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大二院的5G遠程急救指揮中心內,一位戴着VR眼鏡的醫生,一邊看着指揮屏上的超聲圖像,一邊遠程詢問:“現在病人情況怎麼樣?”5G救護車隨車醫生回答:“目前患者生命體徵平穩。”這是浙大二院在今天(8日)開展的一場模擬急救:“病人”摔傷腹痛,被5G急救車送往浙大二院濱江院區救治。

時延不超過10毫秒

此時,遠在醫院的醫生準備開展“遠程B超”。

只見醫生手握着操作檯上一個小巧靈活的操縱桿輕輕上移,急救車上的醫療機械臂也隨之上移,毫無時延。張茂主任介紹道:“遠程B超中醫生端與急救車上的病人端的檢查設備,之間的時延不超過10毫秒。”

無論是聲音還是畫面,在模擬急救的演練現場,本端記者沒有感受到一絲卡頓。這得益於5G技術帶來的變化,“它讓遠程實時急救變成可能,”浙大二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茂說。

一般來說,救護車急救都在高速移動場景下進行,對移動性信息傳遞有較高的要求,此外醫療數據的實時傳輸,需要大帶寬流暢的網絡傳輸,5G網絡速率高、時延低的特性可以支持遠程觸覺傳遞,推進遠程B超、遠程手術等前沿技術的落地。

“5G即將廣泛應用,它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侷限,給智慧醫療帶來巨大潛能,讓優質醫療資源可以普惠更多羣衆,特別是交通不便的海島、山區等地。”張茂表示。

搭載無人機 讓急救物資先行

由於患者出血量比較多,醫院急救團隊判斷患者到達醫院後需要特殊止血藥品和血製品輸注。

與相關部門聯繫後,無人機立即從浙江省血液中心起飛將藥品和血製品配送到浙大二院濱江院區,航飛過程在指揮中心的屏幕上全程直播。無人機順利降落在院內停機坪後,護士通過手機掃碼就順利取出了急救物資。

5G救護車到達醫院時,浙大二院急救團隊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可以立即投入到對患者的救治中,無需像以往那樣到了醫院再進行檢查,節省了不少時間。

“急救是一場分秒必爭的生命競速,5G的到來,給遠程醫療急救贏得了‘加速度’。”張茂主任表示,雖然現在5G遠程急救還處在探索階段,但隨着今年5G可能在浙江的全覆蓋,浙江的“急救速度”會更上一個臺階。

原標題:5G不光能上網還能救人!浙大二院今日“搶先”應用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