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這個漫畫我個人其實挺喜歡的,畫風比較可愛,內容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看的很有意思。但是,為了迎合現在快節奏生活的需求,許多歷史節點的描述產生了極易讓人誤解的歧義甚至是徹底的錯誤,說好聽點是為「三分鐘」的妥協,說難聽點就是誤人子弟,加深許多人對波蘭歷史的糟糕印象。

歷史是不容褻瀆的。在多次觀看漫畫與下方的評論後,遂決定書寫此文。

我們開始。

批駁一:介紹他國歷史,開頭就以主觀貶義詞定調。「忘恩負義」這個詞很重,不是「蠢萌的」「傻傻的」這種中性詞,而是嚴重的純貶詞。而且此處犯了將國家擬人化的毛病,你可以說某個波蘭人是忘恩負義的,但3794.8萬波蘭人都是忘恩負義的嗎?類似的問題還有「嚴謹的德國人」、「變態的日本人」、「戰鬥民族俄國人」,不貼標籤,從我做起。

即便在最後為「忘恩負義」正名,先入為主的糟糕印象卻也埋下了。

批駁二:這裡是指2017年7月17日,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Andrzej Duda)正式簽署了下議院修正案《禁止在公共建築、設施和場所名稱中宣傳共產主義或其他極權主義法》。3個月後將拆除包括紅軍紀念碑在內的蘇聯時期紀念碑。據波蘭民族紀念研究所計算,將有約230座紅軍紀念碑因該法律被拆除,而目前波蘭境內約有500座紅軍紀念碑。

如果不熟悉波蘭蘇佔史,那這還真的很「忘恩負義」,只可惜歷史沒這麼簡單。

再遠的歷史就不提了,只說二戰。對於1939年9月17日波蘭人來說,蘇聯軍隊就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9月18日,蘇德軍隊會師於佈列斯特。蘇聯的名義是「保護其烏克蘭和白羅斯的同胞,免受已經潰逃波蘭政府的壓迫」,然而其真正用意是吞併波蘭,輸出革命。蘇聯鼓勵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發動「起義」,給了他們合法的搶劫和謀殺波蘭平民的權力,無數公報私仇的慘劇發生。戰後,倖存者伊麗莎白·皮卡爾斯基回憶:

「14歲的她與9歲的妹妹被波共強迫觀看槍決,遇害者是42個當地居民,他們被認為是知識分子和富農,其中還有兩個東正教神父......蘇聯人隨後洗劫了他們的屋子和農場中的牲口。這樣的掠奪和殺戮在波蘭東部的蘇佔區內屢見不鮮。」 ——《不折之鷹》

利沃夫街頭被處決的人

之後,蘇聯人決定為新建立的西烏克蘭省和西白羅斯省於1919年10月22日舉行加入蘇聯的選舉集會,看起來蘇聯人很民主,然而事實是如果波蘭人或烏克蘭人拒絕選舉,會被開除工作、逮捕或流放西伯利亞。然而蘇聯人已經將投票通過率內定為99.2%,所謂的投票儀式只是做個樣子。11月1日,蘇聯接受了佔領區希望併入蘇聯的「願望」。

一部分蘇聯紅軍的軍紀也出現了問題,QJ事件時有發生,來自瑪麗婭·馬切維夫斯卡的證詞:

蘇聯軍隊闖進我們的家,他們將我們的家搬空,我們一家躲在衣櫥內,一個士兵發現了我們。我親愛的丈夫安德烈試圖阻止他,被一槍打死,喔,我可憐的安德烈,倒在血泊之中。他們將我和女兒從櫃內拖出來,用繩子將我們綁起來,把我們壓在地上,開始侵犯我們。我們被十幾個士兵先後輪J,我可憐的女兒娜塔莉亞,她不斷地反抗,她咬了一個蘇軍士兵的JJ,那個蘇軍士兵憤怒起來,他打了娜塔莉亞一巴掌。惡魔般的同夥將娜塔莉亞拉出去,在她身上澆滿汽油,然後點火。我看著女兒滿身大火,聽見她撕心裂肺的慘叫,便暈了過去。

在接下來直到蘇德戰爭爆發前的蘇聯佔領區內,蘇聯大量拆除波蘭國內有「波蘭象徵」的一切建築和標誌,學校被禁止教授宗教、地理、歷史和拉丁文,一律改教白羅斯語、蘇聯教學大綱和馬列理論,從前的教案和課本被燒毀。街上用喇叭到處在播放蘇聯口號,斯大林的頭像出現在大街小巷,這一切旨在「去波蘭化」。至於蘇聯士兵大量洗劫店鋪、強制盧布貨幣改革,銀行現金充公,苛以重稅、拆除工廠機械運回蘇聯就不詳細說了。

蘇聯方面大量逮捕反蘇人士,將許多波蘭社會精英和波蘭軍隊審訊、處決或流放至西伯利亞及中亞勞動營,監獄人滿為患。1940年,蘇聯開始大量流放波蘭人至西伯利亞,要麼是通知對方自己去火車站,要麼直接去家中抓人。斯特凡尼亞·布扎克—扎瑞茨卡回憶道:

「我們看到老人、孕婦甚至是擔架上的體弱者和啼哭的嬰兒,都被強行趕進用來運牲口的車廂。許多家庭在混亂中走散,我們看到人們懇求蘇聯人讓他們以家庭為單位集合。我幾乎是生理性地看到、觸摸到那種我以為只有在世界末日才能感受到的恐慌、痛苦和絕望。」

古拉格勞改營

2月,被流放者的死亡率估計達到10%,大量老人、兒童和婦女甚至是孕婦死於保暖、衛生條件極差的火車車廂內,除了偶爾一碗淡湯和一片麵包外人們喫不到任何食物。孕婦在火車上流產或分娩後的嬰兒大多都死了,火車的後方用來儲存屍體,到站後會掩埋在無名之地。戰後,波蘭司法部做了統計,共有98人萬被流放。不光是波蘭,被蘇聯吞併的波羅的海三國也受到了一模一樣的待遇。

卡廷森林就不用說了,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我無意評判蘇聯的做法是否正確,但從波蘭人的角度來說,在經歷這些事情後,在蘇聯已經解體近30年後,在反蘇浪潮席捲東歐的情況下,那些蘇聯命令波蘭傀儡政府修建的紀念碑是否應該清除,各位讀者自己思考吧。

以上圖片和內容皆有出處:

Soviet repressions of Polish citizens (1939-1946)?

en.wikipedia.org
圖標
Polish prisoners-of-war in the Soviet Union after 1939?

en.wikipedia.org
圖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viet_invasion_of_Poland?

en.wikipedia.org
圖標
Soviet invasion of Poland?

en.wikipedia.org
圖標

嗯,這個沒毛病,就是蘇聯紅軍解放了波蘭。即便是華沙起義,紅軍方面也是儘力空投補給和作戰配合了。在打擊法西斯匪徒的這一事情上,蘇聯做到了極致,亦是全世界貢獻最大的,對犧牲在衛國戰爭中的所有蘇聯將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批駁三:前文已經說的很明白,波蘭政府拆除雕像是反對蘇聯影響,和更久遠的歷史並無關係。這裡雷雷犯了一個大錯誤,就是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與莫斯科大公國(Grand Duchy of Moscow)或沙皇俄國(Russian Empire)混為一談,這是低級錯誤,列寧聽了想打人,斯大林看了要槍斃。至於「欺負」,我更願用「互相傷害」來替代。

批駁四:關於祖先的神話傳說,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按照雷雷的邏輯,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中國喜聞樂見的神話傳說是不是也是「瞎編」的。我們可不可以把「瞎編」換成「一個民族對自己上古祖先由來的浪漫想像」?

批駁五:首先,在信仰基督教之前,波蘭地區普遍信仰本土多神教,是有自己文化的。其次,是梅什科一世(Mieszko I of Poland)在966年主動皈依了基督教,不是圖中被動的。

早期波蘭史可看我的這篇專欄文章:

張益達:聊聊我們比較陌生的中歐國家——波蘭(一)?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張益達:波蘭的統一之路、拔都西征與普熱梅斯爾王朝的統治——正說波蘭史(二)(補文)?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這裡是指14世紀後半葉波蘭女王安茹·雅德維嘉(Jadwiga·Andegawenska)與立陶宛大公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隆(Wladyslaw ll jagiello)聯姻,從此兩國變成共主邦聯。這裡雷雷又用錯詞了,此時兩國為邦聯,數個世紀後的盧布林聯合後,兩國才以聯邦相稱,波蘭和立陶宛聯合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對抗北方條頓騎士團的軍事壓力。

這段歷史可看:

張益達:波蘭立陶宛珠聯璧合 條頓騎士團百年悲歌——正說波蘭史(三)?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這裡指的是15世紀上半葉針對條頓騎士團的兩次重大戰爭——

波立邦聯與條頓騎士團之戰(Polish–Lithuanian–Teutonic War 1409.8.6 - 1411.2.1),格倫瓦爾德之戰殲滅條頓騎士團主力,令其元氣大傷。

十三年戰爭(Thirteen Years War 1454–66)漫長的十三年戰爭榨乾了騎士團的最後一滴血,迫使其俯首稱臣。波立聯邦收復被條頓騎士團侵佔幾十年的包括格但斯克市在內的大量波美拉尼亞國土。

(格但斯克的德語發音是「但澤」)

張益達:波蘭立陶宛珠聯璧合 條頓騎士團百年悲歌——正說波蘭史(四)?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張益達:波蘭國王血灑瓦爾納 ,十三年戰爭普魯士稱臣——波蘭史話(五)?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這段是重大戰爭結束後,波立邦聯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農業發展的最好,大莊園裏生產的糧食通過格但斯克運送到歐洲各國。

接下來,又是一個重大錯誤

批駁六:首先,當時不存在俄國,是莫斯科大公國。其次,圖中所說應該是指從第二次立陶宛-莫斯科戰爭 (Lithuanian-Muscovite Wars 1492 - 1494)到波蘭-莫斯科戰爭(Polish–Muscovite War 1605–1618又稱十七世紀早期波蘭對俄國的幹預戰爭 )之間,一個多世紀的戰爭史。文中所用「欺負」一詞是很不合理,很不嚴謹的,我們從頭開始捋。

事情要追溯到第一次立陶宛-莫斯科戰爭(Lithuanian-Muscovite Wars 1368 - 1372),這裡是立陶宛大公奧爾蓋德率軍幫助特維爾公國反抗莫斯科大公國的統一兼併事業,他沒有成功,雙方簽訂停戰協定。但立陶宛始終沒有停止向東蠶食羅斯諸國的腳步,到1430年停止擴張,期間已經佔領了包括斯摩棱斯克在內的大量羅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土地和莫斯科大公國沒有任何關係,莫斯科大公國不是基輔羅斯的繼承人,純粹是誰拳頭大就佔的更多。此後直到第四次立陶宛-莫斯科戰爭 Lithuanian-Muscovite Wars (1507-1508),都是立陶宛和莫斯科的戰爭,波蘭沒有直接參戰,最多隻是向立陶宛輸送些援助而已。

直到第五次立陶宛-莫斯科戰爭 (Lithuanian-Muscovite Wars 1512-1522),立陶宛大貴族格林斯基叛逃直接導致了軍事重鎮斯摩棱斯克被莫斯科佔領,波蘭纔在老西吉斯蒙德一世(Sigismund I the Old of Poland)的命令下投入戰爭,波-立聯軍與莫斯科軍隊決戰於奧爾沙(Battle of Orsha 1514),在波蘭本土軍隊的幫助下,莫斯科軍慘敗,3萬人被殲。

1569年7月4日盧布林聯合的原因是雅蓋隆王室絕嗣,以及莫斯科大公國的軍事壓力。之後伊凡四世稱第一任沙皇,主動發起針對利沃尼亞地區歸屬權的戰爭,史稱利沃尼亞戰爭(Livonian War 1558~1583)。

伊凡四世趁波蘭局勢混亂,新王剛剛即位之際發起大規模攻勢,佔領了不少地區,但特蘭西瓦尼亞大貴族斯特凡·巴託雷(Stephen Báthory)當選聯邦國王后,整軍備武,利用新組建的翼騎兵軍隊發起了凌厲迅猛的反擊戰。他連戰連捷,勢如破竹,兵圍莫斯科大公國軍事重鎮普斯科夫,但最終因為國內瑟姆議會掣肘,軍費不足導致圍攻失敗。即便如此,也打的伊凡四世割地求和,將其在利沃尼亞的全部佔領地割與波立聯邦。

這一部分請看:

張益達:伊凡三世的統一之路,諾夫哥羅德的毀滅和前三次莫-立戰爭——正說波蘭史(十一)?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張益達:瑟姆議會,施拉赤塔和第四、五次莫-立戰爭——正說波蘭史(十二)?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張益達:波蘭-立陶宛聯邦共和國誕生,盧布林條約和利沃尼亞戰爭——正說波蘭史(十四)?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張益達:斯特凡·巴託雷與利沃尼亞戰爭反擊戰——正說波蘭史(十七)?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這裡指的是波蘭的瑟姆(Sejm)全國議會,俄國也有類似的杜馬議會,但政治影響力不如瑟姆。嚴格的來講,瑟姆議會只是最後決定某重大政策是否實施的會議。平時開辦最多的則是兩院議會,即參議院和眾議院,參眾兩院議會形式。此時波蘭的政治制度在歐洲是非常先進的,她實現了民主議會治理國家和控制國王權力的憲政制度。

而波立聯邦之所以形成之後的貴族民主制度也並不是所謂的「小夫妻閑著沒事」,波蘭王權降低,貴族權力增強最遠可以追溯到普熱梅斯爾王朝時期,在這裡不多做贅述。總而言之這是一個長時間的,漸變而成的制度,是和周邊環境,歷史進程掛鉤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變成的。

而且雷雷的圖放錯了,這幅畫是法國瓦盧瓦王朝的亨利三世投票通過當選聯邦國王的一刻,嚴格來講並不是瑟姆議會的樣子。

批駁七:這裡是指聯邦歷史後期的「一票否決權」(Liberum veto)機制,圖中的描述基本是正確的,即一人反對就徹底無效。這是聯邦後期政治形態空前惡化的現象,王權持續走低,貴族權力畸形膨脹。我為什麼在這裡做出批駁,因為雷雷的敘述不準確,「一票否決權」最早出現於1652年,圖中的敘述就好像從一開始就有了,這是不對的。

批駁八:這裡指的是波蘭-莫斯科戰爭(Polish–Muscovite War 1605–1618又稱十七世紀早期波蘭對俄國的幹預戰爭 )波立聯邦國王西吉斯蒙德一世為什麼要發起對俄國的干涉戰爭,我認為有至少五大原因,絕不是所謂的「欺負」:

  1. 打破俄國與瑞典針對波立聯邦的結盟;
  2. 轉移內部矛盾,鞏固自身統治;
  3. 在全球地理大發現的影響下,對東方俄國探險的殖民浪潮;
  4. 部分俄國貴族主動擁護聯邦王子成為沙皇;
  5. 聯邦國王試圖建立波-俄聯盟或共主邦聯,以對付瑞典與奧斯曼的外交壓力。

這段歷史請看:

張益達:波蘭對俄國的幹預戰爭與偽迪米特里一世——正說波蘭史(二十)?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張益達:偽迪米特里與沙皇瓦西里四世的上位——正說波蘭史(二十一)?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第二十一篇是最新的,剩下的還會繼續寫。)

批駁九:18世紀末波立聯邦遭到三國瓜分與之前的戰爭沒有任何因果關係,弱肉強食是最基本的國際法則。俄國後期對波立聯邦的戰爭主要是因為後者已經衰落,並不存在所謂的「復仇」心理。在這裡也需要提醒各位讀者,是波立聯邦衰落後才引來的瓜分,並不是因為瓜分才讓其衰落。貴族權力的畸形膨脹早就從內部挖空了聯邦的根基,其衰亡就是必然結果。

批駁十:以俄國為首的第三次瓜分的直接原因是1791年5月3日,波蘭瑟姆議會通過的新憲法「五·三憲法」(Constitution of 3 May 1791)。五三憲法是世界第二部,歐洲第一部成文憲法,僅次於1788年的美國憲法,其意義和影響是空前的。

五·三憲法廢除了幾個世紀以來波蘭身上的種種痼疾,試圖變法維新,富國強兵,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 資產階級和「施拉赫塔」貴族應有同等之政治權力;
  • 政府保護農民,基本廢除農奴制度;
  • 廢除「自由否決權」等有害制度;
  • 樹立更加權威民主的君主立憲制來替代無政府狀態;
  • 建立更強大,數量更多的常備軍隊;

但憲法實施僅一年後就被勾結了俄國的部分反對貴族發起的武裝叛亂而廢除。但是,這部憲法卻對波蘭歷史影響深遠,在淪亡的123年之間成了波蘭人民努力復國的標誌之一。隨後,俄國擔心波蘭再啟憲法的復興可能, 就組織了第三次瓜分,波蘭徹底亡國。

關於五三憲法:

Constitution of 3 May 1791?

en.wikipedia.org
圖標

批駁十一:一戰時不存在奧地利,應是奧匈帝國。而且新生的波蘭第二共和國也不是簡單的被蘇聯「吐出來」的,是因為列強參與的凡爾賽條約誕生的新興國家。

批駁十二:又是老毛病了,什麼時候把這些膚淺的詞替換一下。不是所謂的「報仇」,簡單來說是俄波雙方對於雙方民族爭議地區掌控權的爭奪而引發的戰爭。戰後雙方簽訂里加條約,確定兩國邊界。

關於1919~1921蘇波戰爭:

Polish-Soviet War?

en.wikipedia.org
圖標

這裡的描述是沒問題的,只是這個圖。。圖中波軍騎兵使用的可是等離子激光劍,砍坦克如切豆腐?波軍騎兵對付坦克主要是使用反坦克槍或手雷,騎兵砍坦克為經典謠言,勿以訛傳訛。

關於「騎兵砍坦克」戰役:

Charge at Krojanty?

en.wikipedia.org
圖標

二戰波蘭騎兵:

他身後背著的是WZ.35反坦克步槍,性能可靠的反裝甲武器

這裡是正確的,卡廷森林大屠殺事件中的遇難者有22,000人。以波蘭人為主,還有少量猶太人與白羅斯人。遇難者主要是軍官,還有些醫生、作家和律師。卡廷森林大屠殺最惡劣之處在於,這些人是沒有經過審判而祕密處決的。實際上,如果蘇聯對其進行哪怕表演性質的公審再處決也至少是落落磊磊的。可這是祕密處決,而且蘇聯方面很長時間還不承認並嫁禍給德國,最後是迫於壓力才承認的。

卡廷森林請看:

Katyn massacre - Wikipedia?

en.wikipedia.org
圖標

最後對於「忘恩負義」雖然澄清了,但前面的錯誤描述還是一定程度影響了讀者的態度。

不光是波蘭,俄國現在被太多國家外交孤立了,大半個歐洲和美國都跟俄國過不去......我就不多說了,現代政治我不是很瞭解。

其實漫畫漏寫了很多應該有的事物,既然是波蘭史,東布羅夫斯基、皮萊茨基、密茨凱維奇、卡齊米日三世、索別斯基、畢蘇斯基我就不說了,哥白尼、肖邦、居里夫人這三位可是如雷貫耳吧。。。為啥他們仨沒有,五·三憲法這麼重大的歷史事件也隻字未提......

三分鐘歷史,或許時間限制了很多,但這些錯誤、疏漏和不準確描述確是很遺憾的。

波蘭歷史其實非常生動有趣,不要因為她近代的弱小而否定其歷史本身的偉大。波蘭歷史是人類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波蘭人也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她應有的貢獻。

極端的傲慢和偏見,來源於徹底的愚昧與無知。


敲黑板,各位同學。又是一位富有創意,理直氣壯,義正言辭的歷史發明家 @章魚丸子。為了表示對他觀看我文章的尊敬,我在這裡對其進行逐條答覆:

「波蘭本來就跟沙俄國、蘇聯、俄國有仇」

批駁一:我開宗明義的表達了反對國家擬人化的思維方式,結果他還是堅持這麼做了。我再重申一遍,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再親的盟友也會反目,打的再狠,也會結盟,一切是和利益掛鉤的,沙俄或蘇聯對波蘭也是如此。在沙俄看來,波立聯邦是其向西擴張的阻礙,在蘇聯看來,波蘭第二共和國是向全世界輸出革命的第一站。用仇恨來形容國際關係,真是過於幼稚。

「而實際上波蘭是個很2B的國家」

批駁二:......

「處於兩強夾縫之間的國家,最優的選擇是左右逢源,差一點也是拉一邊打一遍,而波蘭卻是德國倒黴的時候收拾德國,沙俄(蘇聯)倒黴的時候收拾沙俄(蘇聯),兩邊都打,而波蘭作為一個中歐國家卻報英法的大腿」

批駁三:他提出了左右逢源的外交方針,這理論上是沒錯的,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出發。然而接下來他的話,令我感到匪夷所思。從波蘭復國到二戰爆發,波蘭何曾「收拾」過德國,我翻遍史書均未找到類似記載。至於波立聯邦干涉俄國內戰和蘇波戰爭我都做出結論了,就算只說結果,這兩場戰爭波蘭也沒有取得理想中的勝利。瓦迪斯瓦夫四世還是下臺了,蘇波戰爭最後也只是險勝,充其量就是五五開,談得上「收拾」俄國?

至於波蘭聯盟英法,這就是在所有糟糕選項中選一個不那麼糟糕的。如果波蘭全面倒向德國或蘇聯,那麼之後她的命運之會更慘,以英法美為主的盟國纔是冷戰的最大贏家。

「當年一戰後,是波蘭第一個跳出來要把德國在山東青島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這也直接導致中國拒絕再巴黎和約上簽字。波蘭是個中歐國家,跟中國日本遠著呢,幹你波蘭啥事兒?沒由頭的跟中國交惡,討好日本也沒啥必要,波蘭居然就這樣幹了。」

批駁四:對不起,我讀到這裡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百度百科,原封不動截圖

朋友,這是初中歷史常識。另外再說一個常識,波蘭第二共和國的建立是凡爾賽條約的產物,沒有資格插嘴列強對國際局勢的安排。你是怎麼把日本的角色安插給波蘭的?你在打這些字之前,有哪怕去百度百科查過資料嗎?

「用一句話說,波蘭常常在國際社會發出與其身高不相配的聲音,現在大英帝國沒落了,波蘭還夾在德俄兩大勢力之間,卻要是抱遠遠的美國大腿,還是嘗嘗挑釁德俄。」

批駁五:抱美國大腿,你指的應該是美國駐軍和北約成員國身份,然而美國的軍事基地遍佈歐洲,北約成員國也涵蓋了歐洲許多國家。至於挑釁德俄.......波蘭共和國建立後於聯邦德國關係非常正常,甚至是和睦,許多波蘭人去德國工作,請問何來挑釁?

至於俄國。。大半歐洲包括美國都是反俄的,北約的存在就是制約俄國的,這些都是最基本的常識。你對現代國際政治的瞭解極度匱乏,大多停留在自己臆想的程度。

「蘇聯倒了,你波蘭卻又充當FH先鋒,中國跟你中歐的波蘭十萬八千里呢,哪裡得罪你波蘭了?」

批駁六:你自己都說了,中國波蘭相隔十萬八千里......

現在兩國關係非常和睦,1949年10月7日,波蘭是全世界第六個與新中國承認並建交的國家。波蘭是中國一帶一路在東歐最大的合作國,2011年10月20日,兩國簽署《中波關於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

我不明白這些稍微百度就有的答案,為什麼你還要無端造謠,憑空污衊?

隔壁日本,那是真正曾經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靖國神廁依然屹立不倒,依然不承認南京大屠殺,不承認強徵慰安婦,拒絕為戰爭道歉。我們中國網友對日本都如此寬容,波蘭有史以來可曾侵犯過中國一寸領土?可主動殺害過一位中國人民?為何還要往波蘭身上強加如此多的污衊?怪哉,怪哉。

end.

(小聲bb,東歐波蘭史交流羣:731688622)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