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認罪悔改,才能因信稱義作者:馬強盛/顏美娟夫婦 2008/7/22耶穌說:「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一15)今天借著神的恩典,我們要來糾正一種錯誤的教導。我稱這種錯誤的教導為「不傳講悔改的假福音」。這種錯誤的教導說:「一個人不需要悔改,只需要信耶穌,就可以因信稱義。」這聽起來像是得救的快捷方式,但卻是害人下地獄的毒藥。請注意,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而罪的工價乃是死。」(羅三23;羅六23)根據Vine』s聖經原文字典,新約576頁,罪是來自希臘原文「hamartia」,罪的意思就是沒有達到目標(missingthe mark)。而下一個問題就是:罪是「沒有達到什麼目標」呢?約翰壹書三章4節說:「凡犯罪的,就是違背(道德)律法;違背(道德)律法就是罪。」英王欽定版說:sinis the transgression of the law。換句話說,罪的定義就是違背神道德的律法,也就是十誡。美國曾有位聖經批註家叫做法尼斯.達克(FinisDake),他借著聖靈所賜的超自然恩賜,會一字不漏地背整本聖經。他說:「在今日的基督教中,所有的教派都承認舊約的禮儀律法沒有延伸到新約。但十誡有沒有延伸到新約呢?若基督徒沒有偏見、誠實地細讀聖經,他就會發現:十誡中的九誡都有延伸到新約,除了第四誡以外。」並且,在整本聖經中,關於「罪」的經文至少出現1252次,這證明人類的罪惡是個大問題,不是小問題。就是因為人有罪,耶穌才需要上十字架。想想看,聖潔、公義和公平的神怎可能會讓沒有悔改的小偷、說謊的人、拜偶像的人、強姦犯和殺人犯上天堂呢?別忘記,聖經說:「不義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國,不要自欺!無論是淫亂的、拜偶像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偷竊的、貪婪的、醉酒的、辱罵的、勒索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國。」(林前六9-10)根據2008年,臺灣Yahoo的一篇文章,一個人一生平均說謊八萬八千次。若你現在四十歲,你很可能已經說謊四萬次。根據聖經,每個世人都有說過謊,而油嘴滑脣、誇大、善意的謊言和小謊都算是說謊(詩十二2-3)。若你此刻願意誠實,你會承認至少犯了說謊的罪超過上千次。此外,你這輩子一定有偷過東西,而在神的眼中,只要偷過一次,就算是個小偷;就如同只要你搶過一次銀行,就算是搶匪。而你很可能看見女生(或男生)就動淫念。主耶穌說:若你曾經動過淫念,你就是個心裡犯姦淫的人(太五27-28)。若你這輩子恨過人,你就算是個殺人的(約壹三15)。當然,你這輩子一定有拜過偶像(違背第二誡)、貪錢(違背第十誡)和把自己當作你生命中的神(違背第一誡)。此刻,除非你是個自我為義、良心被矇蔽和堅持不認罪的人;否則你必須承認你幾乎違背了十誡中的每一誡。而借著十誡,你的罪就顯明真的是惡極了(羅七13)。主耶穌說:人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廿四46-47)。此刻,若你發現你在決志或受洗前,從未認罪悔改、離棄十誡中的9個罪,你就無法罪得赦免和因信稱義。因為耶穌親口說:人必須先悔改,才會罪得赦免和得救(路廿四46-47)。以下是更多經文證明,每個人都必須先認罪悔改,才能因信稱義。主耶穌親口說:要悔改!我們必須知道,當耶穌開始傳道時,祂首先傳講的信息就是:「日期滿了,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一15)而耶穌對教會所傳講的最後一個信息也是悔改:「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啟三19)耶穌曾對眾人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十三3、5)在耶穌從死裏復活之後,祂吩咐門徒說:人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廿四46-47)。你必須明白:人無法知道自己需要悔改,除非傳道人講悔改的福音!事實上,不僅耶穌講悔改,每箇舊約的先知、施洗約翰、彼得和保羅都講悔改。施洗約翰說:「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三7-8)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徒二38)正確解釋羅馬書十章10節有些人會曲解羅馬書十章10節說:「口裡承認、心裡相信就可以得救,聖經沒有說一定要悔改才能得救。」當然,持這種態度的人一定是不愛悔改、不恨罪惡,也不愛聖潔的人。他們只想要救恩的好處,卻不想要離棄罪惡。請注意,羅馬書十章10節說:「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乍看之下,好像沒有提到要認罪或悔改就可以得救。但是根據Vine』s聖經原文字典,「承認」是來自希臘原文的「homologeo」意思就是:「承認自己有罪」。換句話說,人必須心裡相信,口裡承認自己有罪(代表悔改),纔可以得救。事實上,羅馬書十章10節的「承認」與約翰壹書一章9節的「認」是來自同一個希臘原文。「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凈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一9)所以,我們不能引用羅馬書十章10節說:人不需要認罪悔改就可以得救,這是完全錯誤的!此外,保羅早就在羅馬書二章提到悔改,他說:「不可藐視神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豈不曉得祂的恩慈是領你悔改呢?你竟任著你剛硬不悔改的心,為自己積蓄忿怒,以致神震怒,顯祂公義審判的日子來到。祂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羅二4-6)而保羅在使徒行傳也提到:「世人矇昧無知的時候,神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徒十七30)保羅「又對猶太人和希臘人證明當向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徒二十21)。正確解釋使徒行傳十六章31節又有些人曲解使徒行傳十六章31節說:「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聖經沒有說一定要悔改才能得救。」現在,我們要來正確解釋使徒行傳十六章31-32節,請跟我仔細地讀這段經文。「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他們就把主的道講給他和他全家的人聽。」乍看之下,這二節經文好像沒有提到要認罪或悔改。但請注意,32節說:保羅和西拉就把「主的道」講給禁卒和他全家人聽。到底什麼是主的道呢?就是:在耶穌從死裏復活之後,祂吩咐門徒說:「人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廿四46-47)再者,保羅曾對亞基帕王說:「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我勸勉所有人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徒廿六19-20)所以,我們不能引用使徒行傳十六章31節說:人不需要認罪悔改就可以得救,這是完全錯誤的!在新約中,悔改相關的經文出現了至少六十四次,而在舊約中則出現了至少四十六次。另外,你會發現在舊約中有許多譯為「回頭、迴轉、轉離、改正」的經文,這些經文實際上都是在講悔改。總而言之,我們在聖經中找不到任何經文說:罪人不需要認罪悔改和尋求神的饒恕。正確解釋約翰福音三章16節另外,有些人曲解約翰福音三章16節說:「神愛世人……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聖經沒有說一定要悔改才能得救。」在讀聖經時,我們不可以抽出一句經文就加以發揮。我們必須看前後文,才能明白某句經文的啟示。在此,要正確解釋約翰福音三章16節,就要先看14-15節。在約翰福音三章14-15節中,耶穌特別引用一個舊約從罪中得救的事件。當時以色列百姓犯了罪,怨讟 神和摩西,因此神的審判就臨到他們,他們被火蛇咬,以色列人中死了許多。當時,火蛇導致以色列人承認自己犯了罪。惟有在以色列百姓認罪悔改後,摩西才製造了一條銅蛇,掛在竿子上(象徵罪和審判在十字架上)。凡被蛇咬的,一望這銅蛇就活了(參考民廿一6-9)。因此,耶穌在約翰福音三章並沒有忽略罪的問題,祂乃是讓尼哥底母知道:人必須認罪悔改、相信祂在十字架上擔當了我們的罪和審判,信祂為神的兒子彌賽亞,才能得永生。雖然約翰福音三章16節是耶穌對尼哥底母說的,但是耶穌自己的福音絕不會前後矛盾。當耶穌開始傳道時,祂首先的信息就是:「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一15)也就是說:順序是先悔改,然後信福音,才能得救。你必須明白,當我們傳福音時,我們不該單一引用約翰福音三章16節。因為這個經文只講了福音的後半段,卻沒有解釋「人犯了罪,因此需要悔改、信福音,才能得救」。世人犯了什麼罪?聖經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聖經又說:「罪的工價乃是死,並且按照命定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羅六23;來九27)現在,讓我們很快地來看世人到底犯了什麼罪?聖經說:「罪就是違背律法。」(約壹三4)換句話說,罪就是違背神道德的律法,也就是十誡。請問你說過謊話嗎?偷過任何東西嗎?你看過色情網路、看了婦女動過淫念或犯過婚前性行為嗎?以上只是十誡中的三誡,你還必須面對其它的七誡。保羅說:「非因律法,我就不知何為罪。非律法說:『不可起貪心』(第十誡),我就不知何為貪心。」(羅馬書七章7節)請問你在決志信主前,知道自己犯了罪,違背了十誡嗎?想想看,若你從不知道自己違背了十誡,那你又怎麼可能知罪呢?若沒有知罪,就不會認罪悔改,若沒有悔改,就無法真正得救!若你從不知道自己需要認罪悔改,你現在就必須誠實地向神悔改。喬納單.愛德華(Jonathan Edwards) 說:「惟一知道我們是否有犯罪的方法就是借著神道德的律法,也就是十誡。」查爾斯.芬尼(Charles Finney)曾說:「從現在到永遠,我們必須先傳講神道德的律法叫人知罪,才能預備人心悔改和接受福音。若忽略這個原則,我們就會給人假的盼望和救恩,並讓假決志的人充滿教會。時間會清楚地證明這一切。」什麼是真正的悔改?在新約中,悔改來自希臘文「metanoia」,意思就是改變原本對罪的想法、感覺、態度,並開始恨罪和按著神的真理而行。一個真悔改的人會痛悔地停止犯罪、尋求神的饒恕,並開始事奉神。若一個人有真正地悔改,他的行為就會與悔改的心相稱,並開始結出好果子出來(參考徒廿六20;太三8-10)。悔改的重點是在於停止犯罪、恨罪和改變原本罪的行為。「悔改」在希臘原文是現在式,這代表我們一生都必須有願意持續悔改的態度。一個真正重生的人會對罪有敏感度,當他不小心被誘惑而犯罪之時,他馬上知道要悔改、遠離罪惡。一個人不僅在信福音前需要悔改、離棄過去的罪惡;連真正重生的基督徒也需要有願意持續悔改的態度,過聖潔的生活。真悔改,加上信福音,才能重生聖經說:一個罪人必須真正的悔改,加上信福音,才能成為一個重生的基督徒(可一15;路十三3;徒二38)。耶穌親口說:一個罪人必須先悔改,他的罪才會被赦免(路廿四47)。父 神命令所有的人都要悔改(徒十七30;KJV直譯),惟有悔改的罪人才會得生命、得永生(徒十一18)。請仔細看,聖經說:「凡從 神生的,就不故意和習慣性地犯罪,因為神的本性和話語住在他裡面。他也不能持續犯罪,因為他是由 神生的。從此就顯出誰是 神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凡不行義的就不屬神,不愛弟兄的也是如此。」(約壹三9-10;AMP英文擴大版直譯)換句話說,從 神重生的基督徒就不會故意和習慣性地犯罪,因為他不再有罪的本性了(羅六6),而是神的本性在他的裡面。而結果就是:重生的基督徒不會持續犯罪。當然,他必須懂得避免被誘惑而犯罪(太六13)。即使一個真基督徒有時候感覺軟弱,甚至被誘惑想要犯罪,但是聖經說:他可以靠著主在一切的事上得勝有餘(羅八37)。詩篇一一九篇11節告訴我們勝過罪的祕訣:「我將禰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禰」。要知道,光是讀神的話語或是背經文都不夠,頭腦同意 神的話語也不夠,你必須仔細思想 神的話語,把 神的話語藏在心裡,才能免於得罪 神。聖經說:「主認識誰是祂的人,凡稱呼主名的人總要離開不義和罪。」(提後二19;史壯聖經原文字典)耶穌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約八11)===========================================補充資料:人們需要先悔改才能得救嗎?作者:雷康福特(Ray Comfort)譯者:馬強盛/顏美娟夫婦 2007/10/7「罪和地獄是一體兩面,像結了婚一樣,惟有悔改才能叫它們離婚。」-查爾斯.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聖經清楚地告訴我們 神是聖潔的,而人都是有罪的。並且,我們的罪孽使我們與神隔絕了(參考以賽亞書五十九章1~2節)。人若不認罪悔改,就不能與聖潔的神交通。我們原本死在過犯和罪惡之中,除非我們借著認罪悔改,我們就無法在基督裏活起來(參考以弗所書二章1節)。若人們沒有先悔改,就不能得救。聖經說:「主不願有一人沈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三章9節)耶穌親口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加福音十三章3、5節)聖經說:「 神乃是叫人悔改得生命。」(參考使徒行傳十一章18節)因此,我們必須向 神悔改,轉離開罪,又轉向救主耶穌。這就是為什麼彼得說:「當向 神悔改,信靠我主耶穌基督。」(使徒行傳二十章21節)不要忘記,當耶穌開始傳道,祂首先傳講的信息就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四章17節)當施洗約翰開始在猶太的曠野傳道時,他也是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三章2節)耶穌曾對眾人說:「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路加福音十三章3、5節)錯誤的說法有些人說:我不需要先承認和離棄罪,也不需要先悔改,只要信耶穌就可以得救。如果這是真理,聖經就永遠不需要提到悔改,人只要信就可以得救。然而,聖經告訴我們:一個假決志的人,即使聽了道,「暫時相信了」,但卻還未得救(參考路加福音八章13節)。並且耶穌又說:不是所有相信耶穌、口稱「主啊,主啊」的人都可以得救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參考馬太福音七章21節)。若人們不需要先悔改就能得救,那麼為什麼耶穌說:「要奉祂的名傳悔改、赦罪的道,從耶路撒冷起直傳到萬邦。」?(路加福音廿四章46~47節)認罪、悔改、得救因此得救之前必須先承認和離棄罪過,也需要悔改。因為聖經說:「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箴言廿八章13~14節)當彼得在五旬節講道時,他命令:「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使徒行傳二章38節)彼得又說:「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使徒行傳三章19節)保羅說:「 神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使徒行傳十七章30節)耶穌說:一個罪人悔改,天使會在天上為他歡喜(參考路加福音十五章10節)。若沒有悔改,天上就不會為他歡喜,因為他還沒得救!請注意,若沒有悔改,罪就還沒有得赦免,而沒有悔改的人,就仍然在神的憤怒之下。聖經說罪人「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為可怒之子。」(以弗所書二章3節)聖經已經有這麼多經文證明:人們必須先悔改才能得救。因此,對於那些傳講不需要悔改就可以得救的人,他們本身一定不認識悔改、赦罪的道,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決志信主。----------------------------------------------------------[譯者註:在新約聖經中,悔改是來自希臘原文「metanoia」,是現在式動詞,也就是說悔改是一個持續的行動和態度。意思就是改變原本對罪的想法、感覺、態度,並開始恨罪和按著神的真理而行。一個真悔改的人會痛悔地轉離開罪,並轉向 神和尋求 神的饒恕。若一個人有真正地悔改,他的行為就會與悔改的心相稱,並開始結出好果子出來(徒廿六20;太三8~10)。悔改的重點是在於恨罪、離棄罪和停止得罪神。]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