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Brain 令你意想不到的思維圖軟體

作者:不詳出處:網路轉載 2010-1-27 10:12:11閱讀772 次

我用過的思維圖軟體已經不少,認為MindManager、iMindMap、或者FreeMind、XMind這些軟體已經是思維圖軟體的最高水平代表。當看到有人介紹PersonalBrain這款思維圖軟體時,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又一款思維圖軟體,比得上MindManager、iMindMap麼?還是不要試了吧?」幸虧後來自己還是改變了注意,下載免費版試用了一下,要不然真的錯過了一款好軟體。

依我看來,PersonalBrain不能稱為「思維圖」軟體,應該稱為「思維」軟體更合適。PersonalBrain與MindManager、iMindMap之類的遵循標準思維圖規範的軟體相比,非常獨特(或許PersonalBrain根本就沒有參照MindMap的標準去做)。

裝進大腦中的全部想法

PersonalBrain到底強在哪裡?使用PersonalBrain,可以讓你的想法盡情地擴散延伸。其他思維圖軟體需要幾個甚至幾十個上百個文件才能表達完整的思維結構,在PersonalBrain中,一個思維結構就可以裝下。

我在試用PersonalBrain的時候,毫不費力就把關於「思維」的所有知識要點編製成了一個龐大的「思維圖」。將來有新的知識,也不需要另外建立新的思維圖了,只要不斷地往這個圖中加入新的「想法」就可以了。

動態的星雲視覺

一般的思維圖軟體,層次多了,圖形就變得非常複雜,反而造成困擾。PersonalBrain設計了一種特別的視覺效果,動態地切換視覺的焦點,所以無論「想法」之間的關係多麼複雜,層次多深入,都能保持圖形結構的簡潔。

靜態的截圖還不能展現這種神奇的動態效果,本來YouTube上很多相關的視頻,可惜,目前YouTube被我們偉大的人民政府判定為「低俗」,禁止訪問。我只好盡所能描述一下動態的視覺效果吧:

PersonalBrain默認的背景是深藍色的,彷彿是無限的宇宙,又或者是一個人閉上眼睛後看到深邃的腦海。這種配色設計,我認為可以幫助用戶靜下心來進行聯想思維。如下面的截圖,藍色的背景,前面是一個個「想法」連成的網路,彷彿就是一幅「星系圖」。

在PersonalBrain中,每個節點稱為「想法」;一個「想法」被選擇後,就會切換到屏幕中央,成為「核心想法」。這個切換過程是以動畫的形式呈現的,非常具有未來感。在「核心想法」的背景上有一個旋轉的齒輪,讓人聯想到很多好萊塢科幻片中的電腦界面。這個齒輪不是為了好看,這是一個指示器,為了讓用戶注意到當前的「核心想法」是什麼。

最初試用PersonalBrain時,還以為這種動態效果是為了好看。很快,就體會到,這種效果不是為了好看,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平滑的切換效果,會讓人感覺舒適,思維也順著這種平滑的變化,舒展開來。切換的目的是為了保持圖形層次的簡潔,切換過程中,「遠離」(即相隔多於2個層級)當前「核心想法」的其他「想法」會隱藏起來。在用戶的角度,看到的永遠是和當前「核心想法」相關的一些想法。不會因為滿屏的線條和節點導致眼花繚亂。

這幅圖我設置了另外一個背景,用星雲作為背景,感覺更像星系圖。

直觀呈現思維的跳躍

標準的「思維圖」只允許從核心向四周單向擴散,每個節點只能有一個「父」節點;這是一種樹狀結構,其他各種思維圖軟體都遵循這個標準。雖然這種結構的原理就是模仿神經網路的信號傳遞方式,但是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感覺到有不合理的地方。有時候人的思維是跳躍的,從一個分支跳到另外一個分支(雖然思維圖也有「關係線」來表達這種跳轉關係,但是關係線太多,又會破壞思維圖的結構)。

PersonalBrain則靈活得多,每個節點(應該稱為「想法」)與其他想法可以建立三種關係連線。

  1. 父級關係,每個想法可以有0到n多個父級想法;一般思維圖軟體中,一個節點只能有一個父級節點。
  2. 子級關係,每個想法可以有0到n多個子級想法;這個和一般思維圖軟體一樣。
  3. 跳轉關係,每個想法可以和n多個想法建立跳轉關係;在PersonalBrain中,盡情地使用跳轉連線吧,不用擔心破壞結構,不用擔心造成混亂,PersonalBrain會幫你佈局好的。

如此複雜的關係連線,會不會讓人眼花繚亂啊?大多數情況不會,因為PersonalBrain有特殊的「焦點」機制,可以讓整個視圖保持簡潔,想法之間的關係很容易看清楚。

簡單所以靈活

和其他思維圖軟體相比,PersonalBrain無論界面還是功能都非常簡單。據說PersonalBrain的歷史已經有10年了,界面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界面非常簡單,工具欄上的按鈕真的是屈指可數。

PersonalBrain中,每個想法之間的連線只有直線一種,每個想法字體不能單獨設置(改變字體就是改變整幅圖的字體)。我想這是另外一種思維圖的理念:花哨的樣式、色彩、字體只會干擾用戶的思維。所以看網路上大多數PersonalBrain製作的思維圖,基本上都是一種樣子。

我認同PersonalBrain這種理念。同時我也不排斥豐富色彩和樣式的「思維圖」,兩種「思維圖」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思維傾向,針對不同的應用範疇。

與其他思維圖軟體一樣,每個想法都可以做備註,可以鏈接文檔,可以鏈接到網頁。每個想法可以關聯到系統中的一個文件夾,當然這個文件夾不能隨意創建,是由PersonalBrain創建並管理的。用戶可以利用這麼一些簡單的功能挖掘各種各樣的應用,例如做知識管理、擬寫圖書、甚至管理文件,我看到還有人做GTD、做族譜、做關係網分析。

可能很多人可能一看到這樣「簡陋」的界面和「樸素」的思維圖,馬上就打消了使用的念頭。PersonalBrain屬於那種需要用戶來挖掘其潛力的軟體,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不完美、但足夠好

PersonalBrain不是完美的,甚至有很多明顯的BUG。例如我每次打開PersonalBrain,總是空白一片,需要把窗口「還原」,然後「最大化」,圖像才正常;有時候快捷菜單會什麼都不顯示。似乎不能保存樣式,每次打開思維圖,依然是默認的樣式(原因我估計是和中文字體衝突)。這些缺陷不影響我對PersonalBrain的喜愛,用它來展開思維,真的是非常流暢。

PersonalBrain也是一個Java程序。很多思維圖軟體都是Java軟體:FreeMind、iMindMap、XMind。

PersonalBrain的免費版有一些限制,例如每個「想法」只能關聯一個文件。

PersonalBrain的官方網站是:http://www.thebrain.com/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