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的攻守之道,頗值得玩味,尤其在戴威從高處跌落被塑造成“悲情英雄”,胡瑋煒將摩拜轉手賣給美團,率先退出戰場的映襯下。

“攪局者”楊磊的攻守江湖 科技 第1張

初入共享風口勢不如人時,他步步為營地守,等對手犯錯;隨着行業洗牌,共享單車戰事逐漸收緊之際,放開手腳地攻,左手擁抱資本右手攻城略池。

一守一攻之間,不外乎一個字,勢。用雷軍的話說,就是“順勢而為”。舉步維艱

“我習慣了打差牌,這樣可以保持飢餓。”楊磊曾在接受採訪時坦言。

確實,作為後來者,當2016年11月楊磊帶着哈羅單車(如今升級為哈囉出行)沖入共享單車領域時,手上的牌實在差勁,桌面上玩家林立不說,最要命的是此時摩拜和ofo等早期玩家早已佔據第一梯隊的位置,形成雙寡頭局面。

那時候,摩拜在胡瑋煒和王曉峯的帶領下節節開花,一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六輪融資,投資人名單不斷拉長,而ofo的境遇也相差無幾,屢屢傳出動輒數億美元的融資消息,正從校園走向一線城市。

棋逢敵手的兩大巨頭,在資本的追捧下於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進行瘋狂的投放數量“大比拼”,這時想要擠進去已經沒有機會了。

與此同時,無數玩家爭先恐後擠進共享領域,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都忙着“搶山頭插大旗”,戰情激烈得近乎殘酷。

“攪局者”楊磊的攻守江湖 科技 第2張

於是,當手上沒有多少籌碼又急匆匆殺進來的楊磊跑去融資時,碰了一鼻子灰,“見了一兩百個投資人,沒有一個投的。我們都快撐不下去了,每個月看着賬面發工資。我們找投資人說融1500萬美金,投資人都會笑話我。他說對手拿着幾億美金,你給我說你要1500萬美金,1500萬美金你能幹什麼?”楊磊回憶說。

明明追趕的是藍海,結果一上場就被硬生生逼着滑向死海,那種鬱悶與不忿可想而知。盡管眼看着“追趕無望,融資被堵”,不甘心的楊磊一盤算,發現手上還是有籌碼的,那就是底下的團隊(車鑰匙的研發團隊)。

帶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識,楊磊帶着10人團隊死磕一線城市,妄想從外圍突襲攻破對手的防線,可惜,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摩拜和ofo的實力。

當他站在一、二線城門外觀望時,發現城門已經緊閉而且裡面烽煙四起,哪有他插足的餘地,更何況,面對豪氣沖天的兩大巨頭,此時他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槍支彈葯跟對方叫板,勝算更是微乎其微,勢不如人還要硬碰硬,無異於雞蛋碰石頭。

左右權衡之後,他決定調轉“車頭”往二三線城市出發,也就是所謂的“農村包圍城市”。步步為營

後來,很多人都說哈羅單車之所以能夠在一眾競爭對手中“跑出來”,是因為選擇了“農村包圍城市”這樣差異化的打法,哪裡想到其實當時只不過是無奈之舉。

“攪局者”楊磊的攻守江湖 科技 第3張

楊磊很清楚,要幹掉對手,首先得是它們自己犯錯,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巨頭還沒有滲透完畢的地方插下自己的旗子。於是,他高喊着“做共享單車第二梯隊的王者”挺入二三線城市,試圖待羽翼豐滿之際再殺回一線城市。

為了避免引起巨頭的注意,他帶着團隊兵分幾路,靜悄悄地挺進二三線城市,“農村包圍城市,我覺得這是重要原因之一,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哈羅單車最大的特點不是車輛,也不是什麼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而是團隊裏的這幫人更重要,我們不依賴所謂的差異化競爭。”楊磊曾在接受採訪時坦言。

由於槍支彈葯缺乏,為確保高產出,楊磊步步為營,單單是在選城上,就從市場條件、人數、政策條件、適合騎行等十幾個維度考覈。

楊磊這個人,一旦鎖定目標,動作又非常神速,“對人對事都非常堅持,願意All in。他這一個特質就足以打敗99.9%的人,是天生的創業者。”哈羅單車聯合創始人、COO韓美評價說。

短短兩三個月內,他們一口氣開了8個城市,分別是蘇州、寧波、廈門、福州、杭州等。只可惜,蘇州一役出師不利,礙於監管問題,哈羅單車被城管全部收走。

人生就是這樣,當你“山重水複疑無路”時,可能暗藏着“柳暗花明又一村”,楊磊很快就找到“這一村”。

從蘇州挫敗而歸後,他們寧波、杭州等城市卻驚喜不斷,到2017年6月,哈羅單車新開了30多個城市。

“攪局者”楊磊的攻守江湖 科技 第4張

楊磊的步步為營還表現在花錢上。因為牌面較差,哈羅一直處於“飢餓”的狀態,形勢所迫之下,唯有能省則省,根本就無法向摩拜和ofo一樣走“補貼燒錢”這條路。據瞭解,2017年整年哈羅在獲取用戶上只花了150萬元,而這只相當於競爭對手一次活動開銷。

誰也沒有想到,這反倒成為哈羅單車後來殺出重圍的必殺技。重拳出擊

進入2017年下半年,楊磊的野心開始顯山露水,一改之前的低調作風,由“守”態走向“攻”態。

從那時起,共享經濟開始由風口變“瘋口”,在流量紅利逐漸消失,而盈利遲遲無法提上日程的情況下,資本日漸清醒,迅速轉舵,由瘋狂加碼轉變為提現退場,町町單車、悟空單車、小鳴單車、酷騎單車、小藍單車等玩家相繼出局,哀鴻一片。

此前動輒融資數億的摩拜和ofo日子也不好過,有媒體曝出摩拜挪用60億元用戶押金的消息,而ofo也醜聞纏身,頻頻傳出資金鏈斷裂、兩家合併的消息甚囂塵上。

在此節骨眼,哈羅單車反倒備受資本青睞,頻頻注資加碼,為楊磊提供源源不斷的“槍支彈葯”。2017年10月24日,就在眾人以為ofo和摩拜會合併時,楊磊搶先一步佈局,牽手永安行,這成為共享單車首起並購案。

沒多久,由於戴威堅持獨立,阿里怒而扶持哈羅,楊磊拿到螞蟻金服狂砸進來的20億人民幣,意氣風發地加入前三甲的突圍賽,實力演繹“從棄子到寵兒”的故事。

有資本做靠山,一向埋頭幹活的楊磊趁熱打鐵,開始頻頻進攻,使出一系列組合拳,先是在微博上暗諷,“某友商也是真的逗比,天天宣傳文明停車自己先當起了偷車賊,可是我們後臺很強大,想偷車可沒那麼容易...全程跟蹤了。”

“攪局者”楊磊的攻守江湖 科技 第5張

接着在2018年4月,趁着摩拜面臨頹勢,調侃摩拜虧損驚人,“能把公司虧成這樣的人,不服不行。反正我做不到。”

“攪局者”楊磊的攻守江湖 科技 第6張

楊磊調侃摩拜虧損

而在摩拜被美團收購後,拿到逆襲之王行業老三的楊磊,接過王興“摩拜的對手不是ofo而是哈羅”的話,稱哈羅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摩拜,打臉王興。2018年9月17日,哈羅品牌升級為“哈囉出行”,楊磊把手伸向專業移動出行平臺,與滴滴“搶食”。

“攪局者”楊磊的攻守江湖 科技 第7張

楊磊回應王興

只不過,在哈羅一路高歌猛進、楊磊大肆進攻之時,風雨悄然而至。有人爆料他此前的創業履歷造假;有人罵他是投機者,以創業之名遊走於各種風口;也有人質疑哈羅在融資和日訂單量上“牛頭不對馬嘴”,負面纏身。

很多時候,創業講究的不是先來後到的排位問題,而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羣雄混戰過後,誰還能爬起來,再戰江湖。就像《請減五路城堡札子》中所言,“故敵雖萬變,塗雖百出,而形勢足以相援,攻守足以相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