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近幾年影視行業的朋友可能都有一個體會就是,以往的古裝、玄幻大IP+流量小鮮肉的配置在市場上不再那麼吃香,而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越來越受歡迎。

去年叫好叫座的影視作品

並不是觀眾不喜歡古裝奇幻類題材了,而是與奇幻題材相比,現實主義題材有一個先天的優勢,就是真實與普通人有關,容易產生帶入感。

同時,以現實為背景,更容易表現出真實的人性,在可看性之外還帶給人另一種思考生活的視角。

比如,最近被刷屏的紀錄片電影《四個春天》,導演用鏡頭展示父母日常生活的電影感動了無數人,使這部紀錄片憑藉高口碑獲得了排片率的提升。

把故事寫得真實並不容易,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中,如果故事中的情節設置、細節展現不符合現實邏輯,很容易翻車。

比如展現行業百態的職場題材,最近的《幕後之王》和去年的《創業時代》都或多或少因為對行業展現的浮誇,不真實被詬病。

而究其原因,多半是因為故事的創作者對相關行業缺乏足夠了解所致。

說了這麼多,作為小說創作者,到底選擇什麼題材更容易影視化改編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寫自己熟悉的領域,這也是很多作家在「新人時期」採取的策略。

首先,寫作技巧是需要長期訓練積累出來的,作為新人,選擇自己熟悉領域可以很大程度節省深入了解故事背景的時間,從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在故事打磨,人物的塑造,技巧的實踐等等。

其次,眾所周知,影視語言更加具象化,而作者寫自己熟悉的領域,在故事細節和情緒表達上會更詳細準確,為小說後期轉化成影視作品提供了便利

那麼,怎麼發現自己熟悉的領域呢?接下來,觀著君為大家盤點幾個尋找自己擅長領域的出發點,供大家參考。

從自己的生活環境出發

《呼嘯山莊》是一本無論在文學史還是在影視改編歷史上都值得一提的作品。

與小說中瘋狂刻骨的愛情故事相得益彰的「荒原」意象便源自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家鄉,英國約克郡。

艾米莉·勃朗特

勃朗特短暫的一生幾乎都是在約克郡的荒野環境中度過的,獨特惡劣的自然環境帶給勃朗特豐富的創作靈感,也讓她筆下的「荒原」格外真實。

比如,這段對呼嘯山莊的描寫非常具象可感,相應的影視改編在還原場景上也更加有據可循。

從房屋那頭有幾棵矮小的樅樹過度傾斜,還有那一排瘦削的荊棘都向著一個方向伸展枝條,彷彿在向太陽乞討溫暖,就可以猜想到北風吹過的威力了。幸虧建築師有先見把房子蓋得很結實:窄小的窗子深深地嵌在牆裡,牆角有大塊的凸出的石頭防護著。

2009年和1992年電影版《呼嘯山莊》

同樣以自己家鄉為靈感的作家還有武俠泰斗金庸,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中很多情節的創作都和金庸在浙江海寧的童年經歷有關。

從自己從事過的職業出發

很多作家並非從一開始就是專職作家,那麼作家所從事的主業可以說是最鮮活的寫作素材了。

創作出《半澤直樹》系列、《民王》、《下町火箭》等多部後來被成功影視化作品的池井戶潤就是這樣一個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創作相結合的作家。

池井戶

1988年,池井戶潤開始在日本三菱銀行任職,7年的企業經營諮詢業務讓池井戶潤對銀行業有著豐富的認知。

而銀行業也順理成章的成了池井戶潤經常涉足的題材,從1998年第一部小說+影視改編處女作《無底深淵》,到2013年現象級的《半澤直樹 》,再到2014年的《股價暴跌》,這些精彩的銀行故事都成為了影視改編的熱門。

日劇《半澤直樹》原著小說《我們是泡沫入行組》、《我們是花樣泡沫組》(暫無中文版)

在中國,從事法醫行業的秦明根據自己的工作經歷創作的《法醫秦明》系列也同樣是將創作與自己的主業相結合的代表。

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出發

除了以上兩種情況,作者還可以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從小就喜歡閱讀充滿想像力的文學作品,比如《彼得潘》、《古堡里的月亮公主》、托爾金的《魔戒》等。

大學期間更是在她的法語專業和經典課程大綱之外大量閱讀古典語言和神話研究方面的書籍,這無疑為她後來構建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打下了基礎。

《哈里波特》中的咒語大多來自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英語

最近正在播出的網劇《古董局中局》的原著作者馬伯庸對古董一直都懷有濃厚興趣,經常會收集古董相關的文獻資料,沒事就會逛古董市場,這都對他創作古董題材的故事幫助不少。

當然,寫自己熟悉的領域並不是寫自傳,除了獨特性和專業性的視角還應考慮到故事性和受眾接受度等方面的因素,真實感和故事性就像DNA的雙螺旋一樣缺一不可。

本文涉及到的影視改編小說:

《呼嘯山莊》

《書劍恩仇錄》

《下町火箭》

《無底深淵》

《我們是泡沫入行組》(暫無中文版)

《我們是花樣泡沫組》(暫無中文版)

《股價暴跌》(暫無中文版)

《法醫秦明》系列

《哈利波特》系列

《古董局中局》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