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胸椎發生錯位時,刺激到胸脊髓神經,就會使相應的臟腑出現相應的病症,從而對整個內臟功能及全身的健康產生極大的影響。那麼,好好的胸椎為什麼會發生錯位呢?

不外乎以下兩大原因:

一、是基礎因素,即年齡的增長和身體代謝功能異常。當人在20~27歲的時候,椎間盤就開始發生退化,逐漸萎縮並變矮,胸椎椎間隙隨之變窄,胸椎的上關節突會變長,並伸向椎間孔,從而使椎間孔變小。

而胸神經是經過椎間孔的,一旦上關節突刺激到了胸神經,就會使胸神經所控制的臟器出現病變。另外,如果胸椎受到外力損傷,或者受涼時,也會因身體代謝功能異常而導致胸椎錯位,尤其是那些因胸椎病而做了手術的病人,在手術之後,容易複發或留下後遺症。

二、是誘發因素,即不良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胸椎與肋骨相交,共同形成了胸廓,保護著裡面的臟器,所以在肋骨的制約下,胸椎只能在很有限的範圍內活動。一旦頸椎或骨盆發生不正常的扭曲,就會影響胸椎結構,使其也發生扭曲,出現錯位。

所以生活中,有些人習慣半躺在沙發或牀上看電視、看書;長期睡過軟的牀以及睡姿不良;經常坐著或站著等,這些情況都會使胸椎發生變形。特別是那些長期以特殊姿勢進行重體力勞動的人,如裝卸工、司機、礦工等,很容易因長時間使用上肢和彎腰駝背,導致胸椎椎間關節突錯位,引發胸椎疾病。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年齡因素我們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都在慢慢地衰老,誰也不可能永葆青春,而外傷因素和工作方式呢,很多時候也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所以要想預防胸椎錯位,最最主要應該做的工作是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這一點往往被很多人所忽略,胸椎出了問題,他們總把治癒的希望寄託在醫生身上,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癥結!根本沒意識到問題是由自己一手造成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