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錢癡收藏7000枚古錢幣 含夏商時代貝幣(圖)

2015年01月06日 14:06 新浪收藏微博

    昨日,退休教師曾敬儀(左)在向參觀市民介紹歷代古錢幣。   長沙晚報通訊員 劉賽 記者 唐羣雄 攝影報道

  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羣雄 實習生 卿雲兮)昨日,望城區歐陽詢文化園「中國歷代錢幣展」開館,展覽陳列出1000多枚由退休教師曾敬儀捐贈的珍貴古錢幣。如果你參觀一回,瞭解每一枚錢幣的背後故事和特殊由來,也許你就不會覺得古錢幣僅僅是一枚貨幣,而是發現它更是一種複雜、精密、科學的智慧產物,是值得傳承的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

  這是歐陽詢文化園第一次接收大規模錢幣捐贈。錢幣之多、錢幣之系統全面無不令人感到驚嘆。今年77歲的曾敬儀嗜「錢」如命,有「錢癡」的美譽。「錢幣的錢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我當初就是喜歡古錢上的書法。」曾敬儀是望城區書堂山街道的人,退休前曾在石渚中學、書堂中學擔任歷史老師,祖上收藏了數千冊古籍和大量書畫、古錢。參加工作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與歷史「親密接觸」,曾敬儀利用週末去跑廢品店收古錢,騎著單車在望城各地奔走。60多年來,通過整理,他居然收藏了7000多枚古錢,包括上起夏商時代的貝幣,下訖民國初年的「民國通寶」等。

  跟隨著曾敬儀的腳步,記者走進了展館。從新石器時代的石斧到距今3500多年前的貝幣、骨幣;從春秋戰國時造型各異的布幣、刀幣、蟻鼻錢,再到秦朝之後的各類銅幣、銀幣、紙幣……古錢上的文字,篆、隸、真、行、草五體皆備。「中國幾千年歷史中幾乎各個時代的貨幣都可以看到,連國寶級的『開元通寶』錢陶範也展出來了。」曾敬儀驕傲地介紹,很多藏品都跟他有「命中註定」的緣分。

  「你看,這枚崇寧通寶銅錢就是我在地裏澆水時,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在爛泥裏隨手一抓,就抓到了。」「這個國寶級的『開元通寶』錢陶範,是我在散步時,看到別人在擔泥鋪地,我就在泥裏發現了它。」曾敬儀告訴記者,這件出土的「開元通寶」錢陶範,證明唐代仍存範鑄法,填補了唐代無錢範的空白。「這些古錢幣的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其中包含著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為歐陽詢文化園的文化氣息增添了濃厚的一筆。曾老師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敬佩!」書堂山街道黨工委書記王澗介紹,「中國歷代錢幣展」已向市民免費開放。

  來源:長沙晚報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