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這種病:現代人的心靈問題,可能都來自於母親?

母親這種病》讓我複習了一次依附關係。

 

雖然這本書某些觀點令我不大認同

--認為媽媽就是一切,必須要有能力對抗老公、婆婆、社會.....等等等等問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善待孩子。

這種期待未免也太高,媽媽也是平凡人,如果可以變成超人,那我想爸爸只剩下提供精子的角色而已。

幸好後來發現同一作者還寫有《親這種病》,

好啦,稍微原諒他一下:p

 

撇開這點,這本書的內容把依附關係形容的很生動。

對於曾經身陷依附障礙的人來說,應該會得到很大的同理與自我覺察,

意識到「阿!原來我是這麼一回事!」

 

然後,也非常慶幸,原來我過去迷迷糊糊誤打誤撞的許多作為,

意外的走上正確的路。

我恨媽媽、我書寫、我刻意與父母保持距離......等等,

在當時看似自私與叛逆、不孝的行為,反而是正確的。

也很慶幸的,現在在處理個案上,一些根據我過去經驗和直覺的作法,

也跟書裡講的不謀而合甚至一模一樣。

安心許多呀~

 

這本書,再次驗證我的想法及作法是正確的。

也讓我更想進一步拿到心理師的證照。漫漫長路就是。

-----------------------------------------------------------------------------

整理一下書中重要觀點:

 

一、依附關係會實際影響身體內催產素的分泌:

不安全依附導致催產素過少,進一步影響個體對自我、壓力、他人的感受及情緒反應(如:神經質、孤獨、潔癖、只看他人缺點、情感爆衝、攻擊...)。

 

二、母親病的來源:不安全依附,導致人生少了安全堡壘,因而變得不穩定。

 

三、不安全依附類型:

1.迴避型(即成人的「輕視依附型」)

表面上對父母一副不在乎的樣子,認為父母對自己不是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可以感覺到他幼年時很寂寞、沒有感受過愛。

實際上他們與母親切割不去,經常思慕母親。

通常這樣的人對外的人際關係也很表面、冷淡,不喜歡太過親密,距離太近就會不舒服。

缺乏體貼的心,既使重要他人感到痛苦,他也不覺得如何。

比起人際關係,他們對事物或工作的關心度更高。

 

2.抵抗/矛盾型(即成人的「被困型」或「不安型」)

與父母感情牽扯、害怕被拋棄、強烈不安全感;但對自己重要的人卻容易批判、攻擊,無法坦承面對自己的感情。

 

3.混亂型(及成人的「未解決型」)

與父母有離別或悲傷的經驗,且清楚記得那件事,對自己的受傷有自覺。一想到那件事就難過、痛苦、無法冷靜。感到壓力和疏離時就容易不穩定。

 

四、解法:

1.覺察到自己或父母不對勁。

2.把遭到的否定全都吐露出來,表面堅硬的殼才會破掉。

3.引導問題,大吵、脫離、斷念、放棄對父母的期待......都是為了想恢復正常的關係,徹底衝撞是修復關係的必經過程。

4.與父母保持距離,透過一個能同理、提供穩定支持的第三者培育出關係,修復與父母互動時造成的傷害。

5.尋找新的安全基地、在沒有人給予時先就試著付出(養小動物、當志工、幫助弱勢的人...)。

6.改掉負面思考的習慣,對自己說正向語言;增加笑容,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客觀看待事實;避免陷入負面情緒,著重處理問題。

7.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淆;用自由書寫面對真實自我。

8.放下對父母的期待,接受事實。

 

講了這麼多,我覺得鄧醫師的一句話最重要:

不要把父母神格化,認為他們應該怎樣怎樣。要知道,父母也是平凡人,也會有很多做不好的地方,就跟你我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