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理辦公室初步統計,2018年春節(大年初一至初六,2月16日至21日)全國電影票房春節檔再創新高,為56.94億元,觀影人次為1.43億,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68.25%和60.13%。其中,國產影片市場佔比為99.93%。大年初一(2月16日)全國電影票房為12.69億元,觀影人次為3238萬,創造了新的單日電影市場紀錄。

首次春節觀影用戶超億人次;首次擺脫了瘋狂票補的春節檔;以及不再像2017年暑期檔和國慶檔那樣一家獨大,同時出現了三部票房上15億的影片……可以說2018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的表現太值得尋味。

到底是什麼因素促成了這個火爆的春節檔?

今年的春節檔票房近60億,相比2017年,同比增長了67%,被大家稱為「史上最強」春節檔,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8年春節檔一週觀影人次達1.4億,相比2017年增長了59%。

2018年春節檔為何如此火爆,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前期營銷預售定起勢

此次春節檔首日獲得超12億票房,與這次預售密切相關,且6.6億的火爆預售成績成為春節檔首日票房競爭的重要基礎。比如大年初一,《捉妖記2》在初一首日開畫就以5.43億打破了中國影史10項紀錄,初一更是創下三部電影同時破三億的壯舉,單日沖頂12.68億刷新創造單一市場票房的世界紀錄。這一火爆開頭也使得影市大爆,火熱勢頭從初一延續到了初六。

今年春節檔票補受限,在春節檔之前監管部門和電影市場從業者就達成共識,2018年春節檔影片票價不得低於19.9元,且單片票補數量不得超過50萬張。這對優質影片是極大利好,同時也對創新宣發方法和宣發渠道的要求更為迫切,優秀的影片與精準宣發方法相輔相成,往往能造就更大的市場局面。

是上映影片口碑過硬

此次上映的6部新品,其中《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等影片都有不錯的口碑,尤其是《紅海行動》,豆瓣評分8.5,依靠良好口碑,成為此次春節檔電影最強黑馬,票房成功逆襲,當前單日票房居於首位。

廣州環球國際影城影院經理劉翔在採訪中表示,「2018年的賀歲檔給中國的電影市場在開了個好頭的同時,可以看到相較於2017年的電影市場,電影也逐漸回歸到對內容的關注,觀眾的口碑對電影的影響在逐漸變大。影片上映之後的口碑和後續宣傳營銷共同決定了影片能夠上映多久,最終會產生多少票房。」

在線購票成為電影主要購票方式

線上購票的便捷,讓更多人羣加入到觀影大陣營。春節大量一線城市打工族返鄉,在缺乏娛樂方式的三四線城市,電影無疑成為最好的選擇;同時近年來,三四線環球國際影城影院建設逐步加強,三四線城市成為觀影的中堅力量,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2018年三四線城市觀影人羣在所有城市中佔比一度達到53.9%。

總體上看,2018年春節檔的票房收入和影片整體口碑均優於往年。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電影市場或許已重新迎來黃金時代。

「文化自信,文化自強」,「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名片」,「構建中國電影的文化軟實力」,種種來自高層的聲音表明,2018年的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對於國產電影的支持,鼓勵,或者保護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