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吳用和諸葛亮都是軍師,都是各自利益集團的核心人物與智囊。但是論智慧論謀略論能力論地位兩人完全沒有可比性。吳用與諸葛亮好比螢火對烈日;蚍蜉撼大樹。兩人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和水平線上,兩人的戰略思維也是天壤之別,諸葛亮是為國家利益著想;吳用是為小集團利益服務。境界、眼界、格局都完全不同。

首先諸葛亮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我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是我們民族智慧的化身,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的典範和楷模。千百年來深受人民群眾的推崇和敬仰。

諸葛亮先後輔佐劉備劉禪兩代君主,任蜀國丞相期間嘔心瀝血,在政治上勵精圖治,勞心勞力,使人民安居樂業;在軍事上雄才大略,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在有名的隆中對中提出聯吳抗曹的戰略主張,確保三國實力最弱的蜀國能與吳魏兩國成鼎足之勢。由此可見其非凡的戰略眼光。唐代大詩人杜甫有詩讚曰: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對待少數民族政策上,諸葛亮在彰顯國家實力的前提下採取安撫的舉措,「七擒孟獲」便是這一政策的體現。

民族政策的成功實施確保了蜀國邊陲穩定。直到現在緬甸北部和中國的西南部分少數民族仍然沿用了當年諸葛亮引進的農耕方式。當然在文學成就上,諸葛亮也絲毫不弱,他的前後出師表流傳於世,是古代散文作品的典範性代表作。僅就軍師這一層面而論,應該這樣說諸葛亮的謀略代表著國家意志,是國家戰略,是一個國家智慧水平的體現。

再說吳用,吳用號稱「智多星。但是」讀過《水滸傳》的人應該能很清楚的看到,吳用作為軍師,為梁山出的謀劃的策基本都是「下三濫」的招數,幾乎沒有真正的謀略智慧可言。

有不少人因為他的陰謀詭計而落的家破人亡,亡命梁山的地步。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吳用挑撥林衝殺了王倫,鵲巢鳩占,霸佔梁山。比如賺朱仝上山,使計讓李逵騙走朱仝上司的小衙內,結果小衙內被摔死;最慘的是玉麒麟盧俊義,盧俊義家世清白,原著中是這樣說的:

「祖宗無犯法之男,親族無再婚之女;非理不為,非財不取」

盧俊義是一個非常守法懂禮的退休官員。如果不是吳用的奸計,吳員外很可能會善終。但是宋江覬覦人家的威望,想把盧俊義拉攏到梁山做招牌,於是吳用心生惡計,化身算命先生、去人家家裡提反詩陷害,結果害的盧俊義家破人亡,被打入死牢受盡折磨。吳用的所作所為令人不齒,陰險腹黑;毫無狹義之心,這樣的人及其可恨。

總而言之,吳用與諸葛亮無論在任何一個層面上都是無法並提的。拿吳用與諸葛亮比較是對諸葛先生的侮辱。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不同的時代所造就的偉人所表現出來的功績是不同的。這就使得同樣諸葛亮和吳用同樣是軍師,但所做出來的功績是不盡相同的。

首先兩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發明家。常以管仲,樂毅比喻自己,胸懷大才,後被劉備請出山後奉為軍師為其出謀劃策,其精通天文曆法,深知人心人性,通常以出其不意控制戰局左右,可謂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雖然是處於戰亂時局,卻也是諸侯割據,獨霸一方的局面。

吳用是《水滸傳》中主要人物,梁山泊排名第三,上應天機星,號稱「智多星」其所處的時代卻是一個民間不忍當時朝廷壓迫,農民起義的時代。

其次,兩者戰略格局大小不同。

諸葛亮為劉備分析當下局勢為三足鼎立之勢,謀而後定,意在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權,劉備有心稱帝,諸葛亮有意輔佐,二者一拍即合,共謀天下大計,戰略格局非常大。

吳用卻是被逼無奈,上梁山落草為寇,為帶頭首領宋江出謀劃策,宋江也是被逼無奈才上的梁山,出於一種被動之舉,梁山高舉義旗也是一種明哲保身之法,最後一旨招安,首領帶頭招安,從此在無梁山泊,戰略格局非常小,局限性太大。

雖然二人同為軍師卻有著不同的功績,諸葛亮得遇明主,一身才能發揮到了極致,一生指揮大小戰役數不勝數,相比較吳用所指揮的戰役規模就顯得小很多了。


同樣是軍師,為何無用不如諸葛亮?

就這個問題,我覺的《水滸傳》的吳用是不能和諸葛亮相提並論的,諸葛亮胸中有韜略,那是治國用兵之韜略,那志向何其的遠大,那是為助劉備完成大業之鴻鵠志向。諸葛亮為軍師是為兵謀,講究的是兵法戰略。

在看《水滸傳》之吳用,識的幾個字做教書先生,雖然秀才打扮也不一定就是秀才,就算是秀才也是個不得志之人,沒有正當求取功名,竟搞些歪門邪道。吳用最大的志向就是求個功名做個官,以此來光宗耀祖,所以和宋江的理想一致,從而成了推動招安的主要策劃者之一。

《水滸傳》中的軍師「吳用」在水滸原著里捧的非常的高,說吳用曾讀萬卷書經,精通六韜三略,胸藏戰將,腹隱雄兵,敢比諸葛亮,陳平不如他。其實這是《水滸》作者把「吳用」捧了一下,具體有沒有真才實學。

這個《水滸傳》大家也都看過,吳用的計謀不是用在兵法戰策上,而是用在了害人上,可謂心毒。如舉例幾個,大名府盧俊義,霹靂火秦明,朱仝,楊志,徐寧,蕭讓,王倫,金大堅,安道全等,甚至梁山泊主「晁蓋」之死,和吳用也脫離不了干係。個中都是有針對性的,為了法不責眾的招安仕途之路,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毒計損招,拉人下水,害了那麼多人最終還是招安做官了,但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有了污點前科的人怎麼能夠洗白了。

拿《水滸》吳用和諸葛亮比,不管是德行還是計謀、志向、用兵,吳用連諸葛亮的腳趾頭都算不上。


三國演義,諸葛亮,不僅是三國文學作品重量級人物,而且是真正的歷史人物,

諸葛亮擔任的是,建立政權過程,劉備集團軍師,有一定的合法性,輔助劉備,建立了蜀國,功勛作者,

而水滸傳,吳用,是水泊梁山,佔山集團強盜性質,集團軍師,是不合法的,山寨軍而已,

而宋江一心求的招安,因奸臣擋道,害的眾弟兄死傷慘重,結果一事無成,

諸葛亮和吳用根本就不是同一個頻道,

這就是吳用為何不如諸葛亮,簡化,簡單概括,不周諒解。


美髯公曹操

通臂猿、菜園子劉備

紫髯伯、青眼虎、百勝將、打虎將孫權

毛頭星諸葛亮(好像劉備更適合菜園子)

白面郎君關羽

聖手書生張飛

豹子頭趙雲

沒面目孫策

險道神周瑜

天目將夏侯惇

神行太保夏侯淵

短命二郎司馬懿

入雲龍郭嘉

轟天雷劉曄

浪里白條于禁

中箭虎張郃

金錢豹子曹洪

石將軍曹休

及時雨曹真

喪門神曹爽

行者夏侯玄

花和尚笮融

金毛犬諸葛誕

玉麒麟夏侯楙

大刀潘璋

小李廣馬忠

丑郡馬何晏

摸著天張松

神機軍師黃皓

以上

所以吳用在三國,差不多應該是

智多星劉禪。

補充說明,劉禪不是弱智,謝謝。


吳用雖然也具有一些軍事謀略才能,由於他的道德素質低下,當然這以他處的低層社會環境和交結社會上三教九流人員有關,所以他的一些計策沒有道德底線,比如賺盧俊義、朱仝上山的計謀體現出殘忍,毫無人性可言。這種干法絕對是諸葛亮不可能幹也鄙視的。吳用的低層次當然就會缺乏諸葛亮那救國救民,以匡扶天下為己任,洞察天下大勢,為國為民奉獻自己的力量的政治胸懷,所以吳用和諸葛亮是無法相比的。


為什麼同樣是軍事,吳用就要如諸葛亮?


諸葛為了輔佐劉備建國,志向比吳用高。

諸葛統兵布陣,軍事才能比吳用強。

諸葛處理的是國與國之間的事,政治水平比吳用強。


那是因為宋江的志向只是做個名垂青史的奴才,而不是當皇帝。而且吳用的本事確實不如諸葛亮


因為吳用不善於表達,諸葛亮善於表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