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物理學家Mario Livio寫的書Why? What Makes Us Curious就是用來回答這個問題的!

我沒真正看完這本書,但上周正好看了youtube上他給谷歌做的演講,本來以為物理學家加上數學家背景的學者講心理學會很晦澀,結果發現特別有意思:https://youtu.be/v4wBhnruPA0

1小時的演講基本涵蓋了書里的核心內容,其中他提到兩個好奇心模型(以下圖片均來自視頻):

一、好奇坐標

加拿大籍英國心理學家Daniel Berlyne提出了Curiosity Grid(好奇坐標),將好奇分成四類。

縱軸上有兩種類型:

  • Perceptual curiosity(知覺性好奇): 當我們遇到某事某物與我們已知不一致,覺得很神奇,感到困惑和迷茫。比如當一個亞洲的小孩子第一次見到歐洲來的白人小孩。
  • Epistemic curiosity(認知性好奇):與知覺性好奇相對,主要指驅使我們去理解為什麼和怎麼樣的好奇類型。比如因為對某個科研話題感興趣的探索,小孩子想要了解植物是如何長大的。

橫軸上也有兩種類型:

  • Specific curiosity(特定性好奇):針對某一特定信息產生的好奇,比如第一代安卓手機的晶元是誰發明的。
  • Diversive curiosity(不定性好奇): 與特定性好奇相對,比如你不斷用手機查看簡訊(以緩解焦慮),你持續關注下一代iphone長什麼樣子。

二、倒U型曲線圖

1994年,來自卡內基梅隆心理學家的George Loewenstein提出了一個關於好奇心的模型,他稱之為「信息鴻溝模型」(information gap model),核心理念是當我們看到事物跟已有的信念或認知不符時,就會產生信息鴻溝。這種鴻溝會帶來心理上不舒服的感覺(unpleasant state in minds),而好奇心則幫助我們通過尋找新信息來擺脫這種不舒服狀態。這種感覺有點像身上某個部位很癢讓你想去撓它。

與此相關,是揭示好奇心(curiosity)與自信心(confidence)關係的倒U型曲線圖(Inverted U-shaped curve)。

從圖上可以看出,當我們知道的事物很少或者我們知道的非常多時,不會有太大好奇心(曲線的兩端);只有當我們的好奇心位於曲線中段,也就是我們對事物有一定了解,但感覺還有很多未知部分的時候,好奇心才會產生

Livio提到一個有意思的例子,前美國國防部長Donald Rumsfeld在2012年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當時是伊朗戰爭開始前夕),他被問到如何看待目前暫時沒有證據可證實伊朗轉移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給恐怖組織?他的回答非常經典,他說:有些事情我們知道我們知道,有些事情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還有些事情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Rumsfeld所說的與倒U型曲線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其實就是前面提到的Perceptual curiosity(知覺性好奇),人們感覺到某事某物讓自己困惑,從而引發不愉快的感覺,觸發大腦里的特定區域。

荷蘭神經科學家Marieke Jepma做過一次實驗,給人們看一組圖像,先是模糊的圖像,然後問他們覺得會是什麼,接著再給他們看清晰的圖像,同時用核磁共振機監控人們大腦的活動。 實驗結果發現,人們大腦與衝突、飢餓、口渴等基本需求、不愉快情緒相關的區域被激活了。

另一個由Kang和她的同事所做的實驗,向實驗對象提問一系列瑣碎問題,比如哪個樂器發明的時候是模擬人的聲音?(小提琴),結果發現這次好奇心主要激活了大腦中與愉悅情緒相關的區域。心理學家Spielberger也提出過類似的發現。當我們想要學習新信息的時候,觸發的是大腦中與獎勵期待(anticipation of reward)相關的區域。我們的大腦對獎勵的期待,就像期待一塊甜甜的巧克力,又或是坐在劇院里等待著舞台幕布上升的時候。這時的好奇心類型,便是Epistemic curiosity(認知性好奇),對知識的熱愛和一股對學習的衝動。

兩種好奇類型與不同心理狀態相連,知覺性好奇與驚訝、模糊刺激下的不愉悅狀態相關,認知性好奇則是與獲得獎賞性的愉悅情緒相關。

三、好奇心隨著年齡是遞減的嗎?

針對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是否好奇心不斷降低(很多人覺得小孩子更具有好奇心),Livio提到一個有趣 的觀點。研究發現,隨著我們的成長,知覺性好奇(對所有事物都感到好奇並願意為了好奇心進行探索冒險)是下降的,但認知性好奇(對知識的熱愛)事實上一直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伴隨著我們一生。所以從小孩到成人,他認為只是佔主導的好奇類型發生了改變。

Livio有句名言:好奇心是戰勝恐懼的良藥(Curiosity is the best remedy for fear)。2008年,在哥本哈根的一場藝術展,有一個巨大的展板寫著相似的話:用好奇心戰勝對未知的恐懼吧(Replace fear of the unknown with curiosity)。共勉~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

我們人類的祖先需要不斷試著食用一些之前沒食用過的食物,試著自己種植可食用的植物和馴化飼養動物來解決食物短缺的問題。

在不斷嘗試中發明工具提高生產力和抵禦野獸的攻擊。

通過遷移到新的土地,嘗試在新的環境生活解決原來的土地不適宜繼續生存或原有的土地已無法滿足現有的需求的狀況。

只有通過不斷嘗試,不斷試錯,才有可能通過在試錯中獲得經驗,意外找到威脅族群生存的解決方法,從而提高族群整體的生存機會。

就這樣在可供選擇的食物並不充裕,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中,充滿好奇心的族群更容易在這種原始和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而缺乏好奇心的族群因為應對食物匱乏、野獸的攻擊或土地的不適宜等種種問題的能力更弱,所以他們更容易被大自然淘汰掉。


「好奇心比勇氣更能戰勝恐懼。」

————斯蒂芬斯,1912年

好奇心作為我們與我們的內部精神世界打交道的基石。好奇心的效果是一種「被理解的感覺」,它重新打開我們的思維,讓我們自由地思考新的、更有創造性的互動方式。

好奇心,簡單地說,就是想知道的慾望。多年來,它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常見的、與生俱來的人類特徵,這種特徵迫使我們提出問題、尋求知識、獲得理解並做岀適當的決定(1)。

從嬰兒期開始,我們就被對比、紋理和聲音所吸引,我們用手、眼睛和嘴巴來發現我們周圍世界的輪廓。

皮亞傑觀察到,孩童時期,我們用好奇心和遊戲來「構建知識的邊緣」並開始組裝世界關係的連貫圖景。隨著我們的學習和成長,我們在尋求理解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行家裡手。我們尋求解釋,探索因果,尋找新的挑戰。通過好奇心,我們充分參與我們的世界,並推進我們的生活(2)。

好奇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儘管很多時候我們既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好奇心,也沒有感到特別好奇。學者們已經確定了兩種好奇心:

發散的好奇心,它促進了我們對新奇的事物普遍的探索傾向;

特定的好奇心,它有助於在一個特定的事物得到更多的信息。

無論我們的好奇心的焦點是新奇還是不確定性的滿足,它似乎都源於:研究人員稱「信息缺口」(3)。

當信息缺口非常大或很小的時候,好奇心很少出現:

在一項涉及回答問題的實驗中,玩家在兩種情況下最不好奇:一種是他們沒有回答問題的知識基礎,另一種是他們非常自信自己知道答案;換句話說,就是當信息差距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時候。

只有當玩家對答案有所了解,但又不確定自己是否正確時,他們最感興趣。

其他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4、5),證明了既不是「完全不知道」也不是「完全知道」,而是「不完全知道」——驅動著好奇心!當然,信息對一個人的重要程度,會影響不確定性驅動好奇心的程度,比如一個人是否預期他們將通過解決不確定性來學習到積極的信息?我們更傾向於尋求我們認為是積極的和有趣的東西,而不是無趣或有威脅性的東西。

好奇心是人們探索天性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們對發現新事物的期待。除了與外部世界的互動模式外,好奇心也塑造我們的認知——當我們開始了解、重視並決定行動時我們如何使用我們的大腦。

我們使用思維的規律和循環的方式,稱之為「人類意識流動」或「洞察循環」。洞察循環描述了由自發的、具體的我們提出和回答的問題驅動意識的七個操作,這些問題使我們了解、重視並決定行動。

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我們會遇到數據——聲音、形狀、暗示、上下文。當我們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上面時,我們就參與了體驗的操作。在體驗了數據之後,我們自發地尋求理解它,問自己:它可能是什麼?是這樣的嗎?當我們將信息導向我們自己的生活時,我們會想知道它評估而得的重要性:這對我有什麼意義?我們在深思熟慮的過程中問自己:對於我所知道的:我能做些什麼?然後,在評估我們的選擇時,我們會問:什麼是最好的做法?作為我們內心好奇心的頂點,我們會問:我會執行嗎?

我們思想的這種內在循環的直接後果就是表現出的一種「外在行為」,就是我們所做的事情。每一種好奇心驅動的表現都可很好。我們越好奇,我們的表現就越好,從而導致我們採取深思熟慮的適當行動的可能性更高。因此,好奇心不僅推動並加強了我們對周圍世界的理解和參與,還推動和加強了我們在了解、重視並決定採取行動時的思維方式。當我們認識到好奇心是高度有效,好奇心的內部和外部因素使它成為轉化衝突的一個特彆強大的工具。

當我們參與和探索新奇事物,追求信息所能提供的效用,並尋求滿足我們的不確定性時,好奇心已經被證明可以激活大腦的獎勵中心(6),帶來強烈的快樂。

當然它還可以引起焦慮,特別是當預期的信息可能是負面的或具有威脅性的(1)。 Golman和Loewenstein認為,這種焦慮通常會導致「鴕鳥效應」,即我們避免尋找負面信息,因為我們擔心習得它而得到的結果、對威脅性信息的預期所引發的恐懼,實際上是有抑制好奇心的作用。當我們的好奇心被關閉時,我們變得「確定」,不再尋求新的信息。

在衝突的情況下好奇心也可以被關閉!

Price(2013)將衝突描述為具體的、基於壓力的、戰鬥逃跑行為交互作用的函數,這些行為源於抵禦有威脅作用的決策。重視威脅會帶來各種情緒,從焦慮、擔憂、恐懼到傷害。被隨之而來的情緒所迷惑,我們的表現直線下降(7)。我們快速地從內在問題中走出來(這些問題使我們經歷體驗到認識、到評價、到決定。)我們變得對新信息漠不關心,確信我們知道,快速判斷和草草了事。於是,我們用來提升思維的好奇心就不再產生,我們也就不會更好地利用我們的思維了。

參考文獻:

1、Golman, R., Loewenstein, G. (2015). Curiosity, Information Gaps, and the Utility of Knowledge (SSRN Scholarly Paper No. ID 2149362). Rochester, NY, USA: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 work.

2、Kashdan, T. B., Rose, P., Fincham, F. D. (2004). Curiosity and Exploration: Facilitating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nd Personal Growth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 sessment, 82, 291–305.

3、Loewenstein, G. (1994).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1), 75–98.

4、Litman, J., Hutchins, T., Russon, R. (2005). Epistemic curio- sity, feeling-of-knowing, and exploratory behaviour. Cognition and Emotion, 19, 559–582.

5、van Dijk, E., Zeelenberg, M. (2007). When curiosity killed regret: Avoiding or seeking the unknown in 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3, 656–662.

6、Kidd, C., Hayden, B. Y. (2015). The Psychology and Neu- roscience of Curiosity. Neuron, 88(3), 449–460. https://doi. org/10.1016/j.neuron.2015.09.010.

7、Price, M. The Role of Our Minds in the Emergence of Peace and Conflict. In V. Redekop (Ed.), Spiritua- lity, Reconciliation and Emergent Creativity (Vol. 2). Toronto, 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歡迎參與2019.11.30我的知乎live:

警惕微笑抑鬱,不讓憂傷逆流成河?

www.zhihu.com圖標

往期作品:

表達真實自我,應對「社交焦慮」?

www.zhihu.com圖標"我承認我曾經歷滄桑"-認識PTSD?

www.zhihu.com圖標「作」病還是真病?認識軀體化疾病。?

www.zhihu.com圖標如何認識和改善頭痛??

www.zhihu.com圖標眩暈、頭暈、頭昏——鑒別與應對?

www.zhihu.com圖標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睡眠障礙」?

www.zhihu.com圖標新生,你的入學心理建設做好了嗎?

www.zhihu.com圖標放下執念——科學解救「強迫症」?

www.zhihu.com圖標

總結

簡單來講,好奇心是一種生而具有的潛在動機,基於不同的分類,產生好奇心的原因可能是期待得到回報和獎勵,而另一種好奇心產生的原因還可能是期望解決存在不一致的概念

(正文約2000字)

好奇心是我們作為人一生中會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好奇心也是我們社會發展的推動力。倘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待,好奇心是我們從小就有的一種本性,一種普遍到我們意識不到它存在的本性。當我們缺乏好奇的時候往往暗示著一些心理疾病,例如說抑鬱症;同樣的,當我們好奇心過多時,往往暗示著我們可能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因此,當我們現在說我們似乎失去了好奇心,其實大多都是文學上的描述!

在下面這個TED演講中,演講者就對好奇心的重要性做了精彩的詮釋。

TED:好奇心帶來的科技革命

那麼到底什麼讓我們產生了好奇心呢?想要了解是什麼讓我們產生了好奇心,我們必須要明白什麼是好奇心。

由於好奇心的現象非常常見,在心理學創建之初,美國心理學家William James就指出,好奇心是「the impulse towards better cognition"(1899),即好奇心是通向更好認識的衝動。在此後的一百多年裡,包括Pavlov, Berlyne在內,大量的心理學家提出了眾多理論。現在,現代心理學界對於好奇心的普遍共識是:好奇心是一種出於內部動機的信息採集和搜索形式。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要研究好奇心,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從信息採集的角度來看。

設想一下,上億年前的一隻昆蟲。他如果想要活下去,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去完成信息搜索。雖然這個進行信息搜索的行為並不是因為好奇心,但也是一種最基礎形式的體現,

2014年,Adam Calhoun等人做了一項關於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C. elegans)的研究。

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C. elegans)

他們發現,這種昆蟲在搜索食物之前,會先密集的探索一小片區域(Local search),然後再進行更大範圍的的搜索(global search)。這種在數學上非常難以計算的搜索方式,對於這種簡單的昆蟲而言只需要3個神經元組成的小型網路結構就可以實現,這是十分不可思議的。然而在,其他生物,例如說蜜蜂,飛蛾,螞蟻等等昆蟲的身上,研究者也發現了類似的這種由簡單網路結構構成的information-seeking的現象.研究者發現這可能是好奇心最初的模式。

昆蟲的收集信息過程

從昆蟲往上走,我們可以直接看到靈長類動物,例如說猩猩和人類,身上有的一種非常方便的信息搜索方式,即信息權衡.

所謂信息權衡其實就是,決策者需要考慮探索(explore): 探索新的方法,以便未來的選擇;和決策(exploit):在已知方法中選擇最好的.兩種方法哪種更好.

在不同的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試完成一項在這兩種方式中選擇的任務.這項任務在猩猩和人類參與者中都可以非常好的完成.

實驗結束後,研究者發現在扣帶回皮質(PCC)腦區的神經元在探索性的選擇上表現出相對於直接決策更高的緊張性放電(tonic firing).

探索的緊張性放電錶現出高於直接決策的放電

PCC於獎勵和學習有著密切的相關,也就是說這項研究可能暗示好奇心與獎勵和學習調節息息相關.

另外一種好奇心產生的原因,就是為了減少不確定性!

研究者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兒童時期的好奇心很有可能是為了減少不確定性.研究發現兒童在不確定性較高情況下展現出更大的興趣.

他們做了這麼一個有趣的實驗

左邊為包含混淆信息的玩具,右邊為不包含混淆信息的玩具

給嬰兒展示兩種玩具,一種是有混淆信息(Confounded evidence),一種是不含混淆信息的(Unconfounded evidence).研究者發現,孩子們更可能去選擇含有混淆信息的玩具.

實驗設計與結果

研究中,實驗者首先會給孩子演示盒子的用法,盒子旁邊有兩根槓桿。通過演示,對於無混淆的盒子,孩子們能很快分清楚哪個是好的,哪個是不好的。而存在混淆的,孩子則無法判斷。隨後,工作人員給孩子一個新盒子,並把舊的也留下,讓孩子自己玩60s。

結果發現,倘若第一遍演示無混淆,孩子就更願意玩新盒子。倘若有混淆,則孩子傾向於去玩舊盒子。該結論支持了好奇心可能是為了解決不一致信息的假設。

總結

簡單來講,好奇心是一種生而具有的潛在動機,基於不同的分類,產生好奇心的原因可能是期待得到回報和獎勵,而另一種好奇心產生的原因還可能是期望解決存在不一致的概念。

參考文獻

  1. Kidd, C., Hayden, B. Y. (2015). The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 of curiosity. Neuron, 88(3), 449-460.
  2. Loewenstein, G. (1994). The psychology of curiosity: A review and reinterpret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 (1), 75.
  3. Schulz, L. E., Bonawitz, E. B., Goodman, N., Hooppell, K., Jenkins, A., Saxe, R., Shtulman, A. Serious fun: Preschoolers engage in more exploratory play when evidence is confounded.


不穿衣服24小時,看看一個人回歸嬰兒期,會有多少有趣的問題。儘管在圓桌提出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