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天寫了一篇關於比喻的文章《飛紅萬點愁如海 一篇短文看明白 詩詞創作如何用好明喻隱喻和借喻》,比喻分爲三種:明喻、隱喻和借喻。

甲像乙, 是明喻;甲是乙,是隱喻;例如:舊恨【如】春江流不斷,是明喻;舊恨【是】春江流不斷,是隱喻。

沒有主體的比喻是借喻,例如:繰成白雪桑重綠,割盡黃雲稻正青。這兩句不見主體,不見譬喻詞,只有兩個喻體,白雪比喻絲,黃雲比喻麥子。雖然沒有主體,但是讀者“可以直接領會到本體。”

說過了比喻再說一下什麼是比擬,比擬也是一種比喻。最早的比擬在《詩經》和《離騷》中就已經在應用了。

一、比擬與比喻

從句子結構形式上看,比喻可以分爲明喻、隱喻和借喻。而比擬是一種特殊的比喻,從比喻的內容上來看,比擬有兩種:擬人和擬物。

比擬在古詩詞中比比皆是,古人也早已注意研究這一修辭手法,南宋魏慶之《詩人玉屑》中卷九“誠齋論比擬”中有一段話,既有擬人也有擬物。

二、擬人

1、東坡詠海棠

將物擬人就是把“物體”當作“人”來使用,例如上面引用楊萬裏(號誠齋)那段話中的一部分:

蘇軾的這首詠海棠花的詩很長,題目也很長《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這是蘇軾被貶黃州寓居定惠院時做的一首詠物詩,詠物詩如果要寫好,常常要使用擬人的手法。蘇軾在三句就開始使用了,描寫海棠花“嫣然一笑”,並且說桃李”粗俗“。後面一連串都是擬人,把花賦予人的感情和行爲。

如果單獨節選一段真得就”人花難辨“了:朱脣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如果不和整首詩的語境相聯繫,這明明就是描寫的美人嘛。

2、東坡詠楊花

這種”似花還似非花“的手法,在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是花耶?是人耶?說是人,人不會”一池萍碎“,說是花,卻”無情有思、困酣嬌眼“,蘇軾寫楊花,轉進轉出,似花非花,似人非人,結尾一句”點點是離人淚“戛然而止。詠物詞到此般境界,已臻高妙,令人高山仰止。

3、駱賓王《詠蟬》與《詠鵝》的區別

駱賓王有兩首著名的詠物詩,《詠蟬》與《詠鵝》,我們來比較一下區別

《詠蟬》

《詠鵝》

《詠鵝》從聽覺、視覺兩方面寫了鵝的特點,視覺上彷彿是一幅畫,一隻白毛紅掌的大鵝在水面遊動;聽覺上,鵝的鳴叫聲如在耳邊。這首詩表現出駱賓王童年時細緻入微的觀察力。

詠鵝和詠蟬的區別很明顯,詠鵝沒有寄託和寓意,詠蟬則不同。” 露重飛難進, 風多響易沉“, 既是寫蟬也是寫逆境中掙扎的人。 這裏的擬人,就是把人比喻爲蟬,以蟬擬己。

詠物詩詞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物賦予人的特點和感情,更容易寄予作者深層的思想。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南宋後期寄託遙深的詠物詞都有這種特點。

三、擬物

把物比喻爲人,用人擬物,是描寫人物形象常用的手法。魏慶之《詩人玉屑》中卷九“誠齋論比擬”中既有擬人也有擬物。下面這一段就是擬物了。

用物來比喻人就是擬物,白居易女道士詩題目是《玉真張觀主下小女冠阿容》:

姑山半峯雪,瑤水一枝蓮,用來比喻”綽約小天仙“。這種比喻很常見,我們常說這個姑娘漂亮的像一朵花一樣。

白居易《長恨歌》中,用雨中的梨花來比喻哭泣的楊貴妃:

在南北朝的《木蘭詩》中,詩人用雌雄雙兔來比喻人。

四、擬人與擬物 蓮花似六郎 六郎似蓮花

可能有人注意到,本文前言裏魏慶之《詩人玉屑》中還有一段話老街沒有解釋:

荷花似六郎是一個典故,出自《舊唐書·楊再思傳》 :

在唐代武則天當政時,面首張昌宗(人稱“六郎”) 因貌美而深受武則天寵幸。楊再思(?-709年)曾經居相位十餘年,此人巧佞邪媚,毫無作爲,但卻官運亨通。 據說在一次宴會上,楊再思爲了取媚於張昌宗,便拍馬屁說:“人家都講六郎(即張昌宗)面似蓮花,我看是蓮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蓮花也。”

這一段話很好地解釋了擬人與擬物的區別,蓮花似六郎是擬人,六郎似蓮花是擬物。

用此典故擬人(蓮花似六郎)的作品有:

六郎似蓮花是擬物,但是沒有哪個無恥文人用過。

五、擬人與擬物的幾首古人佳作

賞析古詩詞時如果細心就會發現,擬人的修辭手法在詠物時很常見。詩詞就是情景的安排,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因此賦予景物以人的感情最易打動人心。

除了上文中列舉的例子以外,老街在錄入幾首擬人擬物的佳作。

1、擬人的佳作

李白把山作爲好友,相看不厭,這首詩被後來南宋的辛棄疾化用爲: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南宋姜夔也寫山:數峯清苦。商略黃昏雨。《點絳脣·丁未冬過吳鬆作》

庭樹後知後覺,任滄桑變化不問世事,只管開自己的花。

2、擬物

3、擬物又擬人

張先有一首《一叢花》:

結尾三句很有特點: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不如桃杏:把人擬物;猶解嫁東風:有把物擬人。

最後三句化用了李賀《南園》詩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之句,而李賀只用擬人,張先又擬物又擬人,轉進轉出,絕妙無比。

結束語

老街也寫過不少使用擬人手法的詠物小詩,例如這首《詠楊花》:

我最喜歡的是這首《瑤華-嶗山百合》 ,詞不甚好,而是老街喜歡嶗山百合自有的特質:

拋磚引玉,歡迎詩友們指正交流。

@老街味道

飛紅萬點愁如海 一篇短文看明白 詩詞創作如何用好明喻隱喻和借喻

這5首元朝的詞放入宋詞三百首中 您能分辨出來嗎?

被蘇軾笑話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張三影 其實還有幾十個影

唐詩宋詞中清明時節的雨有個專業名字 大多數人沒有聽說過

蘇軾、王安石、辛棄疾的這三首豪放詞代表作 您最喜歡哪一首呢?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