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道明竹艺村,颇有诗人王维笔下“空山新雨后”的意境。穿过曲折的竹林小径,就可以看到一座座古朴的农家小院,今年刚满五十岁的张姐正坐在自家门口编着竹篮,一旁的桌子上还摆放了许多竹子编织的各式茶具、餐具、家具和小饰品。因为长期埋头工作,她的腰身已有些弯曲,但只要有游客上前询问,她都会放下手中的活儿,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求,耐心地做着推荐。张姐告诉本刊记者,本来前两年打算跟着丈夫一起去上海打工,结果正巧赶上了竹艺村的打造,她决定继续留在村上,一方面是想把小时候跟着长辈学到的技艺发扬光大,另外也可以通过竹编谋得一份不错的收入。

  如今,竹编已经成为了村里最挣钱的产业,张姐说除了普通的订单外,她现在还可以接到一些高端的“私人订制”,一家人的日子是越过越安逸。在道明竹艺村,还有很多和张姐一样的村民,他们用一丝丝竹线,一片片竹篼,记录了竹编工艺的新生,也见证着这个小村落的成长。

  不仅是竹编,在成都的乡村中还隐藏着许多传统手工艺,像蓝染、烧陶、刺绣、制茶等等。随着近几年乡村振兴和非遗“活态传承”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乡村依托当地的传统手工艺,以设计为媒介,以文创为特色,把看似普通的小手艺,拓展成了产业生态,让一些原本濒临危机的手艺重焕现代之美,而乡村也因此变得更加生机盎然。

  道明竹编

  网红建筑打开新世界

  道明竹艺村,背靠植被茂密的无根山,面朝阡陌纵横的川西平原,“竹”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成为了当地人世代相传的谋生手段。道明竹编共有15个大类、500多个花色品种,以奇巧多姿、工艺精细、品种繁多闻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道明镇的竹编还处于鼎盛时期,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着与竹编有关的行业。

  后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道明竹编的发展日渐式微。年近80岁的胥婆婆说,一个竹篮子手工费也就9毛钱左右,手快的人一天最多编四五十个,收入不会超过一百元。曾经赖以谋生的竹编已经不足以养家糊口,一些不愿意离村的成年人也开始发展新农业,逐渐丧失了对竹编的兴趣。2007年,“道明竹编技艺”成功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又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道明竹编与其他类型的非遗一样,在众人的敬仰中被束之高阁,失去了原本的生命力。

  直到2017年,崇州市市属国有公司四川中瑞锦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业文旅)正式接手竹艺村的打造工作。本着产业升级和重振“竹编之乡”的目标,公司对竹艺村的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中业文旅的营销总监杨剑说,他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地虽然有精湛的竹编手工艺,但设计和创意不够,且产品主要是以生活类民用产品为主,很难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要。如果想要实现产业升级,让传统的非遗重获生机,就必须要引进创意、设计与人才。

  摄影_郭俊辰

  道明竹艺村的改变源于一座名叫“竹里”的拥有超高颜值的建筑空间。

  “竹里”一词源于崇州的文化名片——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词《太平时》。曾任蜀州(今崇州)通判的陆游,在造访道明镇白塔禅院时,写下了“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之句。

  诗中描绘的曲径通幽的中国山水画意境,成为了上海著名建筑师袁烽及其设计团队的设计灵感。他们把当地的竹编工艺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融合其中,寓意这种古老的技艺可以借此得到复兴。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整个建筑设计中对当地竹编技艺的创造性应用,竹形内墙纹理,竹编外立面、吊顶、吊梁、竹灯,竹元素随处可见。站在不远处的田野里眺望,这座网红建筑青瓦屋面呈环形,就好像无穷大符号∞,代表着融合与无限。

  2017年9月,“竹里”受邀参加北美最大建筑盛会之一的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同年12月,“竹里”荣登艾特奖2017全球获奖榜单——最佳文化空间设计奖。去年5月,“竹里”还参加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登上国际舞台。有了一定的名气之后,慕名前往的游客越来越多,推动了针对整个竹艺村的开发打造。

  以“竹里”建筑为起点,竹艺村还衍生了民宿、旅游、手作体验等相关业态,来去酒馆、三径书院、遵生小院、竹编博物馆、青年旅社等多元的空间,为这座川西平坝村落增添了丰富的体验感和文化魅力。在这里,游客可以听风赏竹,烹水煮茶,还可以欣赏到当地竹编手艺人的竹编作品。随着新兴业态和人才的不断加入,竹艺村还将创造出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想象力的乡村生活。

  吸引人才

  传统技艺也时尚

  2017年,道明镇龙黄村村民胥念勇结束了近三十年在外奔波的日子,回家参与村上的环卫管理,也过上了如诗如画的田园生活。这几年,村里的变化让胥念勇感到十分惊喜。在胥念勇眼里,自己的家乡就是川西最普通的农村的样子,可是好像在一夜之间,村子完全不一样了,颇具风格的黛瓦土墙,干净平坦的林荫小路,艺术家邻居,还有各种“洋盘”的文创产业 他坦言这样的乡村生活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既然家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那还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

  2017年11月,胥念勇与崇州市竹湖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村宅基地(房屋)租赁协议》,将自家的宅基地和地面上的房屋整体租赁给合作社,合作社再同中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将这处旧屋改造成了竹编博物馆。“以前隔开的各间屋子被打通,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竹编用品,从没有想过房子能够进行这样的改造。”胥念勇介绍说,竹编博物馆所展出的竹编作品很时尚,来竹艺村的游客都会到这打卡,根本不用担心“生意”不好。

  摄影_郭俊辰

  村上对竹编产业的大力支持,也激发了当地年轻一代竹编传承人的学习热情,杨隆梅和丁春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到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进修后,她们把最前沿的理念与设计带回村里,培养了一批竹编的后起之秀。她们在竹编产品中加入一些流行设计元素,赋予原本简单的竹编更多艺术感。如今,竹编艺人们设计的竹编女士手袋、竹艺陶瓷茶具、艺术品的销量都有了大幅提高,他们不仅可以接到大单子,还在村上设点对竹编产品进行代加工,来竹艺村参观求购的客人络绎不绝,村民们传承这门手艺的积极性高了不少。

  竹编就是竹艺村发展的“药引子”,而这剂“药引子”也给竹艺村带来了更多的新村民。一芦艺术总监韩冷是最早一批加入竹艺村的新村民,曾经策展过多场重量级展览的她,一到竹艺村就有了要在这里办艺术展的念头,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艺术的种子在竹艺村播下、生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韩冷表示自己是一个喜欢把“高冷”的艺术捂热了送到大众身边去的人。在当地政府和新老村民的支持下,“道明竹艺村艺术季”应运而生。这是一个适合所有人参与的艺术体验活动,从与建筑、艺术相关的工作坊,到海外艺术家驻留项目、儿童艺术节等,竹编文化与当代艺术跨界融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在去年4月启动的全年艺术季中,有多组海内外艺术家、团体都为当地人送上了高品质的演出。如见箫社社长、如见音乐厂牌主理人带来一曲意境深远的“竹子的声音”,将人们带入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受邀参与“艺术家驻留计划”的瑞士艺术家安东尼奥在“竹里”户外的草坪上进行创作,他用竹子构建自行车的主体框架,让它变得更加轻便、环保。此外,还有更多艺术家根据竹元素,或者干脆就地取材,完成了一系列画作、涂鸦、装置艺术等。作为第一个“老外新村民”,SchmidtCarola希望在竹艺村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中获得创作灵感,更好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从一座刷屏朋友圈的网红建筑“竹里”开始,竹艺村的发展势如破竹,传统的非遗竹编成为了乡建的利器,而乡村的改变又带来了竹编产业的升级和无限的创意可能。原本离乡追梦的人重归故里,而不断加入的新村民也在这里找到了“诗与远方”。传统手艺与乡村发展的同频共振,这就是人们理想中的乡村生活。

  蓝染工艺

  从明月村走向全国

  初见彭双英,是在成都蒲江明月村一家名叫“朴园”的民宿里,穿过一楼客房的小院里,她正系着围裙,手上浸满了蓝色的染料,带领几位小朋友体验蓝染工艺。彭双英告诉本刊记者,虽然现在是乡村旅游的淡季,但放寒假后,还是有不少儿童教育机构组织学生过来开展自然教育,这一次她就是受到了某教育机构的邀请,来为小朋友上手作体验课程。

  彭双英是明月村岚染工坊的创始人,因为明月村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她说自己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岚染工坊成了红遍成都乃至全国的蓝染“网红。”年前,彭双英就接到了一个“大单子”,为一家企业的员工定制新年礼物。“小时候妈妈总是说我没出息,为什么会对这些老手艺感兴趣,而现在正是这些花花草草和布料,让我过上了自己最向往的生活。”

  摄影_韩杰

  9年前,来自湖北恩施的土家族女孩彭双英,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明月村小伙王光俊,在异地恋了小半年后,两人决定结婚,彭双英这才搬到了明月村生活。婚后彭双英做起了养殖生意,平常在家养些家禽补贴家用,直到2014年,彭双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那时候明月窑刚刚修复完毕,对外开放,而明月村的国际陶艺村也在打造中。

  明月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吸引了大量的文创人才,制陶、篆刻、有机茶、草木染等传统手艺遍地开花。借着乡村发展的东风“在跟着村里的艺术家学习后,我把蜡染、扎染、型染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更符合了年轻人的喜好。”除了在染布方式上的创新外,彭双英还研发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比如利用紫草、茜草、栀子果、苏木、玫瑰芥、黄柏等草木原料,就能搭配出丰富的色彩,就连平时吃的洋葱也能拿来做染料。

  在蓝染产品的创新上,彭双英也有了新的尝试,除了基本的家居生活用品外,她还开发了汉服系列、环保、亲肤的婴幼儿衣物等,甚至是年轻人最爱穿的牛仔裤也可以用蓝染制作。彭双英说每一次新产品的研发她都会亲自体验,像是刚刚打样出来的牛仔裤,她就是在提前试穿了几个月,确保产品质量与舒适度后,才推向市场。

  摄影_韩杰

  从种植、加工到生产,彭双英走上了“三产融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在自家的地里种植原材料板蓝根,再将它们提炼成可以用于染布的靛蓝泥,最终生产成品,彭双英将小时候的兴趣发展成了事业。如今,彭双英的蓝染事业已经走出了明月村,在成都的洪门街、华西坝、彭州、新津,甚至是南充、江西等地,都可以看到她的岚染工坊。生意越做越大,彭双英还想让蓝染惠及更多村民。

  去年年底,她开设了免费的蓝染体验课,提供所有蓝染所需的材料,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制作钱包、围巾、衣物等。现在已经有好几位明月村村民开始跟着彭双英学习手艺,村上另一家蓝染工坊——青黛的主理人罗丹就是她的徒弟。从2009年初至今,彭双英既是明月村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她说明月村是她梦开始的地方,未来她还会继续努力把蓝染传承得更好,也为明月村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一个村落的复兴,需要形神兼备。如果说“形”指的是村落的整体风貌,那么“神”就是“活态”的传统文化,也就是非遗和传统手工艺。正所谓“礼失,求诸于野”,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原本濒危的非遗、手工艺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得以盘活,找到了新的生存土壤。传统文化是一个地方环境、历史、人群气质的重要体现,只有把准传统文化的脉,才能真正激活乡村的自我生长能力。

  文 _本刊记者 > 陈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