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引領”,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非常貼切地概括了數十年來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實力和話語權的提升。站在5G的大門口,中國通信業的速度只會越跑越快。


【商用進程】

試商用,只有一張紙的距離


爲了爭搶5G商用“全球第一”的名號,美國和韓國運營商可謂是鉚足了勁,費盡了心思。


雖然中國運營商沒有急於捅破那層“窗戶紙”,但是中國5G步伐並不慢,甚至可以說很快,已經在多地展開了網絡試點和應用部署,離試商用只有一張許可證的距離。


中國電信已經建成了全球第一張以SA爲主、SA/NSA混合組網的5G跨域規模試驗網,在北京、雄安、上海、深圳、杭州等17個城市開展5G創新示範試點。也是今年4月,中國聯通在上海召開了5G創新發展峯會,發佈了自己的5G品牌,並且宣佈在北京、雄安、上海等7城市實現5G網絡城區連續覆蓋,在33個城市實現熱點區域覆蓋。中國移動則提出實施5G+計劃,根據中國移動今年2月份的表態,將在2019年啓動多城市的NSA規模部署,同時加速推進SA端到端產業成熟。


【技術實力】

深度參與標準制定,貢獻最多5G專利 


今天中國通信業的鉅變都是從沒有絲毫話語權的“旁聽生”開始的。“1998年我去芬蘭參加國際標準組織的一個會議,看到有中國人來,與會人士都很驚奇。”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接受央視採訪時說,“當時我們只是‘旁聽生’,只是在聽,也不知道怎麼去提我們的要求。”


現在,有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中國不再是“旁聽生”,是5G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是5G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作爲5G性能標準制定中唯一來自運營商的主席,中國電信主持了5G基站基帶性能的技術討論和標準的制定,負責全部673個測試例的性能收集和校驗,並牽頭組織3GPP官方技術標準的撰寫。在5G基帶性能領域,中國電信的提交提案數量在全球所有運營商中位列第一。



在5G專利方面,中國也處於領先地位,中國企業的話語權不斷在提升。根據中國臺灣研究機構NARlabs統計,4G時代,華爲、中興擁有的4G LTE專利數排名第三和第七。到了5G時代,情況發生巨大變化,根據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今年4月發佈的5G專利報告,中國企業申請的5G通信系統SEPs(標準必要專利)件數佔全球34%,傲居全球第一。其中,華爲更是擁有15%的SEPs,爲世界5G專利龍頭。


【應用成熟度】

5G賦能,行業應用探索百花齊放


5G不同以往,5G是首個應用驅動而非技術驅動的通信技術,正是基於應用驅動的導向,纔有了5G的三大方向,即高速率、低時延、廣覆蓋。


5G打開了產業互聯網的大門,其經濟規模不亞於目前的消費互聯網,甚至更大。“運營商不能只侷限於網絡開發者的角色,只是將自己的網絡能力打包賣出去,而應向價值鏈上層攀升,做業務使能者、應用創造者。”愛立信東北亞區首席市場官張至偉表示,業務使能者型的運營商是在自身網絡能力的基礎上構建平臺,向開發者提供網絡能力;應用創造型運營商是在已有的網絡和平臺基礎上,直接端到端向用戶提供某項應用。


中國運營商也充分意識到5G不同於以往,更加重視開放合作,打造產業鏈生態圈,來推動5G應用走向成熟。比如說VR,國內運營商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實踐,中國電信利用5G+VR直播央視春晚、《東方風雲榜》音樂盛典、“上海半馬”比賽等。再比如5G和醫療的融合,運營商也在積極嘗試。藉助中國移動的5G網絡,安徽醫科大學二附院醫學專家爲數百公里之外的石臺縣人民醫院開展的兩臺腔鏡手術進行實時精準指導。


【產業鏈強壯度】

技術和政策雙驅動,日趨成熟和強大


如今,中國5G產業鏈的實力已已經大爲增強,大部分環節都可以實現國產替代。


天風通信團隊的研究報告認爲,中國具有最完善的通信網絡產業鏈,包括光纖光纜、溫控、電源、天線、濾波器等等,中國幾乎可實現國產替代,但是在上游核心芯片和元器件領域,美國的實力依然十分強大,中國及歐洲、韓國、日本等在該領域缺乏足夠實力。


在5G終端方面,中國勢力更勝一籌,華爲、中興、OPPO、vivo、小米都已發佈了5G手機,而美國的蘋果公司還並未推出5G手機。


發展5G已經被提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將“加快5G商用步伐”作爲2019年重要工作。目前,北京、重慶、江西等地均出臺了5G專項規劃,上海也將出臺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和應用的實施意見。這些措施將爲5G的發展,包括基站建設、應用培育和推廣乃至資金支持等帶來積極效應。


編輯:挨踢妹

圖片:東方IC

來源:《IT時報》公衆號vittimes


517專題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