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街遇到了這個問題:

王維、白居易、李白、杜甫、李賀、賀知章、王勃、陳子昂、孟郊、賈島、劉禹錫是不是一個時代的人?

他們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而且還是詩人中的一流人物,不過從時間來看,分爲初唐、盛唐、和中唐三個時期。遺憾的是缺少了晚唐的詩人,加上小李杜的話,基本是唐朝各個時期的代表是人了。

1、王勃約650年—約676年

初唐四傑之一,他的滕王閣序是千古名篇,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更是送別詩中的傑作:

王勃少年既有英明,可惜年紀年紀輕輕落水而死。 當年唐高宗因爲王勃的《檄英王雞文》將其逐出王府。多年以後,唐高宗也讀到這篇《滕王閣序》時,見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讚歎“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唐高宗得知王勃當時已經落水而亡時,連稱可惜。否則王勃的未來不可限量。

2、陳子昂:659年—702年

在唐詩的發展過程中,陳子昂大概是影響力最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修竹篇序》裏,曾經痛批當時的詩風:

在那個時期, 陳子昂的這篇文章如同一隻號角,標誌着唐代詩風的革新和轉變。

陳子昂《感遇詩之一》

王勃的這種復古之風,在後來的李白處得到了發展,李白曾有詩云: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與陳子昂的觀點一致。

3、賀知章:約659年—約744年

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他是李白的伯樂之一,李白"謫仙人"稱呼就來自賀知章。賀知章是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八十六歲時告老還鄉,當時朝野上下紛紛作詩紀念。他回鄉後,做了兩首《回鄉偶書》:

1、李白:701年-762年

李白不用介紹了,和杜甫是唐詩中的泰山北斗,以古體擅長,五言律也頗多佳作,七言律略少,絕句和王昌齡相提並論。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王維:701年-761年,或699年—761年

王維和孟浩然是山水田園派的代表人物,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安史之亂時,王維被迫出任僞官,後因當時作的一首絕句證明其心跡和立場,避免了受到嚴厲懲罰。

其詩《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雲:

3、杜甫:712年—770年

老杜被認爲是集大成者,各體兼工,每一種詩體幾乎都有超一流的作品,後人學詩多從杜甫的近體學起,陳師道在《後山詩話》中轉述蘇軾的評價:

學詩當以子美爲師,有規矩故可學。退之於詩,本無解處,以才高而好爾。淵明不爲詩,寫其胸中之妙爾。學杜不成,不失爲工。

杜甫七言律詩《秋興八首之一》:

他的七律《登高》被後人成爲古今七律第一:

1、孟郊:751年—814年

中唐有一個詩派被稱爲韓孟詩派(韓愈和孟郊)。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韓愈曾經寫道:

東野是孟郊的字,其《過彭澤》寫道:

2、白居易:772年-846年

白居易與元稹合稱元白,作詩追求老嫗能解,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

因爲白居易特意印刷保存了自己的詩集,因此在唐代詩人中,白居易的詩作數量可算是名列前茅 。《垂釣》:

3、劉禹錫:772年—842年

劉禹錫當年與王叔文相善,和柳宗元一道成爲革新集團的核心人物。永貞革新失敗以後被貶,十年後回來做了一首絕句《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得罪了執政,於是又被外放爲連州刺史。

又過了十年,劉禹錫再次遊歷玄都觀,又寫了一首《再遊玄都觀絕句》:

兩首詩二十年,歲月蹉跎,光陰似水。可見劉禹錫的性格。

4、賈島:779年—843年

賈島與孟郊齊名,曾經出家爲僧後來還俗,是著名的苦吟詩人。他寫過一首五律《送無可上人》

據說他寫出”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後,非常感慨的寫了一首《題詩後》:

5、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

李賀是唐朝詩人的另類,被稱爲鬼才,深受韓愈的賞識,可惜因爲父親名字裏有一個“晉”字,不能參加進士科舉,韓愈還專門寫文章爲其鳴不平。

《春坊正字劍子歌》:

1、李商隱 (約813年-約858年),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他的七言律《錦瑟》 是借瑟以隱題的一首無題詩。此詩是李商隱最難解釋的作品之一。

2、杜牧

杜牧和李商隱合稱爲”小李杜“,在《唐詩三百首》中,杜牧的七言絕句被收錄了九首。

《金谷園》

以上的幾位詩人,都是各個時期的代表人物。借回答題主的問題,簡單介紹了初盛中晚這四個時期的代表詩人。因爲篇幅有限,當然還有更多的優秀詩人沒有錄入,您還覺得有哪些詩人,更有資格代表他那個時期呢?

@老街味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