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03年,世界第一架飛機誕生後,人們對於天空的探索就從未停止過腳步。在承載重物領域,人們一直期望於把飛機做的更大,從而能夠容納更多的貨物。但最初,幾乎所謂的運送貨物的飛機都是由軍用飛機改裝而成,根本滿足不了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專用運輸機應運而生。

其中,在運輸機歷史上有一款飛機留下深刻的一筆,它就是B-337-SGT-F重型運輸機。B-337-SGT-F在世界出名,在筆者看來,主要是因爲兩個因素,爲美國航天太空總署特別打造、全世界只生產了5架,而如今僅僅只有1架還在服役繼續使用。在上個世紀60年代,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當時世界上的大國間正在進行“軍備競賽”,而航天航空領域的比拼,又是重中之重。當時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規模龐大,不僅要讓登上太空,還要讓人類登上月球。

在B-337-SGT-F重型運輸機還沒出現之前,美國要想將航天火箭的各部分零件運到發射場地佛羅里達,必須通過貨輪來實現。這樣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暫且不說,單時間成本就夠令人承受不起的了。對於時間就是生命的“白熱化”競爭中,這顯然不是最佳方案。可是空運方案,當時面臨巨大的困難:航天設備貨物尺寸太大,飛機機艙放不下。可以說,當時沒有一種飛機的機艙能夠滿足美國宇航局的要求。後來實踐證明,B-337-SGT-F運輸機爲當時美國阿波羅航天計劃,立下汗馬功勞。

在體積方面,B-337-SGT-F重型運輸機比我們的運20“胖很多”。我們的運20叫“胖妞”,那麼B-337-SGT-F重型運輸機就可以稱爲“肥妞”,簡直胖的走樣了。B-337-SGT-F貨倉長度有近30米,內部直徑更是達到了7.6米。相比較而言,運20貨艙的尺寸大致爲20×4×4米就稍微顯得小巧一些,畢竟B-337-SGT-F是重型運輸機,而咱們的運20是中型戰略運輸機。

B-337-SGT-F重型運輸機可以說是由我們非常熟悉的B29轟炸機啓發而來。在上世紀40年代,B29轟炸機充當着重要的角色,戰爭結束後,波音公司又在B29基礎上,研製出波音377,隨着發動機的技術發展,最後演變成爲能夠滿足航天需要的B-337-SGT-F重型運輸機。如果準確的說,B-337-SGT-F基於C-97運輸機改進而來,可仍然是有當年B29轟炸機的“影子”。

在今年三月底,美國加州的特拉維斯空軍基地舉行的航展上,這款外形奇特醜萌運輸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不容小覷的是,儘管過了近50年,該款運輸機看起來依舊不落伍,配備有4臺渦槳發動機,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可以接近3500千瓦,由於有強大的發動機動力支撐,最大平均速度達到460km/h都不在話下。所以說,,B-337-SGT-F重型運輸機不僅在速度上不落後,容納量上也同樣令人拍手稱道。

它的機頭採用鉸接式連接結構,能夠相對便利的打開,從顯示的內部空間來看,完全可以容納2架戰機。所以也被人稱爲“巨無霸”、“超級大胖妞”,一口吞下2架戰機也就由此而來。

有網友戲稱,這麼能裝的運輸機,不去“送”快遞簡直是太可惜了。

文編:門無痕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