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時間:2015年12月27日17時10分

拍賣地點:浙江杭州世貿君瀾大酒店五樓國際廳

本季西泠印社的古籍大拍分為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吉金嘉會·金石碑帖」專場,第二部分則為古籍善本。而圖錄也同樣分為了兩冊,兩場合在一起,成交總額為1260萬元,成交率為74.1%。

同樣是因為市場原因,西泠印社將金石碑帖排在了前面,而這一部分又以戚叔玉舊藏作為排頭兵。戚叔玉所藏碑帖在今年春拍時已經作為一個小專題予以上拍,當時的成交效果很好,而本場又上拍了38件,同樣是100%成交。即此可見,碑帖拓片的收藏也同樣重視名人效應。這個小專題中,有許多可稱道的拍品,比如2532號,這件拍品是10幅陳介祺收藏的10件古鐘拓片。陳介祺是清代金石大家,他有多個堂號,其中最有名氣者則是十鐘山房,這個名稱的來由就是他藏有10件古代的編鐘。但是這10件合在一起的拓片卻極少出現在拍場上,而今一併出現,當然引起買家的關注,故此件拍品以6萬元起拍,48.3萬元成交。

2538號為一批古兵器拓片,這類拓片雖然在市面上並不稀見,然而將其匯在一起,有76種之多,這確是難得之處,且這些拓片上有一些名人的題跋,也是給這些兵器添彩之處,故這批拓片以5萬元起拍,43.7萬元成交。

2556號則為一件雙勾本的尹公闕拓片,同時附有晉韓壽神道碑拓片。此拓片的難得之處是有許瀚的題跋,而許瀚為清末著名的經學家和金石學家,他的墨跡流傳不廣,故此物以5萬元起拍,6.9萬元成交。

全形拓是近幾年的熱點,本場上拍了兩件名品,一是2569號「師酉敦二器」。這兩件青銅器本為阮元舊藏,阮元曾刻有《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這兩件青銅器收錄在該書中。到了鹹豐年間,這兩年青銅器歸了吳雲的兩壘軒。到了民國年間,又歸了周湘雲,可見是流傳有序的名器。而這兩件青銅器的拓片,也成為了喜歡金石人的追逐之物。該件拓片上有趙叔孺的題記。名家題跋之物,當然不會便宜,故此拓片以18萬元起拍,59.8萬元落槌。

另一件全形拓則是2572號《漢雁足燈》,關於這個物件的拓片,不知道當年究竟拓了多少份,因為時常出現在不同的場次中,並且每一件都會有一大堆的名人題跋,而同樣,每一件拓片也都能賣出善價,這真是件奇怪的事,而本場也同樣如此。這件拓片上有阮元、湯貽汾等人的題記,另外還有黃易、翁方綱、張廷濟等大名家的收藏印,故這件拓片以60萬元起拍,82.8萬元成交。

還有一件名人題跋的整張拓片則是2570號,這件拓片的殘石則是宋高宗所題之字,而內容則是賜給韓世忠者。此拓片由名僧六舟所拓,據說此石出土於蘇州滄浪亭,因以往未曾有過著錄,且拓片流傳稀少,故尺幅雖然極小,但卻引起許多買家的關注。這件拓片上有多位名人的跋語,似乎與黃賓虹最受關注,故此件拓片以12萬元起拍,46萬元落槌。

關於兵器類拓片,本場還有一件2571號《漢建安弩機》拓片,清乾隆嘉慶間宋葆淳、翁樹培手拓本。本拓片為冊頁裝,裡面同樣有一大堆名人的跋語,其中以翁方綱和吳昌碩最受人關注,故此拓本以50萬元起拍,92萬元成交。

本場上拍的宋拓本有2581號《雁塔題名帖》。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從唐代開始,當時中進士者都會登此塔,然後將自己的姓名刊刻在上面,不知道好萊塢的星光大道是否就是效仿雁塔題名。然這種題名的宋拓本卻流傳極其稀見,故此本的上拍引起了多位買家的關注,使得該品以30萬元起拍,89.7萬元落槌。

以稀見程度論,本場上拍的碑帖應屬2584號《北魏王子晉碑》。關於此碑的價值,圖錄中收有上圖碑帖專家仲威先生的文章,其文中詳細論述了海內孤本的價值所在,其在文末稱:「筆者覺得此冊的價值已不在宋拓還是明拓之間,因為碑帖若論文物價值,當首重傳世的珍稀程度,次重捶拓之年代,此碑未見第二傳本,故可稱為『海內孤本』,其價值與地位完全可與赫赫有名的《張黑女墓誌》埒名。」張黑女是碑帖中的名品,仲威將其與之並稱,即此可知該碑的價值所在,故此拍品以150萬元起拍,230萬元落槌。

古籍善本專場,將印譜部分排在最前面,這也是突破常規的做法,由此可窺今日之市場:雖然叫「古籍善本專場」,而今除了個別品種,平均而言,碑帖和印譜都要比古籍火很多,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不知何時才能予以糾正。

本場上拍的印譜部分,排在前面的15件是朱孔陽先生的舊藏,這15件拍品也同樣是100%成交。此部分的第一件拍品為2651號《清儀閣古印偶存》道光八年張廷濟鈐印稿本,1函6冊。本書除了空白行格,除外題寫的字跡均為張廷濟親筆書寫者,其中在某頁鈐有一方朱記:「購古印四十餘年去其復者得三百三十有奇印三十五部部六卷朱紙工銀六兩道光戊子夏日叔未張廷濟記」,此朱記後另有測海樓的藏印,即此可知,該書曾歸真州吳氏。此為名家稿本,當然會引起藏家的關注,故此書以4萬元起拍,23萬元成交。

2657號《錦囊印林四卷》乾隆十九年汪氏香雪亭鈐印本,冊頁裝3冊。汪啟淑所制印譜中,以此譜為體積最小,故而該譜也極其有名,然該譜流傳極其稀見,國內公藏著錄僅三部,前些年,保利上拍一部,為我所買下,然本場上拍的這一部卻已經被改裝為冊頁。該譜的特殊之處就是其體積的小巧玲瓏,改為冊頁之後,則無法看出原書的面貌,故而此部的成交價遠低於保利所上拍的那一部,此部為8萬元起拍,16.1萬元成交。

2658《秦漢印統》明萬曆吳氏樹滋堂刻紅印本,白棉紙8冊。該書雖然是明代印譜,然書中的印章卻是木板刻制,而非鈐蓋,正因如此,使得該書在以往不受篆刻家的重視,然而明代印譜畢竟稀見,因此這類印譜在今天依然受到藏家所關注,更何況該譜雖然不稀見,然而8冊全本者卻很少,故而此譜以12萬元起拍,23萬元落槌。

本場的明代印譜還有2659號《顧氏集古印譜》明萬曆間顧氏芸閣鈐印本,白棉紙3冊。一般而言,業內認為最早的印譜是顧從德於明隆慶六年所鈐印的《集古印譜》,當時此譜鈐蓋了20部,而今所見者只是零星的殘本,因為該譜在當時就大受歡迎,但是鈐蓋又十分費時費力,且對印章有損傷,因此,顧從德又將原印仿製了一批印章,鈐蓋出一批印譜。然而這種印譜還是供不應求,於是,顧從德不再鈐蓋,而是將刻板的板框與印章一併刊刻在木板上,同時將其刷印出來,市面所見者,主要就是這第三種。而第二種仿刻鈐蓋者,到今天依然稀見難得,故此譜以12萬元起拍,39.1萬元成交。

在朱孔陽小專題的部分中,還有兩件拍品不是印譜,但同樣也有意思。2664號《御製文溯閣記》珂羅版底片。珂羅版所印之書在今天仍然流傳較多,然印板底片卻少有出現,去年我曾在蘇州古籍書店內看到一箱,然其中的板片大多已經損壞,可見此物保存之難,而本場卻上拍了1盒16塊這樣的玻璃板,且內容又跟《四庫全書》有關,這樣的拍品屬於印刷史上重要的物證。雖然底片僅定為2000元,然卻以3.68萬元成交。

朱孔陽專題所上拍的另一件印譜類拍品為2665號《重刊增廣分門類林雜說》光緒三十四年鐵琴銅劍樓抄本,1函8冊。鐵琴銅劍樓所抄之書,今天在拍場上少有出現者,雖然當年該樓有許多抄本傳世,但大多都藏於公館,因此其所抄之書因為流傳稀少,也就引起了買家的喜愛,故此書以8萬元起拍,9.2萬元成交。

除朱孔陽所藏印譜之外,本場上拍印譜類拍品39件,其中成交30件。較為難得者有2666號《峯青館印譜》稿本,此稿難得者則是因為有吳昌碩的題端,而書內還附有兩幅錢瘦鐵的照片,照片中所顯現的內容是難科的史料佐證物,故此冊印譜以8萬元起拍,26.45萬元成交。

2674號《齊魯古印攗四卷》、《續齊魯古印攗十六卷》清光緒間鈐印本,3函20冊。此譜也是印譜類中的名品,尤其前四卷,當時僅鈐印了10部,故而每一部出現在市面上都會引起爭搶。該譜以20萬元起拍,41.4萬元成交。

2675號《考古正文印藪》明萬曆十七年鈐印本,白棉紙5冊。此譜當年編輯十分費力,前後歷時20多年,同時作者張學禮請到了多位名家共同摹刻古印,然後匯為此譜。這種製作印譜的方式為首次,故此譜以20萬元起拍,40.25萬元成交。

明版書本場最難得者有兩部,其一是2705號《祝子罪知錄》明萬曆間刻本,1函10冊。此書的作者為明代畫家祝允明,這部書從內容角度而言很是別緻,從書名即可知道祝允明對中國歷史上的聖人,比如商湯、伊尹、孟子等他都有微詞,如此跟主流意識形態相悖,可見祝枝山的思想形態十分奇特,然後是此書流傳甚少。2005年,中國嘉德上拍了一批過雲樓舊藏,其中就有該書,而本書的出現讓藏家又一次見到了這部奇特之書,故此書以12萬元起拍,24.15萬元成交。

2722號《宋文鑒》明天順八年嚴州府刻弘治十七年胡韶補修本,白棉紙4函40冊。關於此書的遞傳,其實是由宋版改挖而成者,我自己所藏的一部曾經拿到北大圖書館善本部進行比勘,能夠看的出我所藏之本仍然有些宋版書頁在,而本場上拍的這一部,則已經是明代重新翻雕者。雖然如此,該書完整的一部也同樣難得,故此書以40萬元起拍,57.5萬元成交。

本場上拍了一件稀見的版畫書2709號《青樓韻語》明萬曆四十四年武林刻本,1函4冊。這部書的內容很奇特,裡面所收均為妓女所作的詩詞,這應當是中國第一本這樣的詩集。裡面所收500多首詩詞,是由180位妓女所作,而書前所附的12幅版畫,則是由徽派名家所刻,再加上本書為初印本,故而這些版畫看上去十分明麗。此書流傳稀見,國內公藏僅國圖藏有一部,因此這部書成了本場的爭搶對象。該書以150萬元起拍,304.75萬元成交。

佛經類拍品,宋元版本本場上拍了兩件。這類拍品當然是市場的熱點,在此就不再贅述。而內府刻本較為難得者有2727號《御選唐詩》清康熙五十二年內府刻朱墨套印本,開化紙24冊。該書雖然也不屬於殿版書中的稀見品種,然而品相如此上佳者,也屬難得之物,故此書以9萬元起拍,48.3萬元成交。

本場清刻本中的難得之物有2736號《附釋音禮記註疏》清乾隆六十年和珅影宋刻本,4函30冊。和珅所刻之書一項稀見,雖然他的人品不足道,然其刻出的書卻精益求精,這些年來,我僅得到過一部,而今所見者,也是第一次出現在拍場上。正因和珅之名,故此書以6萬元起拍,8.625萬元成交。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