵的狀態。

英國心理學家伊恩·萊斯利寫了本《好奇心》,他將好奇心分兩類,一種是「消遣性好奇」,一種是「認識性好奇」。消遣性好奇的典型表現是八卦、刷微博和朋友圈,特別想了解一些表面上有趣的信息,認識性好奇則是人們在觀察周圍世界,或者在收集信息過程中產生的「追根溯源」的興趣,對於某些現象特別想追究背後的深層原因。

我們的認知進步就是將消遣性好奇轉變成認識性好奇的過程中完成的。

但是作者提出,這種「認識性好奇」並不是一種特質,而只是一種狀態。也就是說,並不是說某些人天生就習慣於刨根究底,只是偶爾會迸發出強烈的好奇感。

怎樣可以強化這種「認識性好奇」出現的頻率呢,作者提出的建議之一是「用有趣的眼光觀察世界」,因為好奇心是可以正向循環的,你越是刻意用有趣的眼光觀察世界,你「認識性好奇」的能力就會越強,你認知進步的速度就會更快。

所以,如果感覺生活無聊,換個方法去看世界吧,從自己的角色中抽離出來,只是觀察身邊世界而不做評價,也許我們會找到這個連接自己世界和外部世界之間的「第三空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