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王菲不再出專輯,即使她的音樂品味開始忠於市場,即使這些年碰過的電影主題曲無法和《寓言》《浮躁》等超前專輯媲美……但王菲始終是王菲,她的新音樂一直都處於華語樂壇頂尖水準。我們聽歌,說編曲,說歌詞,說唱功技藝。但是,王菲,當她發聲時,一切都變的不重要了。

現在國內凡主打青春的電影上映前都要找大牌來上一首,讓你有「看來電影也會不錯」的感覺,出了電影院後往往感覺就是「原來整部電影最美的就是那首歌」。

匆匆那年:偏愛把副歌兩句換下順序。「如果再見不能紅著臉,是否還能紅著眼」。多年之後,再次相見。雖然不像第一次相遇時那樣青澀,低著頭紅著臉。但眼眶卻早已濕潤。然後我們都不約而同說了一句:好久不見。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久別重逢後的最美的場景了吧。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王菲的唱法確實讓這首歌高級了很多,一個快五十歲的人了,嗓音依然氣若遊絲,對歌曲的解讀依然把握得很准。有幾個地方的咬字吐音很王菲啊,每每聽到這樣的聲音都會想起謝霆鋒,果然 「兩個不願將就的人相愛,連時間也拿他們沒辦法」。

因為愛情:那時我們的愛情,此時我們的回憶,因為愛情,所以非常容易悲傷,因為愛情,所以再也不會瘋狂。

王菲的拖音後的顫音,現在還有哪位歌手學的來。處理音樂的技巧確實很牛,不得不承認,王菲的歌總能抓住我們聽歌人的心。

致青春:王菲的片尾曲一開口,趙薇這整部電影就感覺白拍了。很多人還是不懂,歌曲好聽和唱功關係真的不大,主要是聲音和感覺啊,哪怕跑調了又怎樣呢,只要聲音是我愛的,感覺是對的,我就會陶醉啊。從來沒見過任何一個可以替代王菲的歌手,類似氣質風格的都沒有。


也不算太多吧,王菲唱主題曲,一方面是人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自己的曝光度。

就她現在的地位,應該是不會再發專輯了,給別人的電影唱個主題曲,既幫了朋友,又增加了自己的曝光度,而且還不被別人找出一些刺出來。

她現在的這種方式蠻好的,不發專輯,不演戲,但是熱度還在。有的成為一代記憶就好,復出演戲什麼的,反而會破壞自己的形象。

想一想她的演唱會,就知道了。除非她做的特別好,不然是沒法堵住別人的嘴的。總會有人來說。

《致青春》和《港囧》都有趙薇,《匆匆那年》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有張一白,這兩個人都是她的朋友。


王菲的帖子始終如一?發出來1分鐘就有上萬次播放次數?評論上百人?是不是忽悠造假成了專利?怎麼公關?王菲一生沒有過人之處,靠唱歌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了,還慣例跑調。人品擺在那?公眾人物負能量的東西影響下一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