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爲本。灘區鄉村教師的居住問題曾經是梁山縣的老大難,近兩年,梁山縣因地制宜,通過在城區建設教師公寓、在農村建設週轉房等方式,有效解決湖區和灘區鄉村中小學教師居住問題,讓教師安居樂教。

老家在菏澤鄆城的李豔珍是梁山縣趙堌堆鄉一名中學教師,由於學校地處黃河灘區,她週末回趟家需要2個小時,平時與同事擠住在學生宿舍,食宿十分不便,一度產生了回老家工作的想法。

梁山縣趙堌堆鄉中學教師李豔珍:“兩張牀一張桌子,洗漱也不方便,想做個飯也沒地方做飯,洗了衣服也沒地方晾曬。家裏人也讓回去工作還能照顧照顧孩子。”

今年,趙堌堆鄉在鄉駐地西北角規劃建設了教師週轉房,這讓李豔珍打消了回家工作的念頭。

梁山縣趙堌堆鄉中學教師李豔珍:“想想週轉房裏有廚房,有晾衣服的地方,有臥室,心裏頭很高興,想盡快住進去。這樣纔有家的感覺,想着把孩子接回來,一起紮根於趙堌堆。”

2018年梁山縣投資4000多萬元,在趙堌堆鄉、小路口鎮、館驛鎮3個鄉鎮爲鄉村教師建設週轉房,總建築面積1.66萬平方米,共208套,可以解決416名教師的居住問題。在規劃設計之初,梁山縣充分考慮教師實際生活的需要,經過多次研討論證,把原本按照省標準建設的35平米週轉房改擴建爲了80平米,戶型也由“一室一衛”變爲“兩室一廳一衛一廚”。

梁山縣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奉家:“35個平方設計的話,就是居住比較擁擠,老師備課也不方便,擴大之後,一個是滿足了老師的居住,在宿舍裏備課,也同時滿足了備課的要求,包括老師的業餘文化生活,使用起來也更方便。”

在梁山縣館驛鎮第二初級中學,學校半年前規劃建設的週轉房,讓90後教師白倩倩對以後的學校生活充滿了新期待。

梁山縣館驛鎮第二初級中學教師白倩倩: “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我們幾個同事空餘時間休息時間總是會時不時地去那兒轉轉、看看,總覺得那兒有我們以後的生活的希望。”

梁山縣本着“一鄉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則,聘請設計院,爲每個鄉鎮都量身定製了一套選址、規劃和建設方案,讓教師出行方便、住得舒心。

梁山縣教體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奉家:“我們的教師住房建設,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招標,統一組織,統一申請項目,努力將農村教師週轉房,建設成爲教師住得開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的放心陽光工程。”

梁山縣計劃到2020年底投資1.6億元,實施建設農村教師週轉宿舍項目19個,建教師週轉房772套,總建築面積6.72萬平方米,覆蓋13個鄉鎮的126所農村學校。

關注濟寧房產、濟寧房價、濟寧樓盤、濟寧住房公積金查詢等資訊服務,請持續關注搜狐焦點濟寧房產網或濟寧房產信息網https://jining.focus.cn/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