餈粑多爲糯米、大米、玉米、高粱和土豆等食物製作的粑粑,在貴州家喻戶曉,是最爲古老的傳統食品之一。說到餈粑,自然會想到年糕和餌塊。飯米蒸熟舂蓉是餌塊,糯米磨粉蒸熟則是年糕,糯米蒸熟舂蓉是餈粑。土豆製作的是土豆餈粑;糯高粱製作的是高粱餈粑;糯玉米制作的是玉米餈粑;糯小米制作的是小米餈粑。

餈粑的歷史來源與品類

關於稻米的歷史記載已有七千餘年,漢朝對米糕就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漢代揚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米糕,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經歷了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傳說餈粑起源於戰事中,人們爲了保存食糧,提前將米蒸熟,做成塊,堆成牆,便於戰中取食,這種餈粑逐漸流傳開來。如今基本上是用糯米蒸至九成熟,舂蓉而成。

年糕多流行於江浙一帶,其來歷還有一段傳說。據說,遠古時期有被稱爲“年”的怪獸,因深山嚴冬無食,下山傷害百姓,“高氏族”部落將糧食蒸熟,搓條築塊,放在門外,“年”飢不擇食,用其充腹後就離開了。人們紛紛相互祝賀,慶賀躲過了“年”,又能春耕了。高氏所制,喂“年”渡關,“年”“高”諧音爲“年糕”並一直延續下來。

餌塊粑在貴州也叫二塊粑,傳說在古濮族人戰敗後的遷移中,將煮熟的米飯裝入布包,圍於腰間的長布帶和頭上的帕子中或背於雙肩上,經過長途跋涉和睡覺時的滾壓,幾經揉擠,變成飯粑,用小刀將其切成小塊燒煮,燒烤時小塊起泡如人的耳朵,被稱“耳粑”,後叫餌塊粑。根據來歷和今日的飲食習俗,各類餈粑、年糕和餌塊都屬於米粑粑,都是在特定的生產生活習慣中形成的特色飲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被視爲一種吉祥、神奇的食品,因此,在生活中多用於年夜祭神、歲朝供奉祖先,成爲一種傳統食品。

貴州作爲遷徙移民大省,經歷了古夜郎時期,戰神蚩尤戰敗後的九黎十八寨南遷,三國戰事,明朝屯軍,清代大移民,抗戰陪都大後方,南下幹部建設內陸,三線建設軍工企業入黔,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商業融匯、西部大開發等各民族人口的遷徙交融,飲食風俗較爲包容。但由於特定的地理和歷史原因,原始土著民族的仡佬族、布依族和水族人民大多居住在依山傍水的深山中,過着較爲原始的飲食生活,錯落別緻的梯田大多種植品類繁多的糯稻,長期缺鹽,使之多以酸菜、酸湯和酸肉、酸魚爲食,輔以糯食。香醇軟糯的餈粑、餌塊粑,前面介紹過的五色糯米飯,以及特定山區的土豆餈粑、糯玉米餈粑、糯高粱餈粑、糯小米餈粑等,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歡樂祥和的打餈粑生活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打餈粑不僅僅侷限於過年過節、婚喪嫁娶祝壽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也打餈粑,製作各類餈粑製品。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追求返璞歸真,在貴州的很多農貿市場和民族地區菜市場,都有現打餈粑現出售的景象。很多民族餐廳更是將打餈粑穿插在餐中作爲民族表演節目,並現場邀請顧客上臺參與打餈粑、搶餈粑、分餈粑,其樂融融。當你走親串寨進入貴州民族地區,最高禮節除了殺豬宰羊,莫過於土法的現打餈粑和現磨豆腐了。

筆者曾多次體驗各民族的打餈粑待客風俗,記憶猶新的是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新屯村中。布依族老人們坐在大樹蔭下,演奏着古老神奇的布依族八音坐唱;老媽媽小姑娘們用糉葉包裹分發剛剛出 甑的五色糯米飯;壯小夥們則擡出一大木甑白色糯米飯,倒進木槽,用木槌捶打。不一會工夫,在你爭我搶的輪番捶打中,熱餈粑被大夥兒分食,餘下的包製成豆沙粑。看似簡單的打餈粑,蘊含着布依族人民的歡樂祥和與富裕起來的喜慶。


蒸糯米做餈粑

在貴州,傳統的蒸飯工具是木甑。採用輕便且清香的杉木,砍削成厚厚的木片,箍成直徑半米左右、上寬下窄的平錐形圓柱空體,內部置一竹篾片編成的尖頂斗笠形的名爲甑底的隔板,保證米不沾上鍋裏的水,又方便蒸汽傳入。

糯米多是選擇當地未經改良過的土糯稻米。大多居住在深山裏的少數民族只種植糯稻,常年食用糯食。製作時,將糯米輕輕淘洗一次,用清水浸泡,冬天浸泡一晚上,或溫水浸泡2 ~ 4 小時,夏天清水浸泡6 小時;完全泡漲後撈出,直接裝進木甑,上火蒸到九分熟;濃濃的米香不斷地從鍋中溢出,及時起鍋後,將蒸好的糯米飯倒進石碓或木槽裏,用木槌不停地捶打。打餈粑看起來容易,但打起來還真不簡單。一般初學者的木棍經

常會被糯米粘住,提不起來,有時會相互“打架”,沒多久就會感到手臂痠軟無力。粘連嚴重時可用竹篾刮木槌,並在清水中浸泡一下,繼續捶打。當地人說打餈粑其實是個技術活,講究快、準、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有韌性。相比起來,土豆餈粑、高粱餈粑、玉米餈粑和小米餈粑更難捶打舂蓉。

餈粑趁熱食用是最香最純的,也可包入豆沙餡、引子餡等做成豆沙粑、引子粑等,陰乾後烤食烙食也不錯;還可以放在木質“茶盤”中,壓平晾涼,分切成塊狀餈粑,食用前再切丁切片,煮食、炸食、煎食、烙食。重新加熱的各類餈粑軟滑爽口,香糯味濃。

不得不說的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各民族的印花豆沙餈粑,在包制好的豆沙粑上,印上福祿壽喜等字樣,作爲婚喪嫁娶祝壽的禮物,別有一番風味。且根據饋贈者和受贈者身份,以做得大的爲尊。筆者見到過最大的印花豆沙餈粑足有3 米直徑。另有銅仁市思南縣、石阡縣、印江縣一帶的印花甜粑,工藝巧妙到令人歎爲觀止,攤平時適時添加植物染料,卷裹成圓柱體後,會有單色或彩色的花鳥魚蟲圖案,已申報爲非物質文化遺產。

吳茂釗 著

《黔菜味道》是講述黔菜故事,傳承黔菜文化,展現黔人食俗,具有黔菜內涵的美食美文。本書以酸道、辣道、香道爲主線,從貴州境內東西南北菜餚中精挑細選進行介紹。通過對黔菜酸道、辣道、香道的細膩描繪,凸顯“黔菜”本土味道,彰顯“黔地”飲食特色與“黔人”民族食俗,淋漓盡致的展現出黔菜 “鮮辣酸野,秀璞真美”的獨有特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