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楚國與秦國時戰時和,而楚懷王熊槐更是多次表示要與秦國鬥爭到底,又多次與秦國聯合攻擊齊國等諸侯國,但是楚懷王最終卻死在了秦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丹陽之戰

蘇秦和張儀是戰國後期著名的縱橫家,楚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蘇秦組織山東六國合縱出擊秦國,楚懷王就是這抗秦大隊的隊長(蘇秦約從山東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為從長)。但是山東六國各懷鬼胎,到了函谷關的時候完全沒有抵擋得住秦國的主動出擊。五年之後,秦國想出擊齊國,但是擔心楚國與齊國互為犄角,所以張儀就先用商於之地六百里為誘餌,讓楚國與齊國絕交。楚懷王在張儀的鼓動之下最終還是拋棄了自己的昔日盟友,但是當他真的與齊國絕交之後,張儀卻說自己只答應了給楚國六里,卻從來沒有六百里之說(從某至某,廣袤六里)。盛怒之下,楚懷王在公元前312年與秦國在丹陽交戰,結果是「秦大敗我軍,斬甲士八萬,虜我大將軍屈匄、裨將軍逢侯醜等七十餘人,遂取漢中之郡」。此後,楚懷王「乃悉國兵復襲秦,戰於藍田」,結果又打敗了。正在此時,韓國和魏國趁火打劫,向南攻擊楚國,楚軍最終被逼撤軍。

楚懷王被商於六百里地所誘惑,主動與齊國絕交實在屬於背信棄義;但是在楚懷王得知被騙之後又貿然傾全國之力與秦國決戰,則是錯上加錯。

秦楚交好

但是到了次年(公元前311年),秦國突然主動提出要和楚國摒棄前嫌,重歸於好,同時為了表達誠意,秦國答應把去年佔領的楚國漢中之地歸還一半給楚國。楚懷王這回再一次失去了理智——我纔不要什麼漢中之地呢,我只要張儀!只要把張儀這個騙子處死!而張儀竟然真的單刀赴會了——結果當然是他憑藉自己的聰明智慧全身而退。

被困秦國

在此之後的數年時間中,楚國基本上是與秦國維持了密切合作的夥伴關係,正是因此,山東其餘諸侯國將楚國視為仇敵。楚懷王二十六年,齊國、韓國、魏國三國聯軍共同出擊楚國,楚國將太子作為人質送往秦國求救,秦國派兵救楚。次年,楚太子擊殺了與自己有仇的秦國大夫之後逃亡回國。秦國以此為藉口持續三年攻打楚國。

在秦國攻取楚國八座城池之後,秦昭王提出了議和的請求。楚懷王不聽昭雎與屈原的勸諫,執意親身前往秦國議和,但是楚懷王到了武關之後,便被秦軍控制,被押送到鹹陽,並受到了禮儀上的羞辱(楚王至,則閉武關,遂與西至鹹陽,朝章臺,如蕃臣,不與亢禮),除此之外,秦國還以楚懷王為人質,要求楚國「割巫、黔中之郡」,楚懷王堅決拒絕了。

在此之後的三年時間中,楚懷王始終在秦國關押(曾經短暫逃離秦國卻又被抓回),最終於公元前296年抑鬱而終。正是因為楚懷王「無辜」被害,纔有了後世「秦滅六國,楚最無罪」以及「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


楚懷王熊槐,楚威王熊商之子。楚傾襄王熊橫的父親。公元前328年至公元前229年在位,在位時間29年。

楚懷王之父楚威王在位時期,兢兢業業不忘先祖遺志。一度使楚國成為齊桓公稱霸之後的另一霸主大國。楚懷王繼位後先期雖繼承先父遺志,舉六國之兵合縱抗秦,鎖秦函谷不得東出。又在秦武王舉鼎絕斌而亡秦國季君之亂無暇東顧之即,抓住時機舉兵東進一舉滅掉越國,為楚國版圖擴地千里。

然楚懷王在位之時,因自己性情貪婪。放棄楚國於齊國多年的盟國鄰邦友好關係,屢中秦國張儀的計謀。背齊投秦,不僅沒有撈到半點便宜,更使自己腹背受敵。

楚懷王也不伐智昏無能,在位時期任用佞臣公子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後宮寵信南後鄭袖。排斥左徒屈原,致使國力日下。

公元前313年張儀勸解楚懷王與齊國斷棄盟約,秦國願將商於之地六百里割讓與楚國,楚懷王經不住誘惑便輕易與齊國斷交。然秦國最後卻將商於之地六百里說成六里。

楚懷王中計後,惱羞成怒,發兵攻打秦國。首戰在丹陽大敗與秦。後又舉全國之兵發動進攻,又打敗於藍田。其後,公元331年秦國發兵攻打楚國,並攻佔楚國的召陵。至此,楚國退出霸主地位,國力日下,從此一蹶不振走向下坡路。

公元前229年秦國攻下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前來武關會晤。楚懷王不聽屈原等人的勸阻,前去應約。結果楚懷王在武關被秦國扣留,脅迫楚懷王割讓城池,楚懷王言詞激勵寧死不肯。扣留期間立太子熊橫為楚傾襄王。

公元前297年,楚懷王病重,秦國怕反受其累。放楚懷王逃出武關歸楚,因新楚王怕楚懷王歸楚王位不保,不肯開城迎楚懷王歸楚。後楚懷王輾轉到趙國,趙國怕受其牽連,不肯收留楚王。無奈之下,楚懷王轉而到魏國,魏國同樣不接納楚王。最終走投無路的楚懷王又回到了秦國。

公元前296年,楚懷王病重客死於秦國。秦將楚懷王的遺體送回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榮耀歷史」為你解答歷史

楚懷王為啥死在秦國?自己作唄,最後不但把自己作死了,還把楚國給作沒落了!所以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看過《羋月傳》的人應該都知道,楚懷王就是羋月的哥哥,那位身體有異味的楚王!他剛繼位的時候,楚國經過他爺爺楚宣王、也老爹楚威王的勵精圖治,成長為戰國七雄中的NO.1,連秦惠文王都要向楚國請求聯姻,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大好局面被楚懷王給葬送了。

繼位之初,先是拿魏國出氣,一舉奪得魏國8座城池,逼迫魏國和韓國唯楚國馬首是瞻;後來面對日益強大的秦國,東方六國在公孫衍的撮合下,組成聯軍攻秦,楚懷王被大家一致推舉為盟軍最高統帥,可謂風光無限,雖然此次討伐失敗,但是也促成了楚、齊聯盟。

秦國也發覺到如果齊楚聯盟存在,秦國就沒有東進的可能,於是張儀出發了,他的目的地是楚國,他和楚懷王說,只要您老和齊國斷交,我們秦王就會把商於600裏土地割讓給您。楚懷王大喜,如此大的餡餅讓他忘記了思考,他立忙派出使臣到齊國,將齊國國君狠狠地罵了一頓,然後宣佈斷交!齊國大怒,但是也忍下了。

這邊楚懷王興沖沖地讓人去秦國討要600裏地,張儀厚顏無恥地說當初只是答應給6裏地,楚懷王這才意識到自己被耍了,憤怒同樣讓他忘記了思考,他毅然派兵攻打秦國,而秦國早已做好了準備,於是楚國三戰皆敗,還丟失了不少土地,以前的小弟魏國、韓國也趁機奪回原來屬於自己的城池。

齊國國君被辱罵,但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他們的怒火到了要宣洩的時候了!齊國聯合魏、韓進攻楚國,垂沙一戰,打得楚軍潰不成軍,西邊秦國也趁勢進攻楚國,多重打壓之下,楚國跌落神壇,淪為二流國家。

沒過幾年,秦國又攻佔了楚國幾座城池,他們派人通知楚懷王,說兩家總歸是親戚(楚懷王是秦昭襄王的舅舅),打來打去多不好,所以誠懇地邀請您到武關和秦王喝酒聊天,雙方友好。不顧屈原等人的勸阻,呆萌的楚懷王忘記了之前被張儀欺騙過一次,執意前往,結果到了武關(此時武關被秦國佔有),就被秦國扣為人質,要求楚國割地才能放他回去,楚懷王傻眼了,還有這種玩法?!楚懷王還算硬氣,寧死不答應,秦國人沒辦法,只能繼續扣留,派人向楚國國內傳話,哪知楚國大臣更硬氣,直接另立新君,秦國就尷尬了,這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就這樣蹉跎了3年,楚懷王死在了秦國,遺體被送回楚國。

通過以上遭遇,我們看到目光短淺的楚懷王是如何一步步把強大的楚國變成四面楚歌的,同樣也看到了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期,諸侯國之間連最基本的信任都沒有!


楚懷王熊槐,是戰國時期楚國國君。 在位早期,曾任用屈原等人進行改革,楚國一度國力強盛,稱雄列國。

戰國時,東方六國曾合縱攻秦,楚懷王為縱長,一時名聲大噪。後形成秦、楚、齊三大強國,而楚與齊結盟。

楚懷王執政中期,誤信秦國宰相張儀之言,自毀齊楚聯盟。後又攻秦失敗,國土淪喪,楚國開始走向了衰亡。

前299年,秦國攻佔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商談和議。懷王前往武關,被秦國扣留。

秦王逼迫他割地保命,被其嚴詞拒絕。秦王無奈,一直囚禁楚懷王至死。懷王被囚期間,楚人立太子為王,是為楚頃襄王。


死在秦國那位是被忽悠過去的。但是他為什麼要親自去呢?

第一,春秋戰國很多的外交,外交是講道義的,否則很容易成眾矢之的,國君之間面談也不在少數,而楚懷王卻忘記了之前被張儀忽悠過的慘痛教訓,一意孤行!

第二秦楚世代聯姻,在秦國外戚勢利中,楚系外戚勢利最強,當時羋太后,魏冉等,都是楚系外戚,楚王自信有羋太后在秦王不至於對孃家人用這種齷齪的手段!

第三,楚王相信楚國的實力依然很強,而且中原各國實力尚在,秦國還沒達到要與楚國撕破臉的地步。秦人要東出,首先面對的就是魏韓,而對於偏遠的齊燕楚不會這麼早就得罪他們,否則東出阻力太大,楚王覺得秦王沒這麼傻!

然後就是親秦派的慫恿,楚懷王耳根子軟,沒主見是出了名的。楚國朝堂親秦派佔主要部分,正好是個耳根子軟沒主見的楚王,那麼他去了就順理成章了!


歷史上有兩個楚懷王,一個叫熊槐,一個叫熊心,後者據說是前者的孫子,是范增建議項梁扶立的,而范增給出的理由說是:秦滅六國,楚國是最無罪的,楚懷王去了秦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所以楚國人很懷念楚懷王。那楚懷王為什麼要去秦國呢?他又為什麼回不來呢?

楚懷王約生於公元前355年,那個時候楚國與齊國,秦國是戰國七雄裡面最強大的,面積、人口、軍隊也是最多的。公元前318年,趙韓魏燕楚五國以楚懷王為縱長,聯合進攻秦國。

公元前313年,楚國與齊國聯合,攻下了秦國的曲沃。公元前312年,秦國的張儀跟楚懷王說,只要楚國不與齊國聯盟,那麼秦國就將六百里地給楚國,楚懷王貪心,就答應了,與齊國反目,結果張儀說不是六百里地,而是六里地。

楚懷王自然十分生氣,就發兵攻打秦國,但是被秦軍打敗,再次進攻,再次被打敗,之後秦軍攻打楚國,奪取召陵,而韓國、魏國也趁機攻打楚國,楚國實少大減。

公元前306年,楚國聯合齊國攻下越國。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約楚懷王到武關見面,屈原勸楚懷王不要去,楚懷王拒絕了,結果被秦國給扣了,秦王讓楚懷王割地,楚懷王拒絕了,秦王就將楚懷王給扣留了。

而楚懷王既然回不來,楚國不能一日無君,楚人就立楚懷王之子熊橫為楚頃襄王。公元前297年,楚懷王從鹹陽宮逃走,但是秦國到楚地的路被封住了。楚懷王就跑到趙國的邊境,趙國不敢讓他進入趙國,楚懷王就打算逃到魏國去,最後還是讓秦軍給追回去了。

第二年,楚懷王病逝於鹹陽,秦國人就將楚懷王的遺體送回了楚國。由此可見,楚懷王之所以回不去,是因為他不接受割地,但他顯然不是自願的,他也逃走過,可是失敗了,又被秦軍給抓回去了。

楚懷王這個也是自作自受,在上了張儀的一次當之後,還沒看到秦國的奸詐,他可能沒想到秦王竟然是這樣的人,趁盟約的時候,把人給扣住了。


說起戰國時期,我們都知道最後的結果是秦國統一六國。其實秦國在統一的時候可以說軍事力量是很強大,但是也確實用了好多見不得人的手段。

秦國是在商鞅變法之後開始強大的,首先打敗了魏國霸主的地位。不過當時秦國並不是一家獨大的,東邊的齊國,南面的楚國,中間的魏國。雖然後來魏國的霸主事業到頭了,但是剩下兩個可以說是旗鼓相當。尤其是當時的楚國,當時楚國在位的是楚懷王,在位的時候打敗了魏國,滅了越國。可以說國力達到鼎盛。楚國當時不但地盤最大,而且人口眾多,軍隊非常強悍。

但是即使這樣,開始和秦國打交道的時候也是喫了不少虧。公元前318年,韓趙魏燕等國公推楚懷王為縱長,從東西兩個方向攻秦。這個時候楚國可以說是武林盟主的,但是由於各國心懷鬼胎,最終失敗了。公元前313年,齊楚聯軍攻取秦的曲沃,斬斷了秦東出的觸角。這一次楚國是站到便宜了。不過秦國任用張儀未相,可以說當時的戰國被蘇秦張儀師兄弟玩弄於股掌之間。

公元前312年,秦國張儀欺騙懷王要其以斷絕齊國之交換取秦國割讓六百里商於之地,懷王中計,與齊國斷交後只得六里地。懷王惱怒不已,發兵進攻秦國,被魏章大破于丹陽,之後再次聚集軍隊,攻打秦國再次失敗,又打了一次又敗了。不過當時楚國倒是滅了越國。

公元前301年,齊聯合韓魏大敗楚軍於垂沙,與此同時,秦也出兵大敗楚國。楚國進一步沉淪。

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約懷王在武關會面。懷王不聽昭睢、屈原勸告,決定前往武關,結果被秦國扣留。但是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楚懷王當時為什麼要隻身去見秦王呢?可以這樣說當時各國打仗還是比較規矩的,我們知道宋襄公的泓水之戰,當時宋襄公不想遭天下人恥笑,不去偷襲楚國軍隊,結果失敗。但是這種事並不常見,因此才會被記載,當時大家打仗,不管是什麼原因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我們雙方老大去談判肯定不會被別人殺害或者扣留的。楚懷王以為秦國也會遵守這個遊戲規則的。

但是楚懷王沒想到的是秦國是真的不遵守任何遊戲規則。當年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打魏國,秦國商鞅就把魏國軍隊統帥公子卬扣留了,所以魏國才大敗的。因此秦國遭到天下人恥笑。但是秦國不管這些,這一次卻是又幹了一次這個事,扣留了楚懷王。當時秦國給的條件就是讓楚國割地,秦國就放你回去。結果楚懷王是死活都不答應。隨便您怎麼辦,割地就是不行,我情願不會去都不會割地的。我就是從心底看不起你秦國了。當時楚懷王也想辦法出逃了,逃到趙國,趙國不敢收留,到魏國,秦國去打魏國。沒辦法又送回去了。

但是即使這樣,楚懷王還是堅持自己的底線,老子就是不割地,你們愛咋咋地。當時楚國已經另立新君了。最後秦國人可是說怎麼也想不通楚懷王為什麼這麼犟。最後楚懷王客死秦國了。

可以說,楚懷王在那個時候也是堅持了一個貴族最後的底線,你打敗我我可以割地賠款,但是你不能用這麼不要臉的手段,打死我我也不同意。要是這樣你才放我回國的話,我打死都不同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