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喜马拉雅音频,量子坛经:第008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究竟是什么意思?到底什么是清净心?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乃问曰:「米熟也未?」

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

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讲解:

惠能在听五祖给他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言下大悟。那么现在我们就要问:为什么惠能会听到这句话言下大悟呢?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的究竟是什么心?到底什么是清净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在1300多年中,一直是古代禅师们常常挂在嘴边,不断追问、时时参悟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下面,我就以最清楚、最透彻的方式,解释一下这句话。

首先假设,我们就在现场,作为旁观者与惠能一同听五祖讲解《金刚经》中的这一段,然后与惠能同步思考这句话。

下面,我先读一下《金刚经的》中的这段话的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我解释一下这一段:佛祖问须菩提:「你认为我曾经在我的老师燃灯佛那里得到了一个实有的成佛的『法』了吗?」

须菩提说:「没有。因为一切法都是幻生假立,所以您当时在燃灯佛那里没有得到一个实有的法」。

佛祖又问:「你认为菩萨能够庄严一个佛国吗?」

须菩提说:「 不会。因为所谓的庄严即是相对的,又是生灭的,所以庄严这个事只是一个名相而已。」就是说,一切并非实有,都是心生。心庄严则佛国庄严,心庄严则世界庄严。因此不存在一个实有庄严佛国的事。佛祖说:「因此,须菩提,你应该知道,一切菩萨要想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求解脱大道,应该秉持这样的信念:不应执著分别在一切物象、一切法相为实有上。一切菩萨应该认识到,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和一切法相,一切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幻象。修证一切幻象都是终无所得的。所以,一切菩萨应该发一个不执著一切相为实有的求道之心。」

最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要秉持一个不执著「色声香味触法」为实有的求道信念。

下面再清楚地说一遍,求道者都应该秉持的信念是:「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真心不在一切虚妄之中。真心是生出一切虚妄的那个东西。」

用个比喻来说,这就像是,如果一个水晶球是纯净的,那么它就应该是没有任何杂染的。如果有一个污点,哪怕这个污点非常、非常的小,那么你依旧是不能说这个水晶球是纯净的。

同样道理,什么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没有一丝对我相和法相的执著。凡是有所执著,心都是不清净的。凡在执著一法为实有,就被一法所捆绑。

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是,要想求彻底究竟的解脱大道,就应该秉持:不执著一相为实有的求道信念。凡有所执,心都不清净!

因此,惠能听到五祖讲到这一句话时,大悟。悟道了什么呢?从实相角度说就是:一切相都是「非相」,一切心都是「非心」。众生都是将心捉心,以佛觅佛。因此,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的是不执著一切相为实有的「心」。

因此,当惠能听五祖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言下大悟,惠能表达了自己见性的见解:「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解释:

什么是自性呢?自性不是一切物象与法相,是生出一切物相与法相的那个东西,所以是无杂无染,是清净的。

什么是自性呢?自性不是一切生灭现象,自性是生出一切生灭现象的那个东西。

什么是自性呢?自性不是修出来的,而是本来就存在的。

什么是自性呢?自性不是一切物象的摇动生灭,是显现出一切摇动生灭者。

什么是自性呢?自性是生出一切万法的那个东西。

用最简单的话总结说,自性就是「非相」。自性即是不可说,自性就在当下。

五祖听惠能这样说,就知道,已经将惠能心中的「杂染」筛除得干干净净的了,惠能已经没有一丝执著相,没有一丝疑惑,彻底清净了。这时,我们再理解什么是「清净心」就变得非常清楚、非常简单和非常透彻了。什么是清净心,如何生清净心?答案是: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现在惠能的心已经是彻底清净了。堪当弘法大任。所以五祖就说:学佛求道者,如果不认识本心自性,学佛就没有什么实际益处。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自性,就与佛相同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