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美國要求中國大陸進行新一輪的貿易談判之際,傳出今年的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將繼續停開。這一訊息不僅意味臺美自由貿易協定(FTA)再度落空,也反映美國一切以本身利益為最重要考量,不管臺灣再怎麼緊抱美國大腿,只要無法達成美方要求,美國就會翻臉無情。

臺美自1994年簽署TIFA以來,至今已召開十次會議。我方一直希望透過制度性安排,提升雙方實質關係,並利用「堆積木」策略,逐步推動臺美FTA,同時要求美方協助加入區域及多邊合作;美方關切重點則多半聚焦智慧財產權、藥品與醫療器材、投資與技術性貿易障礙、以及農業,特別是美國豬肉牛肉進口議題,這幾年來已經變成雙方談判的最大障礙。

去年TIFA會議停開,官方說法是因為美方人事因素使然,實際上是因為對於美國豬牛進口問題,雙方無法達成共識所致。臺灣始終禁止含瘦肉精豬肉及限制特定牛肉部位產品進口;美國則不斷敦促臺灣「立即根據科學,制定瘦肉精的最大殘留容許量」,並全面開放美國牛肉及牛肉產品進口。

諷刺的是,陳水扁執政時就曾通知世界貿易組織(WTO),表明臺灣會制訂瘦肉精的最大殘留容許量,但馬英九執政時計畫執行,民進黨卻強烈反對,並將其上綱為食安問題;如今蔡英文執政,想要妥協,卻又擔心豬農反彈,導致選票流失,所以只好以拖待變。

儘管TIFA會議是否召開還未正式宣佈,但在美方已經擺明「沒有美豬牛,就沒有TIFA會議」,再加上年底雙方都忙著選舉,今年TIFA會議繼續停開,顯然已成定局。

    表面看來,美豬美牛進口限制如果不能鬆綁,TIFA會議召開就不會有具體成果,停開似乎也沒有多大影響。問題是,這兩年來,民進黨政府拼命向美國靠攏,除了增加國防預算,擴大向美軍購,還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甘願做馬前卒。美國為什麼不在經貿上稍微讓步,給臺灣一些實惠?態度反而更加強硬?

除了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年三月公佈的「2018年各國貿易障礙評估報告」,再度關切臺灣校園膳食禁止含機改食品以及禁止美豬美牛進口的議題。美國國務院前官員王曉岷最近也指出,美臺經濟挑戰有「三個沒有」,分別是:

一、沒有舉行TIFA會議;
二、美國鋼、鋁國安關稅措施,臺灣沒有獲得豁免;
三、雙方沒有開始討論任何雙邊貿易協定、投資協定、避免雙重課稅協議的前景。

這些事情證明,民進黨政府「聯美抗中」的路線,不只得罪中國大陸,也沒有能夠討好美國;就算美國屢屢表態支持臺灣,也未必真能發揮作用。舉例來說,臺灣一心想要靠美國協助加入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已經因美國的退出重組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臺灣官方雖表示有「六、七成機會」加入,但外界都認為機會其實微乎其微。因為CPTPP規定,新會員加入必須要原有會員一致同意 ,而現有的十一個會員國中,有一半以上,大陸是其最大貿易夥伴;換言之,即使美國真的想要幫忙臺灣加入,恐怕也無能為力。

事實上,即使美國近期通過臺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等看似有利臺灣的法案,但美國今後是否會毫無保留的支持臺灣,外界一直高度存疑。美國在臺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日前就坦承,美國對臺政策現在有幾種互相衝突的主張彼此拉鋸,其中一派傾向「不主動對臺灣採取積極作為」,因為川普政府在2016年後,確實曾將臺灣當成談判籌碼,但這個趨勢已經逐漸式微。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國防部最近拒絕國務院提出派遣陸戰隊進駐AIT的要求。這個原先幾乎已經定案的事最後變卦,當然不是因為美方「資源有限」,而是美國不願意進一步激怒中國大陸。AIT現任理事主席莫健日前就指出,美國對臺任何動作,都必須權衡利弊得失,如果付出的代價多過益處,那就不是正確的事。

毫無疑問,在中美對抗之際,臺灣確實有被美國利用的價值,但美國對臺灣的支持,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是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最根本的,就是要符合美國的利益而不是考慮臺灣利益。

【大華網路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