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的心胸不如宋江,格局更不如宋江,宋江仗著酒勁敢在酒樓牆上寫下:「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豪邁詩句,所以宋江不惜花大把銀子,見好漢就結交。

晁蓋就不一樣了,晁蓋恐怕喝酒喝的趴在地上也想不起「敢笑黃巢不丈夫。」的詩句,所以晁蓋當了梁山泊主之後,梁山還是豹子頭林沖、摸著天杜遷、雲里金鋼宋萬、旱地忽律朱貴四人、加上他帶上山的三阮劉唐公孫勝吳用白勝七人,兵馬還是梁山原來的五七百小嘍啰,又來了秦明花榮一干人,還是讓宋江忽悠上的梁山。

這就說明,晁蓋比王倫強,但也強不了多少,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所以吳用也就轉而保了宋江。

但晁蓋偏還不服宋江,硬要自己帶兵去打曾頭市,看看他帶下山的二十位頭領,就林沖呼延灼徐寧還像回事,楊雄石秀劉唐也將就,孫立黃信是宋江看不起的人,張橫三阮是水軍頭領,不知晁蓋帶去曾頭市幹什麼?剩下的穆宏、燕順、鄧飛、歐鵬、白勝、杜遷、宋萬簡直是湊人數,該帶的軍師卻沒帶,你說晁蓋這能打下曾頭市嗎?像這樣沒有城府的草莽英雄,吳用巴不得他快點死去,怎麼會去勸他?


論晁蓋和宋江的氣度

晁蓋和宋江是不同出身的人,氣度自是不同。

晁蓋和阮氏兄弟等出身農民,是徹底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堅定力量。看到統治階級荒淫無道,智取生辰綱,被逼上梁山。他們追求的是農民利益兄弟情義,議事廳就叫作聚義廳。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一時江湖風起,兄弟快意恩仇。 以晁蓋為代表的這些人,代表著農民階層,他們要的是最純樸的平等自由,無拘無束的快活生活。

宋江盧俊義等人,他們出身官吏或豪族,他們本身就是統治階級的一部分,是國家機器上的零部件。他們文武雙全,自身思想被封建思想浸泡透了,所以他們自覺地站隊,骨子裡是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他們羞於落草為寇,更不願和落草梁山的好漢為伍。宋江恥於臉上的烙印,盧俊義也不屑入伙。只不過他們被昏庸無道的階級拋棄,別無他法,他們喪失了實現理想抱負的機會。他們渴望的是重拾明君聖道的政治社會,實現夢寐以求的政治理想。

宋江一成為梁山一哥,坐了大哥的寶座,就露出了他階級的一面。他要進行整風運動,整頓思想,一改過去的義薄雲天,巧妙不動聲色地加上一個「忠」字,聚義廳變成了忠義堂,封建統治思想初露端倪。隨著更多統治階級人員的加入,宋江不斷打造著梁山的新氣象,改造梁山的所謂正道。晁蓋去世後,以李逵阮氏兄弟為代表的農民階層已經被排擠。此時梁山的大權旁落,梁山也已經改頭換面。

所以,梁山最後的正道就是歸降,實現士子最終所求,走上朝堂,封官加爵。以晁蓋為代表的農民階層,在與以宋江為代表的統治階級的鬥爭中,敗下陣來。農民階層鬥爭的短板暴露無遺,但失去了農民階層鬥爭的最堅定徹底的力量,梁山整體的鬥爭自然就失去了更積極的意義,悲情自然難免。

2019.7.13


晁蓋運氣不好,一次帶兵出征就被暗箭重傷,最終傷重而死,失去了生命,一切都是虛幻。此事跟心胸無關,況且晁蓋的心胸也是很寬大的,江湖人稱晁天王,也是類似柴進那樣交友廣闊的豪傑,絕不是心胸不如宋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