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6年,由魏入秦的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開始在秦國實施變法,先後推行了兩次變法,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時,商鞅在秦國主持了十八年的變法,秦國國力得到大大充實,但也因為得罪了公子虔、甘龍等保守勢力,面臨著被清算的危險。至於商鞅敗亡的緣由和方式,大致有《史記?商鞅列傳》和《戰國策?秦策》兩種不同的說法。這兩種史料都認為在秦惠王贏駟即位後,商鞅也感受到身死的危險,打算離開秦國回到魏國,但是關於具體細節有天壤之別。

先談談商鞅為何沒有選擇逃亡南方的楚國而是逃往與自己愛恨交織的魏國?首先是楚國路途遙遠,逃亡路線過長,耗時過多。由於秦惠王贏駟即位前曾與商鞅有隙,再加上保守勢力的攛掇,商鞅有意離開秦國,就需要選擇路線短耗時少的逃亡路線,從鹹陽到達南方的楚國,需要經過重重關卡,容易被秦國官方追捕,並不是上策。更何況商鞅與楚國國君沒有什麼交情,楚國並不是商鞅的首選逃亡目的地。

第二點,商鞅曾在魏國為官,再加上秦魏兩國乃是世仇,逃亡敵對國不失為良策。雖然在商鞅主持變法期間,秦國多次對魏國開戰,特別是在商鞅曾以欺詐的方式俘虜魏國主將公子卬,以致魏軍軍心大亂而被商鞅擊敗,魏國因此丟掉了戰略重地河西地區,秦國由此設置了河西郡,魏國有理由怨恨商鞅。但是,兩國交戰兵不厭詐,商鞅不過是各為其主,如果得到商鞅這樣的大才,對魏國發展大有裨益。此外,商鞅年輕時曾在魏國為官,有一定的人脈關係,這也是商鞅打算奔魏的原因之一。

據《史記》記載,商鞅奔魏,被魏國拒絕入境,並把商鞅遣回秦國。商鞅回秦後被迫潛回封邑商,發動邑兵攻打鄭縣(今陝西省華縣)。秦王發兵討之,商鞅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鹹陽,處以車裂後示眾。但是,這種說法有諸多的不合情理之處,司馬遷對商鞅敗亡表述不見得準確。第一,按照秦律,商鞅在商地十五邑只享受稅收,沒有行政軍事管轄權。商鞅即使潛回封地,也很難動員邑兵。第二,商鞅起兵行軍方向不合常理。即使商鞅起兵也應揮兵遠離鹹陽,爭取離開秦國。但是,按《史記》的說法,商鞅率兵進攻鄭縣,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鄭縣比商地更靠近鹹陽,那麼,商鞅打算以弱小的軍隊攻陷鹹陽不成?這一點記載顯然不合情理。

《戰國策》對商鞅敗亡的原因解釋更加合理

相比於《史記》的說法,《戰國策?秦策》也對商鞅變法及敗亡的原因進行解釋,「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然刻深寡恩,特以強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商君,辭不受。……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

這裡說的是,秦惠王贏駟繼位後,商鞅考慮自己原來執政律法嚴苛,憑藉國家暴力機器壓制不滿,現在秦孝公不在了,自己打算離開秦國回到魏國,有人遊說惠王說:「大臣權力太重會危及國家,左右近臣太親會危及自身。現在國內連婦孺都說法令是商君的法令,並不說是大王的法令。這樣,君反為人主,而大王反變為人臣了。況且商君本來就是大王的仇人,希望大王想辦法對付他吧。」

商君害怕受誅,想返回魏國。秦人不許他出境,說:「商君的法令很嚴厲。」因此不能出境,他走投無路,只好返回。惠王即以車裂的極刑處死了商鞅,而秦國人並不表示同情。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從地處西部的弱小國家,迅速崛起起來,國富民強。成為雄據西方的強國。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登基,商鞅和惠王不睦,當初惠文王為儲君,並不遵守商鞅的新法,惠文

王的師父公子虔多次和商鞅的新法對著幹,阻撓新法的執行,為了樹立新法的權威,改革弊政,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商鞅把公子虔施以削鼻之刑,而惹怨秦惠文王。

新主登基,商鞅鋒芒未斂,功高鎮主。舊時結怨的一些臣僚,公子虔等人不斷進讒言,誣告商鞅謀反。商鞅被貶往封地商。

但隨後,追殺商鞅的公孫賈領兵殺來,商鞅匆忙逃往魏國。商鞅曾大敗魏國,並為秦國奪得河西之肥沃之地,魏國怨怒於他,又恐收容商鞅而引火燒身。商鞅只得逃往小小的商地,兵敗被秦王車裂而死,死得十分悽慘。

商鞅為什麼不逃往楚國,因秦、楚相距遙遠,事發緊急,商鞅投魏也算無奈之舉吧。

商鞅被俘車裂之事,有很多說法,不知對也不對。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商鞅,本名衛鞅,因封地為商地,便呼其為商鞅。

商鞅變法的故事,想必不用我詳細介紹了。秦國的商鞅變法可以說是歷史上一次的重大變革,毫不誇張地說,秦國最終橫掃六國、一統天下,離不開商鞅變法打下的基礎。但是作為秦國最大的功臣——商鞅,他的下場卻十分悽慘。

秦孝公嬴渠梁死後,其子嬴駟繼位,是為秦惠文王。而秦國這場王位更替,讓那些以公子虔的頑固派很快嗅到不一樣的東西:新上位的國君對商鞅不太待見。而秦惠文王為了能夠穩固自己的王位,不得不依靠這些秦國老士族。自然,商鞅這種新貴族就得被拋棄。很快,公子虔和那些老士族誣告商鞅謀反。笑話!商鞅如果謀反,那纔是天下奇聞!可是話語權掌握這些頑固派手裡,並且秦惠文王也默認了,還發布通緝令,準備逮捕商鞅。商鞅被逮捕已成定局。

可是商鞅也不是個坐以待斃之人,他倉惶逃離他的封地商地,前往他的母國魏國。

那麼問題來,商鞅怎麼不逃往楚國呢?

要知道他雖然是魏國人,但由於秦魏兩國連年的戰爭,已經是不死不滅的關係了,逃到魏國不是找死嗎?這是有原因的。

  1. 其一,秦國發布逮捕令很迅速,來不及給商鞅作反應。楚國遠在千里之外,而且倉促逃去,必然會被追捕,去楚國不智。而去魏國,首先是離他的封地商地近,再者魏國有許多他的老朋友,去魏國也可以暫時避避難。
  2. 其二,商鞅還是對秦國有感情,畢竟付出了幾十年的心血。雖然不得已逃走,但逃走的國家絕不能是沃野千里、伏兵百萬的楚國,相反去魏國,倒可以說服魏王與秦交好。

不過商鞅沒有想到,魏國拒絕他避難。原因竟然是他曾經行了一項不義之事:欺公子卯而破魏師。當年商鞅為幫秦國,不惜寫信給公子卯,騙取他與之見面,然後劫持了公子卯。魏軍無羣龍之首,自然大敗。這個痛,魏國還記著!

走投無路的商鞅,最終還是逃回了自己的封地商地,他明白當秦軍攻破的那一刻,他的一生將到此結束。

我是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青史回聲,我為商鞅代言。


感謝邀請。

首先我們得看一看商鞅出發地是哪裡?

秦孝公死後,秦惠王登基,而秦惠王和商鞅是有點私仇的。什麼私仇呢?當初商鞅實施變法,當時的太子,後來的秦惠王並不認同商鞅的變法,所以多次不遵從商鞅幫助秦孝公制定的法律,所以商鞅為了推行變法,便把秦惠王的師父公子虔給判了削鼻子的刑。從此商鞅算是和秦惠王結了點私怨。

所以秦惠王登基後,公子虔便聯合一些和商鞅有舊怨的大臣一起向秦惠王進言:大臣太重國危,左右太重身危。現在整個秦國只知道有商鞅,而不知道有秦惠王您了,應該把他辭退。於是商鞅便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商。

當商鞅聽說秦惠王派遣公孫賈帶人來抓自己的時候,應該是處於前往自己封地的道路上。而商這個地方,更靠近秦國向東的出口函谷關一些。

其次,秦國向東的出口,在當時只有兩個。

秦國能夠發展起來,首先是因為周天子把自己的岐、豐之地分給了秦國。而在分給秦國之前,西周有兩個都城,一個都城是岐,一個都城是洛陽。在岐和洛陽之間就是有名的西周國道了。後來秦國繼承了周王朝的岐,這條國道有一半都納入到秦國的統治,而這條道路,便是離開關中,向東出函谷關,再到諸侯國的道路了。

另外一條道路,在秦穆公時期,向東攻打晉國,乘船度過蒲津關,然後直入晉國國境。後來這個關口也歸屬魏國了。

從地形來看,秦國要想向東出關中,必須經過的國家就是魏國,而不論是函谷關還是蒲津關,從地形來看只不過是黃河南路和黃河北路的區別。

所以商鞅要離開秦國,從商地向東走陸路經過函谷關沿著黃河南邊的西周國道更為方便一些。

商鞅為什麼選擇的是魏國呢?我覺得當時的商鞅尚且處於六神無主狀態,所以匆忙間只做出了向東逃跑的決定。

其實從秦惠王登基,到商鞅被辭退譴歸封地,到秦惠王派兵去抓商鞅,從時間上來說應該是前後腳的事情。

而根據歷史記載,商鞅在秦惠王登基後,覺得自己功勞很大,表現的「很傲慢」。等到他被譴歸的時候,更是聲勢浩大,排起來的儀仗隊伍,就好像是一方諸侯的樣子。整個鹹陽城的大小官員紛紛都來給他送行,各個辦事的衙門都空了。

可見這時候的商鞅,依然沉浸在秦孝公時期自己居功至偉的美夢裡。為啥呢?秦國因商鞅變法而強盛,商鞅更是幫助秦國奪取了魏國河西之地,鞏固了秦國的國防穩固。所以商鞅自信的以為,自己可以回到自己的屬地——商安享晚年了。

可惜事與願違,商鞅前腳剛離開鹹陽,後腳秦惠王就派出了三千人的大軍前去抓他。於是商鞅在倉促間不得不拋棄隨從,換上行商的服飾,向東逃跑——不向東不行啊,向西的話不就剛好碰上來抓他的公孫賈了麼。

或者說,如果商鞅成功離開函谷關,進入到魏國,他有可能選擇楚國作為歸屬地,可惜最後被抓的時候,他已經被魏國邊關守將給拒絕了。


秦孝公死後,商鞅逃往魏國的說法,來源於《史記·商君列傳》,原文是:

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彊而賊入魏,弗歸,不可。」遂內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仔細閱讀這段文字,會發現其中有諸多的不合理的地方。

原文的「關下」,指的是函谷關。函谷關位於今天的河南省靈寶縣。按照史記記載,商鞅到了函谷關下後想投宿,因為沒有通行證,主人不敢接收他。我們知道,商鞅是被人誣告後逃跑的,被誣告前他應該在國都鹹陽,否則他不可能這麼快就知道有人誣告他謀反,也不會這麼快就知道秦惠文君還派了人來抓他。

因此,商鞅是從鹹陽開始他的逃亡之路的,可是即使今天交通這麼發達,坐火車從陝西鹹陽到河南靈寶的距離也有230多公里。在古代,沒有隧道,也沒有高架橋,道路肯定更加曲折狹小,鹹陽到靈寶之間的距離,應該會超過250公里,甚至更多。

以當時的交通條件,商鞅在一天之內,無論如何是都不可能跑那麼遠——即使騎馬,也至少要兩天。換句話說,商鞅在函谷關下投宿之前,商鞅在此前經過的地方也要投宿,可之前為什麼沒有客店拒絕他投宿呢?

另外,文中既然說商鞅沒有通行證,那麼他是怎麼通過函谷關,然後順利逃到魏國去的呢?

文中又說,商鞅逃到魏國後,魏國因為畏懼秦國,又怨恨商鞅在秦魏戰爭中曾經以欺詐的方式俘虜魏國主將公子卬(音同「昂」),以致魏軍軍心大亂而被商鞅擊敗,因此拒絕接收商鞅,於是又把商鞅遣返回了秦國。

按照正常的邏輯,魏國既然害怕因收留商鞅而得罪秦國,那麼魏國為了討好秦國,最穩妥的辦法,應該是把商鞅押送至秦國,直接交給秦惠文君處置才對。這樣的話,又怎麼會出現商鞅逃回自己封地商邑去發兵叛亂的事件呢?

原文中最大的疑點是商鞅造反。原文說道,商鞅回封地商邑起兵造反,商鞅的封地雖然是「十五邑」,但並非是十五座城,而是十五個小的鄉村,總面積或許還不如現在的一個縣。

商邑雖然封給了商鞅,但這個封地和先秦時期周天子給諸侯的封地是完全不一樣的。以秦制,只是封地的稅收歸商鞅,商鞅對這些封地是沒有行政領導權的。請問,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在自己的封地起兵造反,又有誰會聽他的?

商鞅的封地在今天陝西省商縣。按原文的說法,商鞅在封地帶領他的所謂「徒屬」造反,居然能一路所向披靡,往西北方向殺到了幾百公里以外的鄭縣。鄭縣就是今天的陝西省華縣,位於鹹陽的東面,距鹹陽已經很近了,難道秦國的軍隊都是喫素的嗎?我想商鞅真的造反的話,不僅沒人附和他,即便有,他也不可能攻到鹹陽附近吧。

因此,《史記·商君列傳》中關於商鞅逃跑和造反的記載,我認為完全不可信,換句話說,或商鞅根本就沒有機會逃到魏國去。

那麼最大的可能是什麼呢?

我個人而言,我更相信《戰國策·秦策》的記載:

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商君告歸。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秦婦人嬰兒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為主,大王更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讎也,願大王圖之。』商君歸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

在《戰國策·秦策》的敘述中,並沒有商鞅逃往魏國和起兵造反的記載,僅說秦惠文君繼位後,不久商鞅就辭官回家了,後來有人誣陷商鞅造反,秦惠王君就二話不說,直接把商鞅抓了回來,然後將他車裂,過程就這麼簡單。

那麼,司馬遷為什麼要這麼大費周章的編造(或者是採用別人編造的)一個商鞅逃跑和造反的曲折故事呢?

我想,這應該與司馬遷尊崇儒家,鄙視法家,在個人情感上討厭商鞅等法家人物有很大關係。

在《史記·商君列傳》中,司馬遷對商鞅評價很低,他評價商鞅「其天資刻薄人也",另外司馬遷評價其他法家人物也經常用類似語句,比如:評價吳起「以刻薄少恩亡其軀」,評價晁錯」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耶?「等等。

具體到商鞅事件,司馬遷先寫商鞅因為沒有通行證而被拒絕投宿,再寫商鞅回商邑造反失敗,最終被滅族。我猜想主要有三個目的:一是讓商鞅自己說出:」為法之敝一至此哉「這句話,通過商鞅自悔的方式否定商鞅變法。二是通過商鞅造反事件來貶低商鞅,批評商鞅不過是一個逆臣賊子而已。三是想以此說明商鞅所作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希望後人引以為戒。

可見,即便如司馬遷這般的史學家,由於價值觀的不同,在史料的取捨上,也難免有失偏頗。或許,正如胡適先生所說的那樣——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魏國是他的家鄉,落葉歸根。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