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國棟

他是國民黨第79軍中將軍長。在1944年的湖南山口鋪遭遇戰中,他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日軍主力部隊,親自率領手槍排斷後,並在隨後的白刃戰中頑強的與日軍殊死搏鬥,最後戰死沙場,以身殉國,成爲整個抗日戰爭中犧牲於白刃戰的職務最高的中國將領。國民黨追贈其爲陸軍上將,後被列入第一批300名。這位英勇的將軍就是雲南富源人王甲本。

王甲本出生於1901年,雲南省曲靖人,父親是護國軍名將王國棟(很榮幸小編能與這位護國軍名將同名同姓),義父是滇軍名將範石生。

王甲本的軍事生涯起點比較高,從雲南講武堂畢業後,進入滇軍顧品珍部服役。1921年已經升任滇軍第58師301團團長。

1927年,王甲本隨範石生的第16軍參加了北伐,後晉升滇軍第51師151旅少將旅長。

王甲本的發跡是在1935年。這一年,王甲本在機緣巧合之下被陳誠看中,將其調入南京陸軍大學將官班深造,畢業後出任98師副師長。

1937年8月,王甲本隨98師開赴上海蔘加淞滬會戰。在這次戰役中,雖然中國軍隊最終失敗撤退,但是98師官兵及王甲本表現優越,給予日軍極大殺傷。戰後,98師師長夏楚中調離,由王甲本繼任師長。

1938年,98師奉命開赴皖南作戰。在這裏,王甲本和當年滇軍的老相識羅炳輝將軍打得火熱,一次性就贈予其子彈20萬發。由於和新四軍相互信任,98師在皖南地區打了不少勝戰。甚至一度收復了被日軍佔領的宣城等地,受到國民政府的通令嘉獎。

1939年至1941年,王甲本率98師先後參加了南昌會戰、第一、二次長沙保衛戰,因功晉升第79軍中將軍長。

1942年1月,中國軍隊在第三次長沙保衛戰中取得空前勝利。王甲本在戰後命士兵收集日軍屍體,集中安葬,並親自書寫:"倭寇萬人冢"石碑。這一舉動,竟然受到日軍的讚譽。

1943年5月至10月,第79軍參加了鄂西會戰和常德會戰。在這兩場會戰中,王甲本並沒有墨守常規,被動捱打,而是利用熟悉的地形與精兵對日軍實施偷襲,戰果輝煌。其本人被授予二等雲麾勳章,79軍獲贈"我武維揚"旌旗。

1944年6月,王甲本奉蔣介石的命令馳援方先覺第10軍死守的衡陽城。由於是在外圍作戰,直到8月,都沒有能夠撕開日軍的包圍口子。第10軍彈盡糧絕,最後在軍長方先覺的率領下,向日軍投降。雖然此戰王甲本和方先覺都沒有受到處罰,但這樣的結果或多或少還是影響了中國軍隊的士氣。

1944年9月7日,駐防冷水灘的79軍偵查到有一支數千人的日軍,裝扮成中國軍隊和老百姓,欲偷襲79軍軍部。王甲本聞訊大喜,打算組織精銳部隊將這些日軍消滅。他親自制定了伏擊地點,並率一個團的兵力前往伏擊地點埋伏(山口鋪大樹腳附近區域)。卻未曾想79軍的一名團長沒有核實情報就向軍部彙報說日軍偷襲的只是小部隊。王甲本以爲日軍有所警覺,將預先用於伏擊日軍的精兵分走一部分給98師師長向敏思,這樣當王甲本率領軍部少量部隊到達伏擊地時,就與這數千人的日軍主力遭遇。

當時79軍的主力部隊還沒有達到,王甲本爲了掩護軍部轉移,親自率領手槍排斷後。日軍人數是中國軍隊的數十倍,一心要消滅這着孤軍。他們將斷後的王甲本等人圍住,實施了殘酷的白刃戰。王甲本不及多想,率部與日軍展開廝殺,幾分鐘後,手槍排士兵全部戰死。王甲本持手槍射殺幾名日軍後,子彈打光,赤手空拳與數十名日軍搏鬥,頭、頸、胸部被刺刀捅傷,雙手也因爲格擋刺刀而被刺的血肉模糊,最後被日軍刺刀刺穿腹部,壯烈犧牲。王甲本將軍是整個抗日戰爭中犧牲於白刃戰的職務最高的中國將領。

王甲本將軍戰死後不久,79軍主力陸續趕到戰場。機槍連連長傅沔池率部向日軍猛衝,奪回了已經被日軍準備帶走的79軍軍長王甲本及副官吳鎮科的遺體。國民政府在湖南武岡縣爲王甲本將軍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後國民政府追贈其爲陸軍上將,將其安葬在湖南省東安縣山口鋪芭蕉村張家衝後的山坡上。

2014年9月,王甲本將軍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