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有很多傳奇的國寶,都有着自身的傳奇故事,在近代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裏,其實國寶和國家的命運是相互聯繫和交融的。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是上海最大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最大的特色,還是在於上海的吳越文化和很多擁有傳奇經歷的國寶重器,其中很多不乏是精品,上海博物館的青銅器雖然不勝在體量上,但是卻勝在精緻上,這或許就是吳越地區青銅器的特點。

  吳越地區最有特色的青銅器莫過於刀劍越王勾踐劍,而其他的酒器和禮器也做工精美,華文細膩,沒有北方青銅器的粗獷特點,或許南方和北方的文化,早就在古老的先秦時代就已經涇渭分明瞭,不得不說,在上海這家博物館,你絕對能夠從中窺探出中華文明歷史文化的深淵浩博。

  山西銅盤出土後失蹤

  山西是一個古建築大省,就像是西歐的意大利一樣,擁有衆多珍貴的古建築,並且還有中國少有的唐代建築遺存。而在山西的地下,卻也有很多文物被出土,很多先秦時期的青銅重器出土的不在少數,這是因爲山西古代有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晉國。

  民國時期,山西出土了一件很珍貴的銅盤,上面篆刻有春秋時期的金文,盤中還有很多十分漂亮的鳥獸,這些鳥獸都可以360°轉動,看起來饒有趣味,不過這件文物卻還沒來得及被文物學者好好鑑定,就因爲民國時期的戰亂在出土後很快就失蹤了,傳言,這件文物被外國收藏家收藏。

  被香港老闆重金購下

  然而國寶最終卻還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回歸了祖國,最終被一位香港老闆重金購下,這位老闆很喜歡收藏古代的金石文物,經常在古董商那裏遊玩,有一次在澳門古玩街偶然看到這件文物,於是想要買下,這時候的這件文物,早就因爲欠缺保護,鏽跡斑斑,古董商本來不太在意,看到這位老闆感興趣,也就開出上萬的高價。

  而老闆本身也是識貨的人,看到這件文物上面的金文,斷定是一件真品,於是欣然買下,後來他發現這件文物,其實和大陸遺失的一件文物有些相似,經過對於文獻的對照,這位老闆生出了將這件私藏捐贈給博物館好好保存的念頭,於是他找到上海博物館對這件文物的來龍去脈詳細的訴說了一遍。

  成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

  1997年,香港老闆把文物捐獻給上海博物館,最終這件文物被確定爲一件國寶級別文物,成爲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因爲上面篆刻的銘文有子仲姜字樣,因此這件文物被命名爲子仲姜盤,這也就是上海博物館這件國寶的來歷故事,這件文物後來被斷定鑄造於春秋時期。

  命令製造它的主人應該是一位貴族,而目的則是希望這件文物能夠永久的流傳,不得不說,這件文物的出土使得中國對於春秋時代青銅製造的水平估計再次提高,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甚至還爲了追求趣味性,在青銅器製作了很多機關,這些都是過去出土的春秋時期文物當中前所未有的。

  中國青銅文明是從上古文明到古典文明的一個過渡時期,誕生了十分璀璨的文化,這絕對是中國全民族的遺產和財富,相信隨着中國考古的不斷髮展,我們也能越來越揭曉那個時代更多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