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在發生大洪水之後,王權再次從天而降,王權在基什。"

——《吉爾伽美什史詩》

(註:文末彩蛋有《吉爾伽美什史詩》故事梗概)

蘇美爾王表

發現於美索不達米亞各地的古代文獻,使用蘇美語書寫,王表中列舉了統治者及他們統治的時間,目前共發現16份。

圖一:現存保存最完整的蘇美王表

根據蘇美爾王表記錄的時間順序:早王朝第一期->大洪水->基什第一王朝->烏魯克第一王朝

基什和烏魯克都屬於早王朝第二期,吉爾伽美什是烏魯克的第5任國王,這個時間段是在早王朝第二朝的中葉,距離大洪水至少還隔著一整個基什。

按各蘇美爾王表平均統計,基什王朝延續了約3,000年,也就是說吉爾伽美什是在大洪水過後約30個世紀纔出現的歷史人物。

此外,吉爾伽美什也是古代文學著作《吉爾伽美什史詩》中的主角,被藝術加工成女神寧松之子。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一部史詩,它分別刻在12塊泥板上面,總共有3500多行。其中較為著名的一段內容,是水神伊亞阻止眾神之王恩尼爾用洪水毀滅人類,並建立方舟載運動物和人的故事。

學術界有觀點認為史詩中的洪水故事應是聖經中相應的大洪水與諾亞方舟故事的原型。

最後是彩蛋:《吉爾伽美什史詩》梗概

在兩河流域南部蘇美爾地區,有個叫烏魯克的城邦。那裡有一位國王叫吉爾伽美什(Gilgamesh 烏魯克第一王朝第五個一把手),他三分之一是人,三分之二是神。

年輕的吉爾伽美什身材高大,膂力過人,英姿出眾,他自恃天資不凡,常在自己的王國內欺男霸女,以此來宣洩與凡人為伍的不滿,弄得人間怨聲載道,

忍無可忍的百姓,向天神安努祈求幫助。天神就派了一個半人半獸的怪物,名叫恩齊都,來挑戰吉爾伽美什,兩人搏鬥了很久,結果發現勢均力敵,於是結誓成為朋友(基友),從此形影不離(真的是基友)。

兩人開始建功立業,先殺死了沙漠中喫人的獅子,後來又與森林怪物胡巴巴作戰。這個胡巴巴神通廣大,他的喊聲就是暴風,他的嘴就是火焰,他的氣息就是死亡,他還軟禁了女神伊什塔爾。吉爾伽美什在太陽神沙馬什的幫助下,終於除掉了胡巴巴。

吉爾伽美什因此得到了百姓的敬佩,也贏得了伊什塔爾的愛情。

然而,吉爾伽美什拒絕了女神的求愛(因為有基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伊什塔爾覺得受了侮辱,由愛生恨,於是父神安努告狀。

安努派了一頭天牛來到烏魯克城,開始殘害人命。恩奇都把這頭公牛給宰了,並將公牛的後腿扔到女神的臉上。於是災難降臨,恩奇都病死。吉爾伽美什放聲大哭,他發誓,一定要將把恩齊都救活。

吉爾伽美什出發去找他的祖先烏特·納皮施提姆(蘇美爾語中意思是「永生」),因為他是洪水過後唯一逃過死亡的人。吉爾伽美什歷盡千心萬苦,在海上經受了大風大浪,到第40天的時候,終於來到世界的另一端,找到了祖先烏特·納皮施提姆,得到了能夠起死回生、長生不老的神葯。

吉爾伽美什帶著葯往回趕路。快要到家時,經過一條河,由於長途跋涉,他想先洗凈自己身上的污垢,結果當他洗澡時,放在岸上的葯被一條蛇偷喫了!

吉爾伽美什失魂落魄的回到烏魯克,見廟便入,見神便拜,惟一的請求就是讓恩齊都還生片刻,因為他還有許多話要對他說。神被他的虔誠感動了,就讓恩齊都復活了,兩個好朋友終於又在一起暢談。

吉爾伽美什問:「人死後是什麼情況?」

恩齊都說:「不能說。如果把我的所見所聞告訴你的話,你會嚇昏過去的。」

吉爾伽美什堅持要聽,恩齊都只好敘說起地獄的情況。

整個史詩便在恩齊都的敘述中結束了。

【歡迎關注我的原創小說《子夜幻夢譚》,精彩故事正在展開,我是夜未央】


從《王表》看來吉爾加美什是洪水後的第二個王朝即烏魯克王朝的第六代統治者,而其前面的第一個王朝基什王朝已經歷了22代而洪水時是在辛薩都二世時期。

而從《吉爾加美什》這部神話體文學作品來看它是處在洪水剛結束時代,因為它曾經去詢問過一對在洪水中因躲在方舟而僅存下來的當地的老年夫婦(可能就是聖經中說的諾亞夫婦),有關長生的祕密。這個故事說明瞭這對夫婦經歷了洪水,也就是說經歷過史前文明所以見識廣些且應該也很長壽,但再怎麼長壽也離洪水時代不遠,所以吉爾加美什所處的年代離洪水時代不是很遠。

那為什麼王表中說的吉爾伽美什年代與《吉爾加美什》的敘述不一致呢,到底誰更可信呢?

這我們可以從《吉爾加美什》形成的過程得出答案,首先它是在20世紀時被發現的,並是由小碎片拼成的,且由於記錄的語言多而歷史流傳的版本不同和損壞原因專家們在破譯時完全是憑著對古文字的經驗與感覺寫成的,所以其中的內容難免有參差,所以王表更接近歷史真相一點,即吉爾加美什統治時代距洪水年代已相去甚遠。

但根據《吉爾伽美什》其內容來看洪水過後除了那對老夫婦幾乎無人倖存,再者根據當地的考古來看洪水前這裡的生產力水平相當低,且還處在原始社會,這也是古蘇美爾文明完全消失的原因。那麼吉爾加美什這個民族又來自何方呢,通過分析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知道他們是來自遙遠的東方,這在史詩裏也有談到吉爾加美什因為恐懼死亡而曾翻山越海回到了他的先祖們的居住地尋找長生不老葯,且文中也有提過他的最好的朋友是因為跟遙遠的東方的戎狄爭戰失敗而西遷的。從這些故事情節來看古巴比倫時代的文明的建立者也是在洪水後來自於遙遠的東方的中華大地。曾經在洪水中消失的古蘇美爾文明的開闢者人也一樣是來自華夏大地。他們是蚩尤族之部分後裔,因被黃帝戰敗而西遷,關於此我曾經有文專門論述過。

所以在古巴比倫的王表中所記載的關於洪水前所發生的歷史其實是中華民族的上古歷史且其所在地就是我們今天的東亞,所以記載中在洪水前的八個時代,跟我們的三皇五帝時代相對應,且其紀年方法跟我國的歷史著作《皇極經世書》的方法也是一致的,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它所記的年代是從遙遠遙遠的幾十萬年前開始算起的,所以數目很大,是因為我們的歷史太過悠久,悠久的讓我們難以想像,只是因為洪水而把這段所創建的文明產物全毀了,留下給我們的只有我們現今的大量中華古文獻。還有就是王表裡記載的年代不代表一個國王所統治的年代,而是代表著一個久遠的歷史時期,也就是說三皇五帝時代並不是隻有八個統治者,而是八個跨時久遠的年代,比如三皇就包括上三皇中三皇和下三皇,又比如伏羲氏指的是整個伏羲氏家族中的所有帝王而不單指一個人,炎帝也不是隻指一位帝王而泛指所有的稱號為炎帝的所有帝王,比如有神農氏炎帝還有別的姓氏的炎帝。這就是為什麼王表中的八個時代能跨越那麼久的原因,這說明人類在洪水前還經歷了相當長遠的一段歷史,這也可以從我國的距今上萬年甚至幾十萬乃至幾百萬年的古人類生活遺址來得到證實,同時從《皇極經世書》也可以證實我們的歷史確實是那麼久遠。只是再次重申一點就是王表中的歷史是從華夏遷出去的古巴比倫人對我們的上古歷史的記載!他們的祖上在中華!


這個無從考證吧,蘇美爾王表只是有過記載,而且其中的很多人物和事蹟都屬於神話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