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實在是一個奇特的港口城市,第一,一般的海港城市,港、市是分開的,比如到上海人能到「上海港」的並不多,甚至於知道上海港位置在那裡。但到基隆卻可以。基隆港的港區範圍深入基隆市的核心地帶,到了基隆市就等於到了基隆港,能站在馬路上直接目擊十餘層樓高的巨型游輪,這在世界各港灣城市極其少見。

圖說:基隆市地圖,95%是丘陵,基隆港邊就是你最佳去處(上)。找到廟口的位置就能放心逛基隆了。(下)

第二,基隆位於台灣島的最北端,北臨東海,是一個天然良港,由於地形上東、南、西三面都是山,只有北方開口向海。入冬以後東北季風從北方南下,多山的地形干擾季風進入內陸,導致基隆每年進入冬季後,便壟罩在陰濕多雨的氣候當中。Tony哥統計了自1971—2000年,基隆平均年降雨天數為205.3天,多雨的情況令人咋舌,所以Tony哥將本篇命名為「雨港基隆」。

圖說:基隆港、市合一,這張照片左西右東面對正北(上、下),大型輪船可直達市區內。(下下)

第三,全市總面積132平方公里中,有95%是小山和丘陵地基本上都是鄉下,所以你到基隆玩真正只能到市區的核心地帶,即港、市的重迭區域為主。以基隆火車站為中心,看基隆港、吃廟口夜市,其它如海科館、和平島等地就要搭公交車前往。

圖說: 這是新改建的基隆火車站,到基隆市各景點的遊程都可以由此開始(上)。事實上這是一座百年老站,也是台灣南北縱貫鐵路的起始站(下)。

圖說:不論是大游輪(上)或是航業巨子長榮集團董事長張榮發的私人豪華遊艇(下)都會泊靠在區內。

圖說 : 基隆港看基隆市近在咫尺(上)火車站走出來左手邊是頗有歷史的舊海關大樓。(下)

圖說:海港特有的酒吧文化基隆也有,但隨著港埠的沒落,「酒吧一條街」如今只剩下一家酒吧了。(下)

基隆原名「雞籠」,1875年清廷改名為「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其實原來是個海防城市,在清末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中有占重要的地位,基隆郊區有許多著名的炮台(海門、各炮台)。基隆成為一個商港是日本在1895年佔領台灣以後的事了。

圖說:基隆與戰爭有關的史跡眾多,「海門天險」(上)等海防砲台遍佈全市的山頭。(下)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法國海軍隊曾多次攻打基隆企圖以此作為封鎖大陸的跳板。但清廷在名將劉銘傳的率領下最終打敗了法軍,侵略者法軍海軍司令孤拔(Anatole-Amédée-Prosper Courbet)最終也因此役在1885年敗死澎湖。戰役後清廷認識到台灣的重要性,於1885年台灣建省,是台灣史上重要的大事。基隆的歷史與中國現代史息息相關,未來Tony哥會在「台灣文化」篇中介紹。

圖說:基隆的開發時代久遠,台灣第一條鐵路即從此出發,獅球嶺隧道上題「曠宇天開」也是台灣鐵路的第一個鉄路隧道(上)

基隆最著名的當然就是廟口夜市了,基隆的閩南移民以漳州人為主,廟口夜市的許多吃食,與台灣其它以泉州人為主的夜市大不相同,建議到夜市的時間以下午五、六點為宜。廟口夜市並不大只有兩條街而已,但多數攤位很有特色,所以可以停留的時間不會太短,吃完了再走路到旁邊的基隆港看大船吹海風,是一種絕佳的享受。不啰嗦,直接看圖,去找這幾種口味吃,沒錯。

圖說:廟口夜市所指的廟就是圖中的「奠濟宮」,來基隆非來不可的地方。(上、下)

圖說:雖說是「夜市」但其實中午就有許多攤販開始營業了,這家魯排骨超好吃又便宜,大推。(上、下)

圖說:基隆是以漳州人為主,許多閩南小吃在其他的夜市不容易吃到。(上、下)

圖說:米糕、肉圓是泉州人的吃食,再加點個湯,一餐已經半飽。(上、下)

圖說:這家「全家福湯圓」是廟口夜市甜品類的招牌,正月十五元宵節前經常是大排長龍。(上、下)

圖說 :「三兄弟豆花」由小攤做到了開店,喜歡甜品者值得一試。(上、下)

以上只是舉幾家為例,版面有限無法一一細說了。

圖說:國家級的教育建設「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也在基隆,如果你帶著小孩,該來這裡。(上,Tony哥,下,海科館授權使用)

基隆是一個海洋城市,台灣最新完成的國家級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也座落在基隆市。這是一座全功能的博物館,總共有9個展覽廳,其中深海廳是蓋在日據時期1930年代建立的「北部火力發電廠」的遺迹上,而北火廠也是上一世紀全日本最大的火力發電廠。Tony哥是海科館的解說員,所以推薦這裡,特別是如果你有帶小朋友的話。

旅遊小貼士:去海科館的公交車在基隆火車站出站後的「基隆市公交車」站,但最方便的方法是在瑞芳火車站搭乘「平溪深澳線」小火車,只要一站就到「海科館」站了。在九份金瓜石住宿的朋友,可以在上山的前、後先去,才不會浪費時間。

圖說:海科館是全台所有博物館中唯一擁有專屬火車站的博物館,從瑞芳火車站就能直達。(上)而起點八斗子站就在海邊,能站在火車站看海的地方並不多,這裡便是。(下)

海科所在的八斗子半島有北台灣最大的遠洋漁港,附近的和平島有基隆最大的海鮮街。提醒一下,在廟口夜市是以小吃為主,不要吃海鮮。

圖說:海科館所在的「八斗子」是個遠洋漁港,新船進港時的傳統歡慶儀式深具地方色彩。(上、下)

本地人吃海鮮是在和平島。八斗子和平島都位於基隆市的東北角,可以一併前往。此外,海科館也是全台灣唯一一個擁有專屬火車站的國家級博物館。

圖說:在基隆要吃平價海鮮就請到和平島,火車站就公交車直達,這樣一小桌不到2,000元。(上、下)

基隆市的行政區還有許多離島,包括非常遙遠的「北方三島」。最近的是「基隆嶼」,在夏天可以坐船前往,那是一個神奇的地方,Tony哥只能說,能登基隆嶼要靠緣份,即使能看到我拍的照片也是緣份。

圖說:基隆嶼在冬季時海象洶湧,船行危險非勇者不能近。(上、下)

你 / 妳準備好了嗎,開始和Tony哥深入台灣的大城小鎮、山邊海濱,盡賞台灣的真實之美,也檢驗一下自己前一次、這一次、以及下一次的攻略有什麼可以精進的地方,你也許會說「這裡我不會來呀」,但安排自由行的感覺與邏輯有許多相通之處。

我看到太多來過利未莊園的朋友,所做的所謂「自由行」的攻略,其實只不過是人數少、不坐遊覽車的團體游罷了,所以發願為文說說自由行的精髓,當然也歡迎大家的提問、批評與指教,即使是看看照片也行。

知識產權聲明:在「台灣九份金瓜石利未莊園民宿」中的文章全數是Tony哥所寫。凡是未標明作者的照片都是Tony哥所拍攝。如果朋友們要引用到他處,請標明「台灣九份金瓜石利未莊園民宿攝」。

任何非Tony哥拍攝的照片,都已得到作者的同意使用並標明作者。這部份就請不要引用。感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