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聯GQ雜誌專訪了柳智宇下山後的現狀。

這個曾經的數學天才出家八年,因為師傅出事後信仰塌方,選擇下山創辦佛繫心理學,又浸染在世俗之中。那麼,當初出家的意義何在?是浪費了八年的時間嗎?

他下山見的第一個人是蔣方舟,兩個都是從華師附中出來的人,但是兩人的走向卻完全不一樣。

比他低兩級的蔣方舟如今獲得了世俗的成功,成為《新周刊》副主編,而且在帝京買了房子,出了多本書,周遊了好多國家,上了多個不同的綜藝節目,牆裡牆外都開花並且吃得香。

但是柳智宇呢,他曾經獲得過奧數的三塊金牌,獲得了無人可及的榮譽。在2010年收到麻省理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後,他卻以數學解決不了人心的問題為由,一頭扎進了佛法里,遁入空門。

在龍泉寺的幾年,他翻譯了多部的經書,忍受著眼疾的痛苦,但是最後竟然被師傅學誠法師所奪,霸佔了書籍的署名。最讓他無法接受的是,他崇拜的師傅給了他致命一擊,道貌岸然的師傅竟然不是一個潔身自好的人,性騷擾女弟子。最後柳智宇發現了,自己一直追求的環境其實還是在污穢之中,並沒有完全脫離出去,而且潔凈的佛教的環境已經被人污染了 ,於是他憤然下山,到杭州的一所寺廟鑽研他的心理學了。

這不經讓我一陣唏噓,幾年的遁世,放棄了自己畢生所學還有驚人的數學天賦,到一個寺廟總學佛法,學解救世間苦的方法,值嗎?

學了之後又如何,自己也是在一個不純粹的環境中。

有些智力超群的年輕人,他們小小年紀就在學業上到了別人所不能企及的地步。

但是後面,他們發現與社會格格不入,或者是自己所學的不能馬上換取一些物質,達不到社會上對於成功者的定義的時候,他們就會困惑,就會迷茫,想到一處無人知道的世外桃源去避世,規避世俗的風風雨雨,然後得到心靈的解脫,但是他們真的獲得了心靈的解脫了嗎?

龍泉寺里還有武夷山中那些遁世的人,不乏有些受到過高等教育,但是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他們認為現實給他們的不能與他們的教育相匹配,於是就厭世,不能適應社會。有的討厭這個快節奏,甚至是物慾發達的社會。但是殊不知,有些人真的是理解錯了。

首先你的教育是你對自己的一種提升,是為了更好的武裝充實自己,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進入社會後,要把自己清零,從頭再來,這樣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還有不要被別人的一些成功迷惑了雙眼,要不斷給自己打氣,最終會成功的。再者,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任何避世的土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邪惡。想找到一塊潔凈之地除非是一個人在山中,躲避人群。但是,那樣人就真的能得到深華了嗎?人,還是要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心裡不染塵埃,發揮所學造福一方。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