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設計四合院內的照壁和院牆都是獨立於其他房屋之外的牆壁,實際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的建築類型。

影壁是最富有裝飾性的牆畫,一般設置在兩種位置。一種是位於宅門的對面,隔著衚衕與大門相對;另一種位於宅內,迎門而建,又叫「照壁」。照壁上經常纏滿爬山虎,前面經常放置水缸、花盆以作點綴。

中式設計四合院內影壁和院牆實際上可以劃分為基座、牆身和牆頂三個部分。多數牆壁的基座只是簡單的石台基,非常低,少數高級的做成須彌座的樣式,分成若干層,雕飾很豐富;牆身與建築山牆的牆身一樣,可以分為上下兩個段落,下面是「下鹼」,上面是「上身」;屋頂很短,但同樣模仿房屋建築鋪設瓦件。等級高的住宅的大門兩側經常做成「八字牆」的形式,而且上面雕刻花紋,顯得很隆重。

四合院內影壁與照壁的區別:

1.影壁多為裝飾性,內容大多表現主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寄託,而

2.照壁不但具有很強裝飾性,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從風水學上認為門為宅院的氣口,氣口的大小由門官尺和宅院的朝向所決定,門前的照壁具有擋風化煞,趨利辟邪的作用;從位置上看,影壁大多處在門洞兩側及門內正對的牆壁上,有的還建在院內儀門兩側的院牆上且正對正房。而照壁一般處在大門外的軸線上,很少建在大門外的兩側;從結構上看,影壁多為單坡硬山頂和幾式兩種,且鑲嵌在牆壁上。而照壁則是一種相對獨立的建築,結構有歇山頂、懸山頂、卷棚頂,基座大多為束腰須彌座,兩面都裝飾有寓意深厚的紋飾,罕見有幾式照壁,不過影壁與照壁的裝飾內容大多一致。

四合院內院牆的作用:

中式設計四合院內院牆的形式比影壁要簡單一些,主要起分隔內外的作用,一般沒有裝飾的功能。唯有內外院之間的那道院牆與垂花門相接,地位最為重要,被稱作「看面牆」,需要對牆心進行雕飾,或者在牆上開設形狀不同的什錦漏窗。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