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物業服務管理水平,直接關係羣衆日常生活,影響着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質。隨着北京城市精細化治理不斷深入、治理重點不斷向下,我們必須把物業服務管理作爲提升羣衆獲得感的重要抓手,作爲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迫切任務。即日起,本報推出“小區物業服務管理調查”專欄,深入報道本市一些小區化解物業管理難題,提升服務水平的成功案例,期望這些經驗做法,對於解決一些帶有共性的難題有所借鑑和啓發。

  小區裏物業服務周到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家住順義區空港街道萬科城市花園社區的趙澄媛說起這個話題,不由伸出了大拇指:“社區有物業專員,有什麼難事直接找他就行,特別貼心。”爲了提高街道物業服務水平,空港街道於2010年成立了順義區首個物業管理科,並配套了物業專員直接對接社區居委會,形成了有困難找專員、找居委會的“雙保險”。物業管理科成立後,萬科城市花園社區陸續引入了老年食堂,開闢了600多平方米的地下多功能活動空間……讓居民們有地方喫,有地方玩,實現了物業和業主心連心。

  集中快速解決問題一天內回覆

  “小莫,小區綠化的廢料和垃圾能不能別總堆在樓門口,能日產日清就好了。”每天,趙澄媛和社區的幾位積極分子都會碰到在社區內巡視的物業經理莫琦。一見面,幾位老人就把自己看見地,聽說的問題反饋給他。莫琦則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撥通物業專員的電話,共同商量解決辦法。

  “物業專員是街道物業科的社工,通常一個人對接兩個社區,在瞭解情況並且實地勘察後,物業公司和社區會整合力量,集中快速解決問題,一天內給居民回覆。”莫琦介紹。

  聯合行動讓趙澄媛反映的綠化廢料堆放問題在幾天內得到了解決。嶄新的作業車開進了小區,巨大的翻鬥“吞喫”了修剪下來的樹枝和樹幹,老人們在欣賞花紅柳綠的同時再也不用擔心樓門口的寬度了。

  依據樓門設置專門“生活管家”

  爲了更加貼心地給小區居民服務,物業公司還依據樓門設置了專門的“生活管家”。居民們如果遇到生活上的不方便,只要一個電話就能找到他們。這些生活管家則會和樓門長一起商量對策,再上報給居委會和對應的物業專員。

  樓上漏水了業主不開門,社區集體活動某些業主聯繫不上……幾年來,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空港街道下轄的20個社區有效地得到了解決;社區道路、綠化品質也逐步提升。街道、物業和居民的多方共治共管模式深入人心。

  “我們和物業人員建立起了信任,有一次我家夜裏3點多水管漏水了,直接就給物業打電話,不到半個小時,維修師傅就到位了。”居民王先生說。

  從解決問題轉向提升生活品質

  爲了鼓勵物業和市區住建委、街道職能科室、社區居委會、居民更好地合作,自2016年以來,空港街道實施了物業項目分級,評選出示範項目、優秀項目、先進項目,同時也評選專項優秀園區,如:特色項目優秀園區、違建控制優秀園區、綜治工作優秀園區、安全建設優秀園區、環境建設優秀園區等,並給予物業相應獎金。去年,街道就通過4次綜合評價兌現獎勵金360萬元。

  如今,空港街道已經成爲順義區乃至北京市物業管理的示範街道。隨着轄區內居民幸福指數的提升,“生活管家”、“物業專員”們工作的重點已經逐步從解決問題轉向了提升生活品質。

  在萬科城市花園社區的地下多功能活動空間,記者看到門口的社團活動時間表上,清楚地標註了16個活動隊的時間安排,其中涵蓋攝影、花藝、健美操等。在一側的活動室內,幾位老人坐在按摩椅上享受着最新的設備,不時端起茶杯,聊天品茗。

  更多居民將享受“空港式”服務

  社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7月份,計劃再開發一處面積不小於400平方米的活動空間,給居民增加更多運動、休閒場地。此外,還將在物業和街道的幫助下,繼續推廣給小區老人過生日的特色活動。“每次他們把長壽麪端到我面前的時候,我都特別感動,感覺心被暖到了。”趙澄媛說。

  下一步,空港街道和物業將着力推進轄區內居民停車難的問題,根據每家不同情況,規劃車位,增加臨時車位,在保證小區景觀品質的同時,保證有車家庭至少擁有一個車位。

  物業管理與人民羣衆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物業管理水平直接關係到人民羣衆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也關係到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未來,隨着北京各街道、社區物業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居民將享受“空港式”的服務。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驁

  流程編輯:TF01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