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0日主日一堂崇拜,劉瑞山牧師與大家一起分享了約書亞記第1章1—9節經文,並為主證道。內容如下:

在約書亞記中記載了許多次以色列人與迦南七族的戰爭,通過這些戰爭,以色列人得到了上帝賜予的應許之地,並且每個支派分得了屬於自己的土地。從屬靈的角度講約書亞記也可以比喻成屬靈的戰爭。曾有一位叫羅塞爾的學者稱約書亞記是新約以弗所書的預表。這兩卷書有共同性,都是講到了基督徒應該在屬靈的戰爭裡面得勝有餘。約書亞把以色列人帶領到迦南美地;耶穌基督把我們帶到永恆的家鄉。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這樣或那樣的攔阻與艱難,我們如何得勝呢?我們最終是進入天國得享永生,還是一敗塗地成為撒但的俘虜呢?我們通過今天的分享,讓每一個人明白神的心意,使我們更好地走過新的一年。

一、 大使命

我們先看聖經裏的記載:「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了以後,耶和華曉諭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說:『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旦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去。』」(書1:1-2)這裡介紹了這段經文的背景,兩次重申「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了」這個事實。這段經文首先讓我們看到摩西是僕人,並且是耶和華神的僕人,是很受人景仰的身份,忠心事奉上主的人。摩西被稱為神的僕人,說明摩西在心裡完全以上帝為中心,完全按照上帝的心意行事。在四十年的時間裡,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從埃及出來在曠野中漂流,為以色列人解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民數記21章記載以色列人因著路難走,就怨瀆摩西和神,以至於火蛇進入他們中間咬死許多人。後來是摩西在上帝面前為他們禱告,他們仰望銅蛇才得以好了。

在以色列人就要進入迦南的關鍵時候,耶和華神的僕人摩西死了!這是極大的噩耗!以色列人因此為摩西的死在河東地哀哭了三十天,被困在憂傷迷惘中,面對迦南地身材巨大的居民以及迦南地高大的城牆,不知道何去何從!這時,神說話了,神在這裡強調他的僕人死了,是要告訴以色列人:第一,要面對現實,接受現實,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第二,摩西雖然死了但上帝依然活著,應該把眼睛從摩西轉向上帝,上帝永遠與我們同在。既然摩西死了,他完成了上帝所託付的工作,服侍完了那一個時代的人。接下來誰來帶領以色列人呢?第二節經文告訴我們上帝要約書亞起來,擔當這個重任。起來!說明上帝喜悅一個人肯於擔重任。人的弱性是在困難面前退縮,但上帝喜悅肯於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人。

約書亞曾是摩西的幫手。出埃及記有兩處記載摩西面對面與耶和華說話時,惟有約書亞作為幫手陪伴在他身邊;當以色列人與亞瑪利人徵戰的時候,摩西與亞倫、戶珥在山上,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在山下與亞瑪利人廝殺。為了攻打迦南城,以色列人曾經選出12 個人做探子,去探聽迦南地的情況。其中十個探子回來後說壞消息,說迦南人如何高大威猛,城池如何堅固,斷定以色列人進不了迦南,而約書亞與迦勒另有一個心志,報好消息,稱讚上帝賜福的迦南地是如何的肥美,並堅信必能進入得為業。所以,約書亞是一個忠心、勇敢、有信心的人,這就是他為什麼被上帝所重用的原因。

上帝要約書亞起來,站出來接續摩西的領導地位,帶領以色列人過約旦河,到上帝為以色列人所賜的地方去,這是多麼大的責任和負擔!我們好多時候看到一個人擁有領袖的地位與榮耀卻看不到他所承載的重任與職責。對於領導者而言,裡面是否有負擔、是否有責任感是最大的衡量標準。如何做領導者呢?主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10:11)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求上帝給我們使命,給我們託付,給我們責任感,讓我們每個人都做一個有意義,有美好見證的人。即使年老體弱也要發光做鹽,積極的人生態度就是在「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92:14)

二、大應許

既然上帝給了約書亞這麼大使命,也就有同樣大的應許。「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我都照著我所應許摩西的話賜給你們了。從曠野和這黎巴嫩,直到幼發拉底大河,赫人的全地,又到大海日落之處,都要作你們的境界。」(書1:3-4)這是神的應許和神的賞賜,此賞賜雖不是立刻可得,然而神已應許過,且為他們劃了一條界線,這無異是神早已為以色列人預備的。在所羅門全盛時,果然那些地方多隸屬於猶太的版圖了。就像列王記下四章記載以利沙向那寡婦所行的盛油奇蹟一樣,主的靈恩,要我們用信心去追求,去接受,信心大,所得的靈恩也大;信心小所得的靈恩也小。

為什麼約書亞最後沒有完全實現呢?他沒有完全按照神的話去行,神說:「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我都照著我所應許摩西的話賜給你們了。」神賜給我們了,但對人有一個要求,你要「腳掌所踏」,也就是說你要起來行走,如果你不起來行走,天天在那裡等待,是不可以的。因為神所應許給我們的和我們所得到的是有距離的。今天每一個人都有為主做大事奉的可能,但因著你的小信,你的軟弱,你失去了為主做大事奉的機會。所以要想得上帝的基業,要想得上帝的賜福,必要起來行走實現神的應許。

三、大保障

「你平生的日子,必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麼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們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你當剛強壯膽!因為你必使這百姓承受那地為業,就是我向他們列祖起誓應許賜給他們的地。」(書1:5-6)這是主對約書亞的保障。可分兩方面講:

1.對人方面的保障。在當時有可拉敵黨及迦南地的七惡族,但凡聽聞的人,都提心弔膽。但主對他說:這些人在你面前都站立不住。神保守了約書亞曾經打敗31個王。有主作為我們保障、盾牌,還有誰能危害我們呢?所以作傳道的人,不要怕人,從前主怎樣對約書亞說,今時也必照樣對我們說。

2.對神方面的保障。主當時應許約書亞說:「我怎麼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們同在,我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主耶穌差遣使徒往普天下傳福音時也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故我們無論天晴日朗,或黑雲滿布之時,當不忘主與我們同在的應許。

有的人總是害怕環境,總是被環境壓彎了腰。從創世紀39章記載約瑟被兄長賣到埃及做奴隸的環境中知道,耶和華與他同在,他所辦的事盡都順利。因為有神的同在,他及他周圍的一切都得到神的祝福。有時候我們很害怕環境,其實我們最怕的不是環境,而是害怕神不與我們同在了。儘管環境惡劣,只要上帝與我們同在就算不得什麼。上帝是我們最大的保障。

四、大條件

1.要剛強壯膽

以色列人和當時的迦南人比較,真是弱強懸殊,環境非常惡劣,主怕約書亞見而喪膽,故特勉勵他大大壯膽,剛強起來,反覆叮囑。作戰膽怯,未有不失敗的,所以基甸對作戰的士兵說:「膽怯的人可以回去。」若派膽怯的人去作戰,只能成為絆腳石。「膽要大而心要小」是為臨陣取勝的祕訣,有屬靈戰爭之人,當注意這點!

2.要重視神的話

第一,屬於行為的,要不偏左右。第二,屬於心思的,要晝夜思想。第三,屬於言語的,要不離口。「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兩刃的劍更快,甚至魂與靈、骨節與骨髓,都能刺入、剖開,連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來4:12)「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卻要成就我所喜悅的,在我發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賽55:11)

神的話可使人得生命。約翰福音4章46-54節經文記載了大臣因信耶穌的話,兒子就從病危中得回生命。約翰福音5章2-18節經文記載了醫好患三十八年病的人,當時耶穌叫那病者:「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聽話行事,病就痊癒了。神的話實在賜人能力和生命,是非常寶貴的。馬太福音13章的七個比喻,表明天國是建立在神的道上,神的話是教會的根基。以弗所書2章20節記載教會是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這就是使徒和先知的教訓──神的啟示。「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今天不論我們是作教導或栽培事奉,必須以神的話為中心,如交棒的傳接。神的話是教會的根基,是教會興旺和復興的動力,教會必須儘力傳講神的話。

十六世紀羅馬天主教會時代,神的話失去地位,教會路線偏離真理,神便興起一羣人,其中有一位修道士馬丁路德,在研究聖經和教授聖經時,重新領悟「因信稱義」的真理,他相信教會應持守此真理,引發宗教改革運動──回到聖經中。當時教廷非常憤怒,並且在1521年審判路德。他在答辯時見證說:「我的良心受制於神的話,我必按照聖經的真理行事為人,任何的權勢也不能改變我。」他以神的話作為自己的立場,這是他堅信神的話所產生的勇氣,膽量及能力,以致他能貫徹改教的運動。

今天,我們有人讀聖經的時候,讀不到神的話語,即便讀了很多經文,也沒有改變生命。我們讀聖經時,不要把經文當作客觀的真理,要把神的話語當作主觀的真理進入到你裡面,上帝說要剛強壯膽,你就要剛強壯膽;上帝說不要怕,你就不要怕;上帝說,信的人必有神跡隨著他,你就為主的緣故去行。只要你相信神的話,只要你照神的話語去行,神就必保守你,祝福你!

有一個弟兄為開店的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他求牧師為他禱告,求神指示他在什麼地方開店能賺錢。讓我們對照聖經看看這個弟兄的問題出在哪裡?第一,他的目的是私利錢財,聖經說,那些貪愛錢財的如同進入網羅。第二,他把禱告祈求神和那些求偶像的等同了。第三,他不明白神的真理。今天我們學習的經文告訴我們,無論你往哪裡去?決定成敗的不是地方,而是神是否與你同在。如果你是神所喜悅的人,無論你在哪裡,神必祝福你!因此我們要竭力討神的喜悅。約書亞之所以能成為接替摩西的帶領者,是因為約書亞一生遵行神的話語,沒有做領袖之前,他做摩西的幫手,做領袖後,他對眾人說:「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侍奉耶和華。」(書24:15)所以,當一個人的心單單事奉神的時候,一切所有的,神都賜給他。願我們每個弟兄姊妹通過今天領受神的話語,在新的一年中,做一個剛強壯膽的人,在新的一年裡蒙神更大的祝福,為神作更美好的見證。

(豐臺堂主日供稿 張福安 曾嶸 整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