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怎能無「名」 評說中國歷代起義軍的口號
時間:2008-1-25 20:09:36 評論 0 條查看評論

夏人: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評估:夏桀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屠殺百姓極其殘酷。這個話很有名,國人迎接商湯,放逐了他。雖然起義的具體事件不可考證,但是鑒於這個「口號」的激烈性,推定為有吧。 陳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伐無道,誅暴秦。 評估:這個口號確實厲害,當時還有項羽的「彼可取而代之」,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是也」。——是啊,有種嗎?為什麼你享富貴我們內受苦!確實有煽動性。宋代統治者把它改造成「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看來皇帝還是有種的,但畢竟是讓步了,並號召大家好好讀書去,也算聰明。 赤眉軍:殺人者死,傷人者償創。 評估:樊崇是農民,不識字的,也學起漢高祖了,呵呵。這種強調秩序的口號雖然不如別的類型響亮,但是開宗明義,具體實在,很容易讓百姓瞭解自己,支持自己。 李通:「劉氏復起,李氏為輔。」 評估:漢朝時期迷信盛行,圖讖、緯書流傳,預言性的東西很時髦。這是「半仙」李通勸劉秀起義,給他打氣的話。 黃巾軍: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評估:這時候預言性的東西更喫香。張角是一個醫生,一個老道,半個秀才。素質不錯,組織能力很好,但軍事一般。當時的東漢政權雖然搖搖欲墜,但是封建豪強都兵強馬壯,如果不各地同時起事,沒有成功的希望。 王薄: 無向遼東浪死歌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綿背襠。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上山喫獐鹿,下山喫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評估:隋朝末年,煬帝剝削殘酷,大興土木,巡幸遊樂,徭役、兵役甚為繁重,民不聊生,終於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大業七年(611),煬帝為徵高麗做準備,徵發全國兵、民數百萬,「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尤其是山東、河北地區遭到的破壞更為嚴重,加上水旱災荒,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首先在這裡拉開。這個口號用詩的形式告訴民眾——已經沒有活路了! 李密: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評估:這是李密討伐隋煬帝的檄文,因為李密也是社會上層,不可能象農民一樣提出深層次的建議,而是從統治階級的道德標準上攻擊。不過文筆是好,留下了一個成語:罄竹難書。 黃巢:天補均平 評估:黃巢「均平」的提出,在農民起義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王小波、李順: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均之! 評估:隨著歷史經驗的總結,農民起義口號的迷信色彩逐漸淡化,所提問題逐漸指向封建制度本身,而且越來越明確、具體和系統。 鐘相、楊麼:等貴賤,均貧富。 評估:相楊麼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等貴賤」的口號,這次起義由鐘相策劃和發起,但起義正式爆發不久鐘相即犧牲,之後五年的鬥爭都是在楊麼的率領下進行了。在楊麼失敗後,降於嶽飛的義軍也都成了抗金的中堅。這個口號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對政治地位問題提出了目標,即「等貴賤」。 韓山童、劉福通紅巾軍:明王出世,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