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裏,讓人忘憂,每次失意的時候就會想起它。它不大,在環島路一個安靜的小村子裏,臨海而居。


與大熱的鼓浪嶼、曾厝垵一比,這裏毫不起眼,可很多人仍爲了樹裏,尋訪而至。


不是因爲它有多牛的設計,有多厚重的歷史,只是喜歡主理人青貓生活在這裏的點滴日常。

 


進入樹裏,一推門

像進入了《綠野仙蹤》的童話世界,

滿目的綠,總是亮閃閃的陽光,

不遠處的海浪風聲,

一瞬就衝入心臟,暖暖的,很柔軟。

 


梔子花開得很盛,

後院的芒果樹剛掛了果,

等喫卻還需要些時日,

芭蕉卻不受約束,自顧綠得好看。

 


貓,是這裏的精靈,

七隻貓在這裏安家,

還有愛串門來曬太陽的貓咪,

或癱着或窩着,

一呆一下午。

 


青貓愛花,

所以書桌上、窗臺上,

角角落落總有好看的鮮花。

 


房間多木色傢俱,

是很低調、溫柔的那種木色,

搭配窗外漏進來的綠色,

鏡面上反射的綠色,

都是極好的。

 


不同的季節到來,看棕櫚樹、三角梅、鳳凰木、雞蛋花,摘新鮮的龍眼、芒果、木瓜、蓮霧,總能收穫一些驚喜。


「我相信美食、溫情和陽光,是假期最重要的部分。」青貓說。

 


樹裏最早開業是2012年,已經近8年的時光。2016年11月,青貓接手了樹裏的運營。


「那時莫蘭蒂颱風過去剛不久。」青貓回憶道。


那場百年難遇的17級颱風後,院子滿目瘡痍,地被風犁了一遍,主樓也被損壞。

 


決定接手時,很多人也勸青貓,破壞成這樣,整修可不是小功夫。


建築整修還只是費錢,植被要養回來,可不得費上幾年時間。


可青貓已經下定了決心:「這裏有我對未來生活的想象。」

 

青貓


最早時,和很多人一樣,青貓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大學畢業後,做了兩年外貿,怎麼都不是滋味。


「我就覺得我必須先停下來。」2013年,青貓決定給人生先剎個車,給了自己一年間隔年。


這一年,青貓走了大半個中國,那些設想過未來可能樣子的城市,她一個個跑去,然後停留在了廈門。

 


這座城市,滿大街的鳳凰木,陽光好像永遠不會累,街上都是光透過搖曳的樹枝留下來的斑斑駁駁。


而後,因爲在良築的工作,青貓接觸了民宿。


對未來的設想突然清晰起來,想開一家自己的民宿,有一個大大的花園。


所以,樹裏出現的時候,青貓完全無法抵擋。

 


不過,整修的難度還是出乎了青貓的預料。


「整整兩年,院裏的植被才養回來。」

 


沿着環島路走,小小門頭的樹裏,低調地有些不好找。


但門口那棵數百年的小葉榕夠高,遠遠便可瞧見,認準它而去便可。

 


推開院門,

便是植物的王國,

白房子被大大小小的樹包圍着。

 



循着風鈴聲進大廳,

風鈴下一盆小春羽,

迎着陽光探出枝葉。

 


白色是基底,

沒有太繁雜的裝飾,

溫潤的木傢俱上放些好看的瓶罐,

角落裏插着當季的鮮花,

素簡得很好看。

 


在樹裏客房待著,

總有好聞的花果香和檀香,

似有若無的很誘人,

花果香自是來自窗外的綠,

而檀香或許是來自那些好看的木傢俱。

 


最受歡迎則是二樓走廊的盡頭,

那個玻璃房小茶室,

陽光被樹葉過濾後,

透過玻璃灑在桌上,

很溫柔,很柔軟,很夢幻。

 


坐在窗前,

聽聽遠處的海浪,

看看院裏的樹,

一切煩惱都會沒有。

 


樹裏的一天,是從極有儀式感的早餐開始的。


可能只是白粥,鹹鴨蛋,就着日光喝一杯耶加雪啡。豐盛卻也不特意,家常卻很精緻。


也會和麪自己烤吐司,配自家熬的果醬,蒸個玉米或是蒸個番薯,水果每天換着來。


青貓說:「一日三餐是日常,那就儘量喫一些讓人愉悅的食物吧。」

 


趁早晨涼快,

翻一翻院子裏的地,

給樹木們澆水,

水幕衝過陽光,

便是一道彩虹。

 


午後,那些早上咋咋呼呼的鳥開始安靜,

樹蔭下的陽光不刺眼,

想曬太陽,又怕黑,

就曬着後背看書。

海邊此時人少,

海浪聲清晰可聞。

 


日暮黃昏的時候,

就到海邊溜達,

沿着延伸至海中的木棧道一直走,

看夕陽餘暉灑滿大海。

 


樹裏的四季,花果是接續不斷的。


山上面有一片祕密基地,冬天的時候會開滿炮仗花。


春天來了,炮仗花謝去,小白花又鋪了滿山。

 


三四月交接時,

後院的芒果樹盛開。

再過上兩月,

果實就掛滿了枝頭,

整個樹裏就都是濃鬱的芒果香。

 


七月,茉莉開第二季,

夾雜龍眼上市的清甜氣。

 


七到九月,是楊桃最好喫的季節,

九月往後,木瓜又來。

一年四季,如此循環往復。

 


樹裏的生活就是一樣,不過一蔬一飯,一花一木。


青貓的朋友圈,也都是這些最簡單,最細微的不起眼細節。


可惜,城市生活太喧囂,我們全給丟了,卻也因此顯得珍貴。

 


青貓並不把「樹裏」當做生意,而是生活本身。


有趣的是,客人也不把「樹裏」當生意,甚至比起度假,更像是「回家」。


很多人一年來好幾次,也不出門,就陪着青貓在院裏看書、喝茶、聊天、曬太陽……

 


有個叫娜姐的客人帶家人來度假,每晚很早就把樓上客廳的燈熄了。


青貓一開始以爲自己忘了開燈,每次都急忙跑上去。


結果娜姐說,是她爸媽給關的,擔心浪費電,都在房間裏活動,用不上。

 


還有糯米爸爸,每次從沙灘上回來,都會把借用的挖沙工具清洗乾淨擺放整齊,他說,方便別的小朋友們用啊。


有個叫天天的小朋友,每年都要來樹裏好幾次。


來了就愛跟着青貓,陪着她聊天幹活兒,說未見的那些日子他的成長。


「樹裏阿姨,長大了我要來做義工。」天天說的時候一臉認真和憧憬。

 


很多人也不把自己和青貓的關係定位成「客人和老闆」,而是朋友。


或許也因此,素昧平生的客人間總也能很快袒露心扉。


坐着一起喝杯茶,閒聊間就成了好友。

 


現在,青貓又和朋友萍子、婉琪、丹妮一起開了樹裏二號店,和一店相隔不遠,還有同樣的大院子。


這又是一個新的故事,有機會再詳說吧。


廈門樹裏(一店)

地址 | 廈門市思明區環島南路溪頭下社30號

電話 | 15260221526(微信同號)

圖片來自樹裏和它的朋友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