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戰國時代趙國名將。關於廉頗耳熟能詳的故事,有這麼三個,一是「負荊請罪」這個成語。廉頗光著膀子去給藺相如道歉,自古燕趙男兒多豪情,果然是敢作敢當的爺們兒!二是長平之戰,趙國被秦國用反間計給欺騙了,然後換了趙括;三是「尚能飯否」,被郭開給算計了。

這樣看來,廉頗似乎沒能在歷史上留下什麼光輝戰績。所謂一將成名萬骨枯,他沒知名戰役,怎麼會位列名將呢?這榮譽花錢買的?

還真不是。

秦國的目標是同一華夏,所以它需要攻城略地,殺神白起自然是首選;後期隨著推進,進入滅國階段,就需要有運籌帷幄、統籌全局能力的人,王翦就隨之登上舞臺。而趙國的實力決定了它已經不可能擴張了,面臨的形勢則是不斷收縮。

另外,兩軍對壘,目的是打贏對方,而不是一定要上陣殺敵,硬碰硬的結果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沒準還搞個全軍覆沒。

所以只要能贏,進攻可以,堅守也可以,對方遠道而來,曠日持久耗下去,如果沒有強力的後勤支撐,早晚要撤,這個時候果斷出兵,往往就事半功倍了。

其實,廉頗就是以守而出名。只要能勝,不一定非要戰場拼殺,堅守也是一種手段,而且往往行之有效,己方無損,而對方心理則在一點點坍塌。

所以,能做到堅守,守好,也是一種能力,戰鬥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而這些,廉頗都做到了,位列名將也就不足為奇了。


廉頗,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姓贏,廉氏,名頗,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鎮人。與李牧、王翦、白起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既然說到廉頗攻不如白起,宏觀戰略不如王翦,威望不如李牧,那為何又可躋身四大名將之列呢?因為廉頗有以下二大特性:第一,老持持重,步步為營。也就是說廉頗善於固守,與敵人打消耗戰和持久戰,在防守中不斷消磨敵人的戰鬥意志,並尋找出敵人的弱點而克之。在長平之戰中,廉頗就是用這種固守的戰法,使強盛的秦軍幾乎崩潰,若不是使用反間計,那長平之戰的結局幾乎可以改寫。

第二,寬宏大量,知錯就改。這一點不是哪一個人都能做到的,說別人容易,改自已難。就比如他和藺相如的關係,成為經典佳話。廉頗的豪邁和藺相如的顧全大局,使趙國避免了因權力之爭而導致的內亂。現在我們就瞭解一下這兩段歷史吧。

趙孝成王七年,秦將白起帶領秦軍進攻韓地上黨,上黨地區本是韓國的土地,韓國勢單力孤,無力抗衡強秦,於是就將上黨地區讓給趙國,自己卻置身事外,坐山觀秦、趙兩隻老虎決鬥。事前有大臣向趙惠文王指出了接受上黨的禍端,可趙惠文王利慾薰心,執迷不悟。結果引的白起大軍壓境。

此時趙奢已死,藺相如也病重,前線指揮軍事的職務又落在廉頗身上,於是廉頗率領幾十萬趙軍至長平,阻擋住白起進攻的步伐。前面說過,白起擅長陣地攻堅,多年的徵戰使他自信滿滿、傲視羣雄。接連幾場勝仗使趙軍處於不利地位,廉頗率軍到達後見戰場態勢不利己方,就發動當地羣眾堅壁清野,高築堡壘固守,不與秦軍正面交鋒。白起幾經求戰,廉頗都不予理睬,強攻保壘又喫了很大的虧,死傷秦軍士卒無數。白起無計可施,秦軍是戰不能,又退不得,原本是長途奔襲力求速勝的秦軍在長平被困了三年,已成疲憊之師。

後趙孝成王聽信秦國的反間計,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代了老將廉頗,其結果是趙軍慘敗,幾十萬降卒被坑殺。

趙惠文王十七年,廉頗和藺相如保護文王參加了秦王在澠池舉辦的盟和會。由於藺相如功勞大,被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不甘心了,他說道:「我是趙國將軍,為國家南征北討,奪下許多土地和城池,而藺相如不過逞口舌之能立了點功,為何在我之上。況且他本是卑賤之人,我感到很羞恥。我若遇見相如,一定要好好羞辱他"。

藺相如聽到廉頗的話後,就一直避開他,從不與廉頗正面接觸。直到藺相如的門客都忍受不了這種委屈求全的姿態,紛紛出面指責藺相如。藺相如這才將自已的想法告訴大家。「……現如今強秦一直不敢對趙國用兵,就是因為有我們兩人的存在,如果我們相虎相鬥,勢必不能維持目前的大好局面。我這是以國家利益為重,個人私怨又算的了什麼呢」。

廉頗聽到這些話後,如夢初醒,很為自已的自私和狹窄羞愧。於是他袒露上身,背著荊條,來到藺相如門前請罪。他對出門迎接的藺相如說:「我是個粗野之人,不能理解你的寬宏之心,請賜罪。」藺相如高興地拉住廉頗熱情和好,兩人結為生死已共的好友,成就"負荊請罪的經典傳奇。

長平之戰雖然以趙國的失敗而收場,但是廉頗的功績不可抹殺,如果不是他固守長平三年之久,給趙國以時間經營邯鄲,那隨之而來的將是滅國的危險。所以廉頗以名將之身標炳千秋毫不為過。


戰爭的實質其實是國力的較量,秦國強大的國力為白起、王翦創造了很好的舞臺,而廉頗的舞臺就不像他們那麼強大了,但這也是體現廉頗厲害的地方,能夠在趙國這樣的平臺與強秦對峙數十年而不落下風!廉老將軍當的了「名將」二字!


大概是負荊請罪吧,驍勇善戰歷朝歷代都不缺,但要這樣一類勇士還擁有知錯能改,將面子放在一旁主動去向一個文臣請罪的胸襟,難道還當不得這一名將之稱?

何況放哪個朝代對小孩子都具有教育意義,這肯定畢竟好傳播流傳嘛。

還有就是負荊請罪這些個成語好記好說還寓意深遠,那必須的名將啊!


你一百歲也能喫一筐飯,然後上馬打仗,我也敬仰你


知道什麼是貴族式戰爭嗎?知道德聖是誰嗎?就這兩點四大名將就當之無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