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答題之前還是習慣性的看看前面的回答,若有人答得差不多,就跳過,沒必要浪費精力把人家說過的東西再重複一遍。不過看了一遍,覺得還是可以說說的。

言高心未必高

林清玄的「人間最美是清歡」,是白話、拔高了蘇軾的「人間有味是清歡」。意思差不多,都是表示作者對「清歡」的喜愛。當然我們仔細區別,還是能感覺到不同的。

何為人間有味?以蘇東坡的性格來說,還真的可能就是說好吃的味道。何為人間最美?很顯然林清玄指的是一種生活態度。「清歡」這種生活態度在他心中是超越所有其他人生態度的存在。「有味」和「最美」之間的差別,稍敏感者肯定是能體會到這其中的區別的。

「有味」,偶得之為美。「最美」,求得之為美。

再結合蘇軾臨終前的「著力即差」來看,林清玄離蘇軾的境界還差得遠。

喜歡「清歡」沒有錯,追求「清歡」就俗了。人間真味,哪一樣不是最美?

何為清歡?

到底什麼是「清歡」呢?

清歡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清雅恬適之樂。出自唐·馮贄 《雲仙雜記·少延清歡》:

陶淵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雜投之,曰:「少湮清歡數日。」

陶淵明隱居困頓,得到太守送酒,他也不一醉方休,舂了高粱水混在裡面。還得意地說:「這樣可以多過幾天癮。」

清歡於此,就是簡單的快樂而已。陶淵明並不在乎快樂的濃烈,而心儀細水長流。

東坡居士關於「清歡」的句子出自《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看下片前兩句就可以了,上片是寫景。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看吧,蘇老果真是個吃貨,他的清歡不過就是山間野味罷了。

我們再來看林清玄《人間最美是清歡》:

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捨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慾望的捆綁,回到最簡單的歡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

林清玄的文筆,簡約而睿智,帶著些許禪意。讀他的書,就如品茶,清香自來,讓人心靜。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清歡」在這裡已經完全變成了一種生活態度,這種變化也是適合我們現代人的文學想像的,因此他的這些文字在大眾看來,自然格外動人。

如何清歡?

要做到陶淵明和蘇軾的「清歡」,並不難。保持一顆平和的心,體會自然的每一份饋贈並享受,就是清歡。天道恆昌,萬物平常,我們並不需要刻意去追求簡單、淳樸,順道者生。

你的繁華、你的落魄、你的成功、你的失敗都不過是大道的輪迴罷了,不因為天命難改而消極,仔細地品味每一步生命歷程的精彩,並安然地喜歡它,順應它。

這就是蘇軾「著力即差」的「清歡」,也就是老子的「無為」。

用現在的話說:「結果不重要,關鍵是過程」。

說難吧,不難。說不難吧,也不容易。關鍵是悟。

而林清玄的「清歡」,則更加容易。你不過需要奮鬥到你可以放棄自己奮鬥目標的階段就可以了。就好比我們說「捨得」,捨得捨得,你總要得到過才能舍。一貧如洗,一個月難得吃肉和擁有足夠的生活資源卻選擇吃素的人是不同的。

林清玄的「清歡」,不過就是富裕者的修行,肥胖者的辟穀,膚淺者的裝逼,誰都可以做到。

和大道清歡比起來,這真的只不過是附庸風雅罷了。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喜歡請點關注,謝謝。

滾滾紅塵,誘惑太多,誰能耐得住寂寞?大千世界,紛紛擾擾,誰又能逃避得了?人生百態,酒色財氣,誰又能無欲無求?司馬遷《史記》的第一百二十九章「貨殖列傳」就曾說過: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 ...親朋道義因財失,父子情懷為利休。急縮手,且抽頭,免使身心晝心愁;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

什麼意思呢?普天之下芸芸眾生為了各自的利益而勞累奔波樂此不彼。在這樣的現實面前又有幾人能做到清歡?所謂清歡即是清雅恬適之樂。我想這種清歡的生活或者境界更多的是一種理想一種嚮往,甚至帶有一絲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兒。

林清玄說人生最美是清歡,那是因為淸歡的境界離普羅大眾太過遙遠,太不接地氣。距離產生美,得不到的才是最美的。人畢竟是充滿慾望的生靈,渴望得到更多渴望擁有更多是人之本性。有錢人追逐更大的利益,沒錢的人整天疲於奔命,清歡這種有些自命清高,曲高和寡的生活狀態總是讓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

也許只有那些真正參悟了生命的本質,已經勘破紅塵的高僧、隱士才能真正體會到清歡之美吧!不知為什麼我腦海中突然想起了那位有名的弘一法師,前半生盡得風流,後半生盡享清歡。他寫的那首《送別》是那麼清雅脫俗,與清歡之美完美匹配,盡得清歡之神韻: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這首詞看似是送別友人,實則是頓悟人生,揮手與自己的過往告別,作別塵世的虛幻與浮華,從此踏上與清歡相守的另一段人生旅途。只是人世間有勇氣如法師一樣拋卻塵世繁華的又有幾人呢?


「人間最美是清歡」,並不是林清玄說的,原是蘇軾的詞句,原句為「人間有味是清歡」,林清玄只是將它改為「人間最美是清歡」罷了,這種改動並不好。原句出自蘇軾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全詞如下:

浣溪沙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的這首詞是寫他與劉倩叔的南山春遊之行,詞中寄寓著蘇軾清曠、閑雅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態度,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思。

清歡是什麼?

一般來說,快樂是一強強烈的情感,而清歡卻不是,清歡是指清雅恬適之樂,它是悠遠綿長的,是沖淡清和,這種快樂不會更給以強烈的感受,卻能給人帶來長久的身心歡愉。

清歡是最容易獲得也是最難獲得的快樂

說清歡最容易獲得是因為要獲得清歡的條件非常簡單,小樓覺得只要做到一點就能獲得清雅恬適的快樂。

那就是——懂得品味生活

說起品味,人們總覺得是非常高雅或富貴的事,要喝幾千幾萬的酒,穿幾千幾萬的名牌衣服,才叫有品味,其實,胸中有氣象的人,一杯清水,便喝出指點江山的豪情,身上有風彩的人,粗布麻衣,也可穿出吳帶當風的風流氣度。

懂得品味生活,就是要懂得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蘇軾有詩云:「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春天的夜晚,有花之清香,有月之光華,便是值得品味的美好時刻。又如上詞中,一盤野菜,一盞粗茶,便可獲得清雅恬適的身心之愉。

說清歡最難獲得,是因為人的內心很難逃出物慾的囚籠。

人總是渴望更好的生活,這無可厚非,但這種渴望過於強烈,就會讓人失去對此時生活中那些美好生活細節的敏銳體察。

慾望得不到滿足,讓人痛苦,得到滿足,在短暫的快樂後,你會發現不過如此,繼而產生更多的慾望,還是痛苦。

正是因為人心被物慾所役使,使得清歡成為人最難獲得的快樂。


林清玄寫《人間有味是清歡》是因為讀了蘇軾的「蓼茸高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發出對現實的感慨。

蘇軾在這首詞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花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發出這簡直是人間至味的讚歎。

林清玄說:「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求物質的條件,只講究心靈的品味。」

他對現代社會感到很無奈,到處充滿了擁擠,嘈雜,聒噪,沒有那個地方可以養養神,靜一靜,好似清歡一絕,再難相逢。這種感慨在林清玄的文章中是很難看到的。我甚至懷疑那天他肯定遇見了很煩心的事,才發一下牢騷。

其實林清玄是一個深得清歡三味的妙人。他的文章幾乎都在寫平淡的生活,但又不帶人間煙火,揮發著空靈優美的詩意。他寫母親寫的信,結尾總是寫「天寒露重,望君保重」;他寫日本有一種叫朝顏的花,中國名字叫牽牛花,他只有一個早上的綻放。林清玄能把一件很平常的事寫出美來,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品味清歡的能力,跟蘇東坡喝濁酒,吃野菜,而成人間至味是同樣的功力。

如果清歡是一種轉化現實的能力,那麼這種能力具備什麼條件呢?

1.不物質。富裕日子過得,貧窮日子也過的。大牌衣服不覺得太好,粗布衣服也不會感覺不能接受。

2.不世俗。不會覺得咖啡高雅,也不會覺得大蒜粗俗。不會覺得西裝革履有多成功,也不會覺得泥水滿腿有多不堪。

3.能自嘲。不會覺得成功了有多了不得,也不會覺得失敗了有多不得了。

4.能靜心。坐下來,發發獃,看看天,看看樹,看看腳趾頭,覺得有意思,能會心一笑。

我認為清歡就是自己跟自己遊戲,與他人無關,那怕身邊遊人無數,自己有一份獨處的心態,心裡有一份獨處的樂趣。靜下來,品味自心,能得趣味,就是清歡。

清歡不是高大上,人人做得!


自古文人多清高,都希望自己成為精神貴族。但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何謂「清歡」?遠離世俗的喧囂,遠離官場的爭鬥,忘卻名利慾望,走進山林,過著自然素樸的清茶淡飯生活,這就是「清歡」。「清歡」者,清淡的歡愉,清雅恬適之樂。

最早有這一體驗的人不是林清玄,不過,林清玄飽讀詩書,自然也不難說出「人間最美是清歡」這樣的句子。情感是可以相同可以共鳴的,唐朝馮贄 《雲仙雜記?少延清歡》記載:「 陶淵明得太守送酒,多以舂秫水雜投之,曰:『少湮清歡數日。』」 宋朝邵雍 《名利吟》有:「稍近美譽無多取,纔近清歡與賸求。美譽既多須有患,清歡雖賸且無憂。」 宋朝蘇軾《浣溪沙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黃庭堅 《鷓鴣天?座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

如果還要追溯,可以追到孔子那裡,「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其實,老莊更多類似論述,這裡就不再累述了。

為什麼要文人們都以「清歡」為美呢?這其實是一個入世和出世的糾結。有不得重用而選擇出世的,有疲於官場之累而選擇出世的,有本身就自命清高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選擇出世的。但有一個共同點,都願「無官一身輕」,清凈地沉入自己的「精神世界」。

要做到「清歡」是不容易的,天生高雅脫俗者極少,大多屬於「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不過,人隨自然便好,我輩一般普通人物,不必為「清歡」或「不清歡」而煩惱,只需要以入世的態度干好工作和事業,以出世的態度追求自身的修養和內心的平和即可!

(圖片來自網路)


我是潼小漫,心易動,心也易亂。人啊,難在「安心」,難在「清歡".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高壓的,你不得不承認,孩子出生後,你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明星一擲千金購買」校區房「,普通百姓也砸鍋賣鐵給孩子最好的生活環境,都是在攀比。

孩子大一點你開始選擇熱門的專業,或者為孩子下一步的人生做規劃,出國留學,或者其他的。開始同身邊人對照。

畢業後工作,結婚,生子哪樣事是輕鬆的,總以為熬過這一段下一階段就不那麼累了,然後才發現原來都是自己的臆想,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難。

所以,雖然總是盼著想要清閑,但是現實給出的答案,很難,很難。

所以,雖然知道人生最美是清歡,但能做到清歡的又有幾人呢?

思索種種,不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1、物慾干擾

就像我開篇舉例一樣,你生活在這個誘惑的時代下,被周圍一切所誘惑,哪能真正意義上的做到「清歡」,其實很難。

有了漂亮的衣服,想要漂亮的皮鞋,當你所期待的目標達成後,你也就失去了你的目前,你的下一個目將被列入,你總是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慾望。

不信,你看看各種手機廣告,你買的那款一定是當時最好的,可是過了那個階段,你又被重新拉入進來,開始了無休無止的購買。

2、難放下,難看開。

生了一場大病的人,可能會從此性情大變,不會那麼爭搶,因為發現一切都沒有意義,可是如果你生的是一場小病。

當病痛結束的時候,你又開始為自己之前所糾結的事情煩心,那些在生病期間勸慰自己的話突然間就失效了。

人做不到清歡,是因為人心裡有太多的執念。

3、社會大環境

社會是個大染缸,想要保持自己本色,其實很難,因為你總會從這個染缸跳進另一個染缸。

社會的大大環境是希望你獲得成功,而不是無欲無求,所以你首先得先勵志,成為人上人,人上人你就得拼了。

要拼,哪能給你那麼多清歡可言啊。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看透現實,依舊熱愛生活。

歡迎關注@潼小漫 一起成長。


別人我不確定,但是我自己感覺離「清歡」還有很遠的距離。

我做不到「清」。

我是個徹底的俗人,人世間熙熙攘攘多為利。我沒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只是希望可以有足夠的能力,養得起自己,照顧得了家人。

我這樣的人和「清」這個字離得太遠,沒有足夠的定力去支撐品格的清高,也沒有足夠的風骨可以一袖清風,無欲無求。

同時,我也做不到「歡」。

我的個性很不討喜,太過要強,總是被世間事所困擾。心胸不夠寬廣,也總是不自覺會和人進行攀比。往往無法知足,也無法快樂。

想要的太多,心被佔滿了,何來清歡。


「清歡」,清是修飾詞,歡是主義詞。「清」作為修飾詞,有幾個意思是可以考慮的:「純凈沒有混雜物」、「寂靜」、「單純」、「清楚」。「歡」可考慮的意思是「快樂,高興」。其它的兩個意思「喜愛的人,(多指情人)」、「起勁、活躍」不太適合。因此「清歡」可以理解的意思有「純凈沒有混雜物的快樂或高興」、「寂靜(安靜從容)的快樂或高興」、「單純的快樂或高興」、「清楚的快樂或高興」。看看前面的修飾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做到「清歡」之難,應該不亞於上青天。


清歡這個詞,是個好詞。它一下子就能給我們清靜無為清新恬淡的感覺。所以,中國漢字是最奇妙的東西,它色香味俱全,它是融合了各種情感的符號,這就是中國漢字和中國文化的奇妙之處。

清歡這個詞,不是林清玄首創的,它大概率是陶淵明說出來的。因為陶淵明是清歡派的大宗師。與廟堂理想不同,清歡代表了一種民間的隱逸的與世無爭的審美理念。

在唐宋詞中,清歡是個高頻詞,好多詩人都喜歡用,因為,清歡代表了一種人生理想,一種人生境界。我們常說,絢爛之際歸於平淡,這說明,清歡是高於燦爛和熱烈的境界的。我們從天真無邪的幼年,到雄心萬丈的青少年,到野心勃勃的中年,最終都要走向淡泊靜雅的老年。人生的軌跡從低到高,然後再回到低,就像我們的生命,來自於微塵,終將回到塵土中去。所以,熱烈的人生也好,雄心萬丈也好,最終都將走向平淡如水的生活。這就是清歡。

談到清歡的境界,蘇東坡說的最好。他通過春天裡一次野餐的經歷,卻寫出了人間有味是清歡的人生哲學。蘇東坡是個多面體,在他身上,集中了儒家的進取、道家的清靜和佛家的放下,特別是在四川那個道教色彩濃厚的地方,蘇東坡身上又深深地鐫刻上了道家思想的影子。

而道家是清淡的,是安靜的,是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是靜水流深古井無波的深沉與清靜。

而蘇東坡,在經歷了輝煌、失敗,經歷朝中做官和被貶遠方之後,覺得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享受淡然的快樂。疾風驟雨的幸福,來得快去得也快,而平淡生活中的快樂卻意韻悠長。這種悠長,就是經過歲月的漂洗過後,「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淡然。所以,蘇東坡在一次春寒料峭的野餐後,端著淡淡的茶盞,淡淡地告訴我們,「人間有味是清歡」!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細雨斜風天氣微寒。但這正是初春的天氣,有點寒冷算什麼,這不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嗎。我們可以想像,蘇東坡沒有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而是興緻盎然地在細雨中緩步而行。心情爽朗的人,看青山綠水都是滿眼含春的,而在早春的細雨中,淡淡的煙霧和稀疏的楊柳使初晴後的沙灘更嫵媚。遠處清澈的洛澗匯入淮河,水勢浩大,茫茫一片。

中午的時候,蘇東坡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嘗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

蘇東坡說,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清歡的好,要歷經人生的坎坷與磨難之後才能體會的到。因為,人生最難控制的是慾望,而一旦有慾望,我們就無法平靜,我們就無法清歡,在與慾望的鬥爭中,我們焦慮不安,唯有歷經滄桑的人,才能發現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擁有,而在於曾經擁有。不在於曾經的熱烈,而在於在熱烈之後的清歡。

面對焦慮的世界,無常的生活,小境界的人驚慌失措,大境界的人人淡如菊。


清歡就是簡單的快樂而已。

人,一簡單就快樂,但快樂的人寥寥無幾;一複雜就痛苦、就累,可痛苦並累的人熙熙攘攘。這種現象反映出一個現實問題:就是更多的人,要活出簡單來不容易,要活出複雜來卻很簡單。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簡單的就是美的。雨後的清晨是簡單的,所以是美的;素麵的少女是簡單的,也是美的;孩子的語言是簡單的,也是美的;母親的關切是簡單的,也是美的。簡單是一泓清泉,從眼到心的凈。簡單就是母親告訴你:天冷了,多穿點兒衣服;妻子告訴你:我們都很好,你放心;孩子告訴你:爸爸,我想你;朋友告訴你:回來時我們喝幾杯。

複雜常常使人疲憊和望而生畏。人的確要活在人際關係的蜘蛛網中,但那網有時太大、太錯綜複雜、太包羅萬象,而你不過是眾生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物,宛如螻蟻般的小人物。你根本不想和碩大的蜘蛛網相碰撞,根本不想有魚死網破的那一天,更不想成為誘餌、目標和靶子。你只是想衣食無憂,可是一切都因為複雜而變得更複雜。複雜是汪洋大海,容易使人憔悴和衰老。複雜就是同事告訴你:領導好像對你有意見;上司旁敲側擊:最近你聽到什麼反映;部下告訴你:有人說你壞話。就是一句話說一半,留一半;就是遮遮掩掩,虛虛實實;就是語氣漫漶,態度曖昧;就是陽奉陰違,圖謀不軌。

人,小時候簡單,長大了複雜;窮的時候簡單,富了以後複雜;落魄的時候簡單,得勢了複雜;君子簡單,小人複雜;看自己簡單,看別人複雜。這不由得使我們想起顧城那首小詩: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簡單與複雜之間也有這麼一層迷濛的關係。簡單的人容易使人信任,容易有真正的朋友。複雜的人也會有朋友,是不是真正的,是不是交心的,很難說,因為你的複雜,首先讓人築起厚厚的心牆。

這個世界其實很簡單,只是人心很複雜;其實人心也很簡單,只是利益關係很複雜。桌上有一堆蘋果,人們並不在意蘋果有多少,而是在意分到自己手裡的有多少;單位有一攤子事,人們並不在意這攤子事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幹了多少。人類有大智慧,卻因為對得失斤斤計較,最後都變成了小聰明。

人生其實很簡單。簡單到只有兩件事:謀生與樂生。謀生就意味著忍受、付出、疲勞、無奈、受氣、披星戴月、流血流汗……謀生是人之為「人」的必須本事,會謀生才不會成為社會的負累,才能擔當家庭的各種責任。樂生是屬於精神層面的,是一種心態,與物質沒有多大關係。如果你熱愛生活,博愛眾生,放一輪明月在心中,那麼,面對任何苦厄便都能從容面對,苦中取樂。

人活在世上,許多東西我們之所以覺得必需,只是因為我們已經擁有它們。當我們清理自己的居室時,我們會覺得每一樣東西都有用處,都捨不得扔掉。可是,倘若我們必須搬到一個小屋去住,只允許保留很少的東西,我們就會去判斷什麼東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了。那麼,我們即使有一座大房子,又何妨用只有一間小屋的標準來限定必需的物品,從而為美化居室留出更多的自由空間呢?現代人活得愈來愈複雜了,結果得到許多享受,卻並不幸福;擁有許多方便,卻並不自由。在五光十色的現代世界中,讓我們記住一個古老的真理: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

人生苦短。我們不能任由煩惱淹沒快樂,不能一生都活在與煩惱的牽纏中。心是煩惱的根源,我們無法像佛一樣除盡煩惱,了脫生死,到達涅;但我們完全可以學會操縱自己的心,讓它向著有陽光、有燈光的一面。只要心明凈了,就會快樂起來。

人生是一種過程,就是一種奮鬥、一種探索、一種征服、一種付出的過程。只是在經歷這個過程的時候要牢記:天地有大美,於簡單處得;人生有大累,在複雜處藏。簡單快樂複雜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