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相機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嗎?估計90%的人都沒有注意過,也並沒有覺得這個有什麼用。如果你是一個士兵,相機是你手中的槍,對槍的有效射程你應該知道吧?掌握鏡頭的對焦距離是拍照片的基礎。

想跟老狼零距離討論嗎?關注微信公眾號:狼族視覺(ilangzu)

無法對焦,或許不是鏡頭的問題

今天要談這個話題是因為,前天一個朋友問老狼一個問題:他新買的鏡頭,有時對不上焦,去檢查時沒問題,拿回家又出現這個問題。老狼問他買的是一個什麼鏡頭?他說是70-200mm,根據他的描述,無法對焦多數發生在家裡,在戶外很少遇到。

說到這兒估計很多人都明白原因出在哪裡了。對於70-200mm這樣的鏡頭最近對焦距離1.4m,在室內很難施展開,所以對不上焦了,所以鏡頭並沒有問題。

說到鏡頭,很多人只關注焦段和最大光圈,最多因為要配UV鏡,還知道個口徑。在他們看來,其他參數和使用一點關係都沒有,知不知道都沒什麼區別。如果你屬於這一類,那今天必須要好好補補腦了。因為

很多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無解難題,都是因為對鏡頭不夠瞭解造成的

,搞懂有些參數,比如最近對焦距離,機身背了這些年的鍋,才能徹底放下拉。

常用鏡頭最近對焦距離

尼康鏡頭(單位:米) 最近對焦距離
50mm f/1.8G 0.45
16-85mm f/3.5-5.6G VR 0.38
18-35mm f/3.5-4.5G 0.28
105mm f/2.8G VR 0.31
10-24mm f/3.5-4.5G 0.24
18-55mm f/3.5-5.6G VR 0.25
24-70mm f/2.8G 0.38
85mm f/1.4G 0.85
35mm f/1.4G 0.3
70-200mm f/2.8G ED VR II 1.4
佳能鏡頭(單位:米) 最近對焦距離
50mm f/1.8 STM 0.35
17-40mm f/4L 0.28
70-200mm f/4L 1.2
24-105mm f/4L IS 0.45
100mm f/2.8L IS 0.3
16-35mm f/4L IS 0.28
18-135mm f/3.5-5.6 IS STM 0.39
35mm f/1.4L II 0.28
24-70mm f/2.8L II 0.38
18-55mm f/3.5-5.6 IS II 0.25

牢記最近對焦距離,有什麼好處?

一個經驗豐富的攝影人,是非常熟悉自己相機的對焦距離的,特別是街拍攝影師,他能準確判斷一個人從身邊經過,距離自己相機的有效距離。這就是拍攝的空間感。在什麼距離內拍攝的對象成像大小與效果如何,是有判斷的。特別是最近對焦距離判斷,至於有什麼好處,下面幾個點是比較明確的。

1. 為了能準確合焦。以前有剛買了單反的小白找老狼,說鏡頭有問題,拍出來的照片都是模糊的,根本對不上焦,還強調各種測試,一臉無辜。然而事實是,他不知道有最近對焦距離這一說,明明就是個套頭,非要想去幹微距鏡頭的活兒,自然是不行了。

2. 為了獲得顯著的虛化效果。像方焦平面距離被攝體越近,背景虛化越明顯,在用非大光圈鏡頭拍人像或者靜物的時候,記住這句話很有用。

3. 讓你的拍照更準確。老狼在《街拍,如何不打擾別人和不被別人打?》(關注微信公眾號:狼族視覺(ilangzu) 看原文~)文章裏說過,在街拍的過程中,很多時候不方便拿著相機對焦,需要盲拍。當你走近拍攝對象時,首先你要熟悉拍攝對象離你的距離有多遠?太近對不上焦,太遠達不到拍攝效果。所以,這時就要靠自己經驗了。

從別人面前經過,要達到快速而又精確對焦,必須在鏡頭有效的最近對焦距離範圍內。

什麼是最近對焦距離?

對焦距離是指從被攝體到像方焦平面的距離,而最近對焦距離是指能夠對被攝體合焦的最短距離。在實際拍攝中,只有等於或大於最近對焦距離,相機才能準確合焦,小於最近對焦距離,相機就沒有辦法合焦。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攝影常識。這就像我們的眼睛,如果把一個物體放到靠近眼睛很近(比如15cm左右)的地方,眼睛是看不清楚的,也就是無法合焦。

還有一些概念,在這裡必須搞清楚,那就是從鏡頭最前端到被攝體的距離被稱為「工作距離」。像方焦平面的位置位於相機機身上標有標記的地方。

最近對焦距離短不等於最大放大倍率大

這是要給寶寶們惡補的節奏。

這裡老狼又提到一個很少被關注的概念——最大放大倍率,它是用來標記被攝體能以多大尺寸在圖像感測器上成像的數值。

聽不懂?那就看圖唄。1倍是指被攝體能夠被圖像感測器以實際大小拍攝下來。目前絕大多數微距鏡頭都擁有1倍的最大放大倍率,當然了放大倍率在0.5-1倍的鏡頭都可以稱為微距鏡頭。

它與最近對焦距離有著密切聯繫,因為使用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時,放大倍率為最大。如果是變焦鏡頭的話,最大放大倍率還與焦距有關。當變焦鏡頭處於遠攝端時才能達到最大放大倍率。也就是說,要得到較大的放大倍率,鏡頭必須同時具有近攝能力和較長的焦距。所以市面上熱銷的微距鏡頭,焦距要麼是90mm、100mm、105mm,要麼就是180mm,連60mm的都很少,更別提廣角微距。

為什麼突然說這一條,其實是老狼埋下的伏筆。

最近對焦距離在哪裡看

鏡頭不同其最近對焦距離也不同,一般來說焦距越長其最近對焦距離也越長,但對於微距鏡頭這種有著特殊用途的鏡頭來說,是個例外。

老狼肯定的說,絕大多數鏡頭都會有最近對焦距離的標識,通常是在鏡身的下側,最不顯眼的地方。

定焦鏡頭比較簡單,只有一組數字,不用多揣摩。

由於自動頭對焦環行程較短,因此大部分自動鏡頭都簡化了景深標尺,對焦距離窗主要用來大致確定物距。同時可以配合景深標尺來估計景深範圍,不過現在會這個手藝的玩家已經很少了。

下圖是佳能EF-S 10-18mm f/4.5-5.6 IS STM的最近對焦距離標示。後面有一個0.7ft(ft是英尺意思),意思是焦距在10mm的時候,最近對焦距離為22cm。

鏡頭有沒有最遠對焦距離呢?沒有。所有的鏡頭都是無限遠,用∞來標示。

為什麼微距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很短

微距鏡頭與普通鏡頭最大的區別,就是微距鏡頭在設計時,允許鏡頭組在調焦時離開底片更遠點。(下圖為佳能百微)

一般來說微距鏡頭擁有較大的對焦行程,或者說微距鏡頭在適用物距像距焦距公式時,其像距的「活動範圍」比較大,因此對應的物距可變範圍也大。另外考慮到實際上微距鏡頭不可能具有太大的對焦行程,因此某些微距鏡頭的設計中也加入了「放大鏡組」,即不僅是對焦距離更近,同時還有專職鏡組負責「進一步放大圖像」。

老狼手裡就有一個不具備微距功能的18-135mm變焦頭,最近對焦距離0.45m,加入近攝鏡測試,很輕易就能把最近對焦距離縮小到10cm以內。

對焦限位開關是個什麼鬼

在有些變焦鏡頭上,經常可以看到對焦限位開關,它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迅速對焦而事先設定對焦範圍。要知道在不同的模式下,最近對焦距離是不一樣的。

在各廠家的不同鏡頭中,一般有3種限制方式。

某些微距鏡頭可以只限制近距離拍攝或遠距離拍攝,以提高對焦馬達的扭矩和縮短像差檢測形成,而提高對焦速度,最典型例子就是騰龍SP90。

不少像索尼G系列鏡頭中的70-200mm f/2.8G鏡頭這樣的長焦鏡頭則可限定值進行遠距離拍攝或3米距離拍攝,其作用同樣是縮短馬達行程提高和像差檢測距離。

像索尼300mm f/2.8G這樣的定焦長焦鏡頭則可設定遠距離和近距離拍攝。與前面兩者類似,這類長焦鏡頭同樣是利用對焦範圍的限定功能,讓鏡頭內的對焦組將只在很小的範圍內旋轉,這樣其對焦速度會大大的提高,而耗電量也會有所控制。

想跟老狼零距離討論嗎?關注微信公眾號:狼族視覺(ilangzu)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