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圓髻

圓髻起源於隋唐五代時期,髮髻上面可以插上花鈿珠翠,繁複華美。

三十七、燕尾髻

燕尾髻顧名思義,是形狀似燕子尾巴的扁髻。是滿族婦女的基本髮式之一。

三十八、兩把頭

兩把頭是滿族婦女的常見髮型。它的梳法是先將全部頭髮束於頭頂,以一隻長扁發簪為基座,頭髮分成兩股左右纏繞成橫向髮髻,然後用另一簪子橫向插入固定,腦後剩餘的頭髮梳成燕尾。頭上可裝飾簪釵鈿子等首飾。

三十九、小兩把頭

小兩把頭的形狀很像小姑娘梳的兩個抓髻,它是用女子本身的頭髮梳成的,上面可以插上髮飾來裝飾。從清朝初期直到乾隆年間,為了彰顯節儉的美德,後宮妃子乃至皇后,梳小兩把頭時也不佩戴首飾,只戴鮮花。

四十、架子頭

架子頭和兩把頭一樣,也是把髮髻分梳成左右兩個形似抓髻的橫長髻。要在髮髻裏使用木頭或者鐵絲等材料製作成的發架。這樣梳理好的髮髻,形狀更大,能夠承受的重量更多,也就可以在頭髮上面佩戴更多的珠寶玉石金銀器首飾了。

四十二、一字頭

一字頭是清朝滿族婦女的髮式之一,梳起來更添女子奢華端莊之感。

四十三、鈿子頭

鈿子就是用銅絲或鐵絲等為骨架,外纏青綢、緞絨等料子,做成的形似簸箕的冠帽,上綴珠翠流蘇等物來裝飾。清朝滿族后妃的鈿子頭,是出席重要場合、盛大節日時的盛裝。

四十四、大拉翅

大拉翅又名旗頭、旗頭板等,一般帶在兩把頭之上,呈板狀冠型。是清朝晚期宮中較為流行的一種滿族婦女的特色頭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