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營銷朋友喜歡說:你賣的不是產品,你應該賣服務。你的產品可以不賺錢甚至虧錢,但你可以更好的賺錢。

做生意的朋友跟我說:競爭對手把產品定價低於成本銷售,反而生意越做越好,越來越賺錢了。自己也嘗試了下,卻虧損嚴重。別人能賺錢,我卻虧錢,到底是怎麼回事?

玩電商的朋友們經常搞9塊9包郵,或者相對來說價格非常低的產品,但看起來價值比較高,而且比較有誘惑力,業內稱之為引流產品。這個引流產品可能不賺錢甚至虧錢,目的很簡單:引流量而已。

引流產品引大量流量在一定程度上是虧錢了,如果引過來的流量有另外的成交呢?那麼前期的虧錢只是可控的營銷預算而已。如果企業做了引流產品,然而卻沒有關聯產品銷售,沒有後端的產品銷售。那麼花錢引流量卻只是打了水漂而已。

你賣的不是產品,你應該賣服務。說這句話的人其實意思很明顯,只是拋出一個引流產品而已,我需要賣的是服務,需要賣其他關聯產品,那個纔是我們賺錢的地方。

這就是跨界營銷戰略,直接拿我們的盈利產品低價銷售、甚至免費送,他們有自己的盈利產品或者說盈利模式。而我們沒有,所以直接就被打趴了。不少企業遇到跨界進來的企業,直接和人家打價格戰,最後越玩越虧損,玩不下去了。因為人家不靠這個賺錢,我們卻不能這樣幹。

產品低於成本價銷售甚至免費送,為什麼生意越來越好?因為營銷運營人員有很清晰的營銷策略:通過低成本高價值有誘惑力的引流產品,先把客流做起來,有客流自然有關聯消費。例如燒烤店啤酒飲料免費喝,食客難道不點燒烤?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