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菲哥,藝術設計留學作品集輔導與申請方案可直擊微信(Jolie_Y98)諮詢。

基於交互設計的概念越來越火,以及申請交互設計專業出國留學的學生愈來愈多,我曾就藝術設計留學行業內對交互設計的盲區專門有寫過一篇文章,即《讀懂交互設計專業的四大方向》,從「交互設計專業的四大方向」、「代表院校」和「作品展示」三個方面詳細解釋過交互設計專業的分類,旨在告訴每位學生 / 潛在的申請者都應該:

  • 首先明確自己要學習的方向和申請的學位;
  • 其次篩選學校(綜合大U,還是藝術設計類院校);
  • 再次明確學校申請要求(作品集要求、英語要求SAT/GRE等、文書材料、工作經驗等);
  • 最後準備作品集、文書、語言等申請材料,拿到錄取。
Parsons Design and Technology學生作品

不過藝術設計留學行業內真正對交互設計專業有通透了解的人可以說是少之甚少,目前的現狀是:

  • 對交互設計的具體方向不了解,從專業諮詢、專業定位到教學導師都給不了學生最準確的答案,導致學生在選校與申請材料準備方面完全不對口。

比如把UI / UX與HCI混為一談,比如將遊戲設計與技術定義為交互設計,比如學生想要申請Visual Arts / Media Arts,就要麼把學生的專業歸為純藝術領域,要麼安排不專業的導師來給學生上課。因為在整個行業內,畢業於Visual Arts / Media Arts的導師少之又少,就更別提名校了。但是我們乘己就是有UCLA和哥大的視覺藝術導師。

乘己導師作品

  • 對交互設計專業的分布院校不了解,並且不知道學校之間的專業差別。
  • 對綜合大學的交互設計專業認知不全面,從顧問到教務到導師,因為綜合大U申請難度很大加之沒有匹配的導師,就力勸學生放棄綜合大U。

在這樣的行業現狀之下,大菲哥就帶著大家,以申請者選擇學校的類型(綜合類大學 & 藝術設計類院校),以美國15所熱門學校為例,詳細列出來每一所學校在交互設計大領域的具體專業開設,供大家根據自己要學習的交互設計分支來匹配選校,並選擇方向一致的導師來進行輔導,熟悉專業的文書老師來進行文書寫作與留學申請。

這篇文章的邏輯適用於以學校為導向而來查閱,並確認是否有開設自己要申請的專業的學生。

SVA Interaction Design學生作品

美國TOP15交互設計院校

1 / 綜合類大學

斯坦福大學:理工科 + 技術主導型交互

本科: CS + Art Practice

該項目旨在通過技術與藝術連接,建立數字和視覺藝術的融合交互關係,培養學生同時具有藝術的創作思維,並掌握科學技術的創新運用。將計算機互聯網工程技術投入當代藝術的概念與實踐應用,探討關於工程、社交媒體、新興技術等相關主題。

本科: BS Computer Science: 人機交互專業分支 (HCI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優勢:理工科背景又對交互感興趣的學生就很適合申請此項目,會有信息圖形、系統服務、生物研究等多方面的工科內容。是基於物理和工程界的交互。

研究生: MS Computer Science: 人機交互專業分支 (HCI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卡內基梅隆大學:CMU與設計相關的專業分布在三個學院,分別是:

College of Fine Arts

  • School of Arts
  • School of Desig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 Human - Computer Interaction Institute at CMU

與交互設計相關的專業有:

本科: Bachelor of Fine Arts: Electronic and Time Based Media

探索計算機工程與新興技術對當代藝術實踐的交互影響,課程內容包含動畫、影像、互動媒體、交互藝術、戰略媒體、遊戲設計、生物藝術等。

跨學科教學是此專業的最大特點,將藝術與設計、技術融合在一起。

本科: Human - Computer Interaction

但是在CMU不能直接申請HCI,只能先申請其他專業獲得錄取進入CMU後,將HCI作為第二個專業或者輔修來進行學習。

研究生:

創新服務交互設計 (MDes & MPS)

Master of Human - Computer Interaction (MHCI)

MII - PS: Master of Integrated Innovation for Products and Services Program: 商業導向,以培養創新型的創意領袖和戰略性方案的產出為目標,旨在通過設計創建一個卓越的商業體系、服務體系和擁有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的世界。

哥倫比亞大學:BFA & MFA Visual Arts

純藝術、實驗影像藝術驅動下的專業,也是我在交互設計四個分支中提到的最後一個方向,側重通過技術、影像、裝置、互動媒體等來表達純藝術的概念和想法。

申請此方向的交互,若是申請本科,選擇Video分支,若是申請研究生,選擇New Genres分支。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方向同哥大,只不過如果學生選擇Design Media Arts (BA/BFA),對軟體製作能力有一定的高要求,特別是要申請研究生的學生,需要將靜態的image做成動態的video影像。所以很多學生是來自視覺藝術以及科技工程的專業領域。

UCLA DMA學生作品

喬治亞理工大學

BS Computational Media

分支有三個:Computing & Visual Design & The History of Media

課程內容為:

  • 計算原理 Computational Principles;
  • 數字媒體(包括圖形與聲音)的表述與應用 The Represent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Digital Media, including Graphics and Sound;
  • 軟體設計 Software Design;
  • 視覺與交互設計 Visual and Interactive Design;
  • 數字藝術 Digital Arts;
  • 媒體理論與歷史 Media Theory and History.

在上完以上必修課後,學生們必須在以下領域中選擇出自己的研究分支

  • 交互遊戲設計 Interactive Games Design;
  • 特效製作 Special Effects;
  • Culturally Informed Program Design: 即編程導向

MS Human - Computer Interaction

MS in Digital Media: 三個研究分支,培養學生成為Interaction and Information Design(交互信息設計)、Game Design and Production(遊戲設計與製作)、Interactive Media Design(交互媒體設計)就業導向型所需要的人才。

三個研究分支:

  • 創意與知識 Creativity & Knowledge
  • 藝術與娛樂 Arts & Entertainment
  • 公共媒體 Civic Media

BS / MS Digital Media Degree Program

五年本碩連讀項目,最終項目導向為上述學位。GPA最低3.5。

紐約大學

所有藝術設計類專業都開設在Tisch School of the Arts,交互專業只有本科

Bachelor of Fine Arts (BFA) degree in Interactive Media Arts (IMA) 以電腦技術與數字交互為核心。

Computation (the ability to code, learn new software, manipulate data, and create physical) + Digital Interactions

南加州大學

BFA in Digital Media: 技術、軟體為主的數字多媒體藝術,應用在攝影、影像、網站、聲音、表演、敘事環境、電影等領域。

軟體教學包括:Final Cut X, Compressor, Pro Tools, After Effects, and DVD Studio Pro.

MFA Interactive Media: 三年制項目,只錄取15名學生。強調電腦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學習,探索互動媒體在當今娛樂遊戲等產業中的應用。

如果有學生就只申請綜合大U,除我講到的以上7所學校外,RIT以及UCSD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都也是不錯的選擇。

RIT: MFA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nteraction Design option): UI / UX交互設計;UC-San Diego: Visual Arts

2 / 藝術設計類院校

紐約視覺藝術學院

無本科交互設計專業。研究生開設兩種交互設計專業:

MFA Interaction Design: 以「人」出發,關注用戶問題與用戶體驗,是最直接的交互設計專業內容,更多是服務於商業目的,包含UI(用戶界面),UX (用戶體驗),用戶調研(Design Research),信息結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雲計算,人機交互(HCI)等。

MFA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深層次思考交互設計的社會性意義。服務社會,不只是讓交互設計服務商業的目的,而是讓交互設計促進社會創新和科技的進步,解決城市/社會發展中的複雜問題與挑戰,造福於生態環境等。錄取學生背景多樣化,與不同的群體進行調研與探討,申請者要具備戰略的眼光和決策能力,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造福於更好的社會生存空間與環境。

SVA DSI學生Siqi Liang作品

馬里蘭藝術學院

BFA Interactive Arts: 藝術與技術相融合,探討藝術在遊戲、互動媒體、智能等技術領域的作用和交互作用。

MPS UX Design: 提供線上課程,是基於平面設計基礎上的界面交互。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

BFA Interaction Design: 不局限於任何一個領域,而是全方面探討交互設計與技術的關係,與平面設計、交通運輸設計、工業設計、娛樂設計、多媒體設計等專業領域的關係。以用戶體驗為出發點,思考用戶的思維方式、用戶行為與環境因素。

MFA Media Design Practice: 實驗性為主,探討技術、設計、社會服務、企業組織、藝術設計實踐的交互關係。

ACCD學生Inae Song作品Disney Explorer Fastpass App

加州藝術學院

BFA Interaction Design

MDES in Interaction Design

MBA in Design Strategy (1-year program): 商業導向,適合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

帕森斯設計學院

BFA & MFA Design and Technology: 與綜合類大學一般開設的交互設計方向吻合,側重電腦編程技術與設計,強調技術在藝術設計領域的交互作用,比如遊戲設計、平面設計、娛樂設計、視覺藝術、互動媒體、動態平面、電影影像等。

Art Media and Technology (BFA): 與上面專業強調設計不同的是,此專業強調技術的藝術性。在巴黎和紐約兩地上課。

BBA & MS Strategic Design and Management & Strategic Design and Management (Global Executive MS): 商業性目的,以培養創新型創意領袖和戰略性方案的產出為目標。

Parsons Strategic Design and Management學生作品

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

BFA User Experience Design: UI / UX用戶體驗為核心的界面交互設計。

BFA & MFA Service Design / MFA Design for Sustainable: 社會創新服務型交互設計。

BFA / MA / MFA Motion Design Media: 以motion為主的視覺交互媒體設計。

SCAD Service Design學生Chris Wronski作品

普瑞特藝術學院

BFA Digital Arts: 開設Interactive Arts分支,學生既要學習電腦編程技術、3D建模等,又要學習藝術、裝置影像等內容,也是技術與藝術驅動的多媒體交互。

MFA Interactive Arts: 基於多元文化以及網路文化的發展,跨界整合了音樂、影視、新媒體、雕塑、裝置、網路程序、電腦編程、虛擬現實、科技(VR / AI)、視覺語言等互動藝術。

MPS Design Management: 商業導向型,適合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

Pratt Digital Arts學生Serena Rio作品

羅德島設計學院

無本科,只有研究生。

MFA Digital Media: 不是其他院校的商業目的導向型的界面用戶體驗、社會創新服務設計等內容,而是同Pratt一樣,基於多元文化以及網路文化的發展,跨界整合了音樂、影視、新媒體、雕塑、裝置、網路程序、電腦編程、虛擬現實、科技、視覺語言等的互動藝術。

RISD學生Sophia Sobers作品Dreams

全部學校與交互專業的分支開設就講到這裡。如果大家在看完這篇文章後還沒有明確要學習的分支以及作品創作的內容方向,就來一一諮詢我。明確選校與專業方向是申請交互設計最關鍵的第一步喲 ~

相關文章推薦:

這是你報考RISD應該了解的知識點

SAIC,一所想像與實際差距最大的院校

世界第一!CalArts角色動畫看這裡

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錄取真的沒那麼難

不是我們的目標院校,卻是我們就讀的院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