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的邵爺爺每週3次要自己坐公交車到醫院做血透,年邁的他近幾年摔了三四次,有次摔得鼻青臉腫,好半天都站不起來,只好在家休息幾天。

浙江省人民醫院腎臟病科的醫護人員任燕、周美玲、沈泉泉得知後,決定自掏腰包專程接送他。每週接送6次,風雨無阻,一共接了384次,打車費花了1萬多元。腎臟病科主任何強得知後,認爲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召開了專題科務會並一致同意打車費用在科室獎金中開支,科室裏的9名年輕醫生主動組建了愛心接送隊。

邵爺爺說:“風雨無阻接送了幾百次啊,我活了90多歲,最幸運是遇到這麼好的醫生護士!”

2017年,天台15歲女孩小康(化名)患了暴發性心肌炎,送到台州市天台縣人民醫院後病情危重,心肺復甦、氣管插管、藥物治療等方法都止不住急轉直下的心臟功能。浙江省人民醫院ICU主任孫仁華接到下沉醫院求助後,立即派出副主任醫師洪軍團隊,以最快速度將全套ECMO搶救設備搬上車,從杭州趕到天台,投入搶救。小康的心臟“休整”了5天后,終於順利撤掉了ECMO。

2018年,來自貴州鳳岡縣農村的14歲女孩小雪查出了風溼性心臟病,東奔西走幾個月,還沒動手術就花了20多萬,卻得不到好的醫治,家庭無力負擔。浙江省人民醫院作爲貴州省鳳岡縣人民醫院對口醫療幫扶單位,派遣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岑雪降等多學科10名專家,專程從杭州飛到貴州診治,並建議小雪來杭手術。爲了減輕小雪的經濟負擔,醫院爲她申請到了最高額度10萬元的專項資助金,同時,決定醫療費用超出資助額度的部分由醫院承擔。終於,小雪和父母來到杭州,心胸外科副主任崔勇團隊在相關科室大力協助下,爲她成功施行了手術。

……

這些讓人溫暖掉淚的故事,時常發生在浙江省人民醫院。8年來,醫院黨委書記黃東勝堅持“以患者爲中心,以員工爲核心”的宗旨,積極倡導用“同理心”打造有溫度的醫院。

浙江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黃東勝

什麼是有溫度的醫療?

怎樣才能算是一家有溫度的醫院?

黃東勝書記說道:“首先,我們要認識到,醫院裏來的是病人,而不是病,醫生要看的是病人,不僅僅是病。”對待病人,要貼心、要關懷,所以,要做一家有溫度的醫院,就要把病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病人有哪些需求呢?一是看上病,這就需要醫院優化看病流程,提高看病效率,提升病人就醫的獲得感;二是看好病,這對一家醫院的醫療技術、能力和水平有要求;三是讓病人感受到醫療的溫度,就需要我們用心用情。

醫療的溫度,就在於尊重、關愛病人,爲病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讓病人享受到舒適和便捷。黃東勝書記提出,現在,我們已經從生物醫學模式演變到了生物心理社會模式,醫學的發展,促使我們更多地考慮病人的心理需求和社會屬性。這意味着,病人來醫院不只是看病。

“同理心,就是要求我們設身處地爲病人着想。設想一下,如果我是病人,我來醫院,是想看到冷冰冰的環境和設備,還是感受有溫度的服務和體驗?”

咖啡吧、書屋、便利店、鮮花店

醫院還有免費洗衣乾衣服務

如果你去過省人民醫院,一定會對那裏的星巴克咖啡、曉風書屋、24小時便利店、鮮花水果店等印象深刻。2013年開始,醫院開始充滿人文關懷和生活氣息的改變,這在杭州是首創,在全國也是走在前列。

爲什麼要做這些改變?黃東勝書記說,人活於世,醫療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人能離開醫療。病人來到醫院,是來生活的,“作爲醫院的管理者,我們要讓病人既能得到高水平的醫療,又能享受到有品質、有尊嚴的醫院生活,獲得幸福。”

住院時,相應的生活需求不能中斷。正因如此,早在3年前,浙江省人民醫院推出了爲住院病人提供免費洗衣乾衣的服務,所有病區都配備了獨立的洗衣、乾衣間,每間均配了1臺洗衣機和1臺乾衣機。

想想今年年初和去年年底杭州連綿不斷的下雨天,這項暖心服務戳中了不少住院病人和家屬的心。來自江蘇的胡女士曾在醫院陪護70多歲的父親,洗曬衣服是她最頭疼的事。“雖然很多醫院都有晾衣間,但基本上都是滿的,我只好掛房間的窗邊,或者醫院的綠化帶,很不方便。”胡女士說,“陰雨天就更難熬了,衣服完全幹不了,有時只好去買新的。”免費的洗衣、烘衣,是她第一次在醫院享受到這種服務,有種住星級賓館的感覺。

如今,在省人民醫院,這項服務已是常態化,有了洗衣乾衣間,醫院環境明顯整潔多了,也避免窗外拉繩子、地面溼滑等安全隱患。

浙江省人民醫院一直以來都致力於醫療服務的改善。從2012年開始,通過新員工的角色扮演、換位體驗,把掛號、看病、住院的流程都體驗一遍,查看環節哪些還不夠流暢便捷,形成簡報提交醫院相關部門落實整改。

人民日報、新華社、人民網、新華網等央媒多次報道醫院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創新舉措。2017年,醫院成功舉辦全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典型經驗推進會(華東區),並連續被國家衛健委和《健康報》社評爲2015年度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創新醫院”,2016年度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改善醫療服務十大亮點醫院”,2017年度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示範醫院”“改善醫療服務優秀組織獎”“改善醫療服務十大亮點醫院”,以及2015-2017年度全國“優質醫療服務示範醫院”。

智慧醫療無處不在

花園醫院逐步呈現

通過建設智慧醫療,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是醫院推行改善醫療服務的另一大重點。

何強副院長介紹,隨着智慧醫療不斷推進,醫院從去年10月試行刷臉就醫,現已升級優化在全院推行,這在全省是第一家。刷臉就醫,掛號、支付、檢查、檢驗等就醫全流程都可以刷臉完成,患者再也不用爲忘帶卡而煩惱,像急診中遇到車禍送來的病人也能夠得到更及時的醫治。

現在,醫院內移動支付設備全面鋪開,“診間結算、自助結算、牀邊結算”有機結合,“支付寶、微信、銀聯”全面開通,醫院通過增加自助機服務,已基本取消人工窗口,患者付費更便捷。另外,醫院預約掛號可通過浙江省衛健委預約平臺、醫院官網、門診服務中心、醫院預約電話、醫生工作站、自助機等多個平臺實現;全面實行就診一號制管理和推行門診電子病歷。

一家有溫度的醫院,還離不開一個雅緻的環境。爲了讓住院病人也能接觸到大自然,省人民醫院下了不少功夫:在院內設置假山、水池、亭臺樓閣,讓沒時間去西湖的外地病人感受到杭州的詩情畫意;拓展了200米長的河岸遊步道,河道內側種植花草樹木,設有輪椅通道,方便更多住院病友。這些年,醫院綠化面積從20.78%上升到31%。

最近,醫院的“智慧健康餐廳”上線,爲員工和病人家屬用餐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管理。點完菜,只需將餐盤放至結算區,電腦會自動顯示價格,拿飯卡輕輕一刷就能完成結算,高效省事。金牌扣肉、八寶鴨、西湖醋魚、蛋黃青蟹……這些看起來讓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在醫院都可以喫到!

走進餐廳,大到牆面,小到每一個角落,都設計感十足。精美的裝飾畫和精緻的擺設,滿滿的情調。此外,醫院後續將籌備推出透明廚房、網上訂餐、支付寶支付、營養分析、自動排菜等更多功能,通過健康管理統計分析,提供更科學的健康膳食指導。

全力打造互聯網醫院

醫療服務再升級

從信息系統全面升級改造到互聯網醫院建設,從智慧診療到服務改善,互聯網、人工智能正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裏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肺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乳腺癌、胰腺癌的診療方面,醫院積極開展人工智能的應用。

依託互聯網+醫療,醫院成立省內第一家超聲遠程會診。任何時間、任何機器,通過一個雲端,連入網絡的任何一家醫院,在任何時候提出會診需求,位於浙江省人民醫院的會診中心都將隨時和對方“面對面”,察看病人信息、把脈超聲圖像,讓省內患者“雲”享受省級醫生的無縫隙互聯網會診服務。

積極開展遠程醫療,目前,與海寧、淳安、桐鄉、永康和新疆阿克蘇等近20家醫院建立遠程會診服務關係。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院、哈佛大學麻省總院等國際知名醫療中心建立合作,開啓國際遠程會診,實現了“國際醫學中心-浙人醫-縣級醫院”三級遠程會診與MDT討論,將國際大醫院診療交流合作資源延伸至基層,讓百姓受惠。

醫院推出的“浙裏就醫”綜合信息平臺,融合醫院網站、微網站、手機App、微信,集諮詢、掛號、預約、檢查檢驗結果及患者健康檔案查詢、就診導航等功能於一體,完善了“雲醫院”建設。

此外,醫院還正在推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保”。以醫保移動支付平臺爲支撐,構建融合醫保的全流程移動就醫線上線下服務場景,實現就醫“全程移動化”,支付手段多樣便捷化,真正化解了百姓就醫“三長一短”“看病難”的矛盾。

見習記者 張煜鋅 首席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陳曉華 宋黎勝

編輯 潘雷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