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極好的。

詞中之龍,豈是浪得虛名。

與蘇軾並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雖然是豪放派的代表,婉約詞寫的也是一絕,各種類型都有涉獵

論豪放有「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萬事紛紛一笑中

愛情有「春宵睡重,夢裡還相送。卻把淚來做水,流也流到伊邊。」

論婉約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論哲學有「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論節日有「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論情緒「欲上高樓去避愁。愁還隨我上高樓」

論風景「新柳樹,舊沙洲,去年溪打那邊流」

論。。。。。。。。。。。

老辛同志存詞629首,數量為宋人詞之冠。不僅數量多,而且題材廣,最重要質量優。

總結。恩,如果老子是女的還生在宋代,肯定會愛上他的。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自號稼軒居士。山東濟南人。早年即組織民眾在北方抗擊金軍,後率部南下歸於南宋朝庭。他一直心懷抗金,但得不到南宋朝庭重用。一直只作地方小官,甚至有近20年賦閑在家得不到任用。致使他的抗金主張得不到實行。「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正是他無奈的寫照。

在詞壇上,一向與蘇軾並肩,史稱蘇、辛。詞風以豪放見長,打破一切拘束,運用多種手法來表現自己的真實情感。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詞章。如:「郁孤台下清江水」,「更能消幾番風雨」,「壯歲旌旗擁萬夫」,「明月別枝驚鵲」,「千古江山」等等著名篇章,一直流傳至今,耐人吟唱。

他的豪放派詞風影響了後來的陳亮、劉克莊等南宋詞人。值得一提的是,辛詞中大量運用史事和典故入詞而能作到融為一體,絲毫不見斧鑿痕迹。現存《稼軒詞》四卷共六百多首。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著信全無是處,,,,辛詞獨喜這句。


辛棄疾是第一能寫錯字入詞的人!吹捧他的人未必識體!若"楚天千里清秋 水隨天去秋無際"為什麼不是"水隨波去"呢?水怎隨天?若"倦遊江上種橘千頭"不是萬樹千株呢?若"又誰御片帆沙岸係斜陽纜"一一一好好!不吹牛了,要給小外孫洗腳。我的知識不如幼兒的小朋友知英語。


辛棄疾本來是個能文能武的好將才,可惜最後做了個文官。「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賽外聲,沙場秋點兵」。

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辛棄疾: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