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早教班畫簡筆畫?怪不得寶寶不愛畫畫了

文 | Sharon

爸爸媽媽們看得懂寶寶的塗鴉嗎?

3歲寶寶的塗鴉有什麼秘密?

要不要讓寶寶去上畫畫培訓班?

我昨天看到一位朋友發朋友圈,配圖是她2歲半的女兒第一次上早教班畫的花朵簡筆畫。朋友很高興,說老師很溫柔,一步一步地教,沒想到寶寶能畫得這麼好!

這麼小就畫得這麼像,真的很厲害!但是也讓我隱隱憂心,想起之前Cosette一開始畫畫,我和帶她畫畫的老師聊天的過程,包括讀的幾本繪畫教育書,都告訴我說,最好別教小朋友畫簡筆畫。

▲ 像這樣的簡筆畫教程,

小朋友只是模仿成人的示範,

會少掉很多樂趣。

小朋友都喜歡畫畫,但很多爸爸媽媽也許不了解寶貝畫畫的發展規律,有些我們以為是對ta好的,其實不然。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寶寶那些讓你摸不著頭腦的畫」。說不定看到最後你會發現能看懂一點了,還能少走一些彎路。

?

寶寶就是畫這樣的畫長大的

Cosette1歲時,有一天她要玩我的筆,我就給了她一支筆和一張紙。她第一次開始亂畫一氣,戳出各種點點點,左右搖擺地劃,擺出很多拱橋一樣的弧線。她興奮地沖我笑,看得出來她對自己的「創作」還挺滿意。

我相信最開始你家小主1歲畫的也是這種「小蝌蚪」,扁平的「DNA」,還有來回的線條。這種充滿力量的痕迹,其實就是手部運動的結果。這時他們還沒法很好地控制手上的力量。如果你家寶寶爬得快,手上有力氣,畫畫就能更快得心應手。

▲寶寶畫了很多的點點,充滿熱情和力量

到了2歲,寶寶發現筆似乎能順著他們的意走了,先畫出單獨的線條,接著把線一直彎,直到和開始的點相遇,封口成了一個圓圈。

▲朋友兒子的畫,是不是有種《吶喊》既視感?

學會畫圓之後,3歲的寶寶會試著往圓里加點什麼。首先出現的,就是類似人臉的圖案,因為這是他們從小關注的中心,媽媽的臉,別人的臉。

這時候爸爸媽媽們會驚嘆寶寶的想像力,雖然畫得亂七八糟,但是他們能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心理學把2 - 3歲稱為「命名塗鴉期」,寶貝會隨心所欲地給符號取名字。比如指著一團線說,「麵條」,指著一個不成形的圓說,「雞蛋」,或者編簡單的話,「你是爸爸,你是小貓,給布娃娃吃飯」等等。

4歲的寶寶就可以憑印象畫畫了。當他們會畫頭部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加上手和腳。

他們不再像之前,對著一個點說得天花亂墜,而是試著把自己看到的東西畫得像一點。所以這時候你會看到寶寶有時會不滿意自己的畫,要別人幫他畫。

接著,爸爸媽媽們就會發現,4歲半之前寶貝畫的畫還像星空一樣雜亂,4歲半後的某一天,寶貝竟然會用四方線表示家了,這可是邏輯和認知的巨大進步!

接下來是寶貝們繪畫能力的「golden time」——5歲。你仔細看寶貝在畫捉迷藏之類的場景,特別有意思,ta會畫出每個人的特點,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此外,畫雖然還是不合比例,但至少看起來沒那麼亂,甚至還會用基底線來表示地面、水平面。

而6歲的小聰明們,開始能做圖案遊戲了,也就是能放飛自我,把東西抽象地畫出來。

?

你看,小朋友的畫非常好玩的。像我常常被小朋友的畫擊中,「原來還能這樣!」因為他們不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是用心看。想到什麼畫什麼,不受經驗、知識、他人的影響。畫紙上流淌的體驗,甚至比說話更能表達他們的內心小宇宙。

頂級大師的境界也這樣,Vincent van Gogh 不就說過,「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Vincent van Gogh 《Harvest in Provence》

說起來,寶貝的頭號忠實粉絲,還不是我們當爸爸媽媽的!姐姐畫了畫,我都開心得像獻寶似的給全家看。不過,要保護寶寶塗鴉期脆弱的創造力,只欣賞「靈魂畫手們」、只了解發展規律還不夠,接下來讓我們再一起看看有哪些常見的誤區,排查下具體應該怎麼做吧!

? 教孩子畫形象

小朋友畫畫最異想天開,宜家和某個電影機構就用過小朋友的畫來做抱枕和怪獸形象 ?

滑動查看 >>

我有個朋友說,看到三歲小朋友注滿了靈氣的隨手塗鴉非常羨慕,試圖去模仿,但根本沒辦法自主發揮想像。

如果寶貝在2、3歲時被教形象畫,久而久之,以後很難跳出思維限制畫出自己的畫。很多成人可能隨手畫花都是如下形狀?和小時候被教過的簡筆畫一模一樣。

這等於把大人的感覺安在寶貝身上,挫傷了他們自己觀察世界的樂趣,還有感知能力的發展。教寶貝畫畫最好在6、7歲開始,在那之前,就讓寶貝的畫筆自由飛翔吧!

?? 幫/替孩子

Cosette老師有次跟我說了一個例子,說有次一客戶的女兒Amber突然對媽媽講,「媽媽,我不想畫了。」她媽媽當時覺得詫異,也沒放在心上,就讓去她玩兒別的。接下來兩天Amber都沒提畫畫的事,媽媽問老師怎麼辦。老師翻開Amber的素描本,發現有兩幅畫得特別像。一問,新來的阿姨熱心,手把手教Amber描了一張,Amber看阿姨畫得像,又讓阿姨替她畫了一張。

老師明白了,小Amber是不自信了,對自己的畫不滿意。才請她畫什麼她就說,「我不會畫,媽媽畫。」

因此,不要幫寶寶畫畫。不僅會幹預他們「原創」,可能也會打擊到他們。你可以和寶寶一起畫,只是要注意別畫得太好太炫技了,她畫搖擺線你也跟著一起搖擺,畫得和他們差不多水平就行。記得別擦擦改改,不然他們會覺得畫畫很難。

?? 指導孩子塗色,過早給很多顏

可能會有媽媽會問,「我們家寶寶去上早教班(幼兒園),老師會讓寶寶在框框里塗色,這樣好嗎?」

小朋友思路那麼開闊,想像力和色彩搭配都無可比擬。讓小朋友在邊框里塗色,對ta也是一種示範。5歲左右小朋友會很享受塗色,在那之前,你給ta塗色書,很多小主最後都會不耐煩地亂塗。幼兒園塗色課一定要上的話,爸爸媽媽可以和老師溝通,不要因塗錯色塗出框而責怪寶貝。

多提一句色彩,日本教育家、畫家鳥居昭美是建議最好開始別給寶寶太多顏色。每次只準備一個ta最喜歡的顏色就夠了,不然會他們會和我們挑口紅色號一樣,犯選擇困難症。等5歲時再給12色好了。

?? 太早寫

爸爸媽媽們可不要給寶貝一個蘋果,讓ta邊看邊畫,也就是寫生。小朋友畫的是印象,是體驗,這樣反而會讓他們專註於精確地描繪,得不到感受力和記憶力的提高。不妨觀察蘋果幾分鐘後再一起吃掉,讓寶貝用畫來留住記憶。寫生最好是等到寶貝九歲左右再去學吧。

?? 完全不管或硬性要

放任不管、硬性灌輸都不是正確打開方式,爸爸媽媽們最好製造契機,激發寶貝畫畫的興緻。比如給ta講故事,邊講邊在紙上畫點和逗號,「......水草下很多黑黑的圓圓的卵,變成了小蝌蚪......」小朋友一看這麼簡單隨性,以後也會自己邊編故事邊塗畫起來。

除了講故事,平日里也可以多多豐富孩子的生活,去大自然里撒歡,去和朋友玩耍。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有了快樂的經歷,寶寶才能畫得生動而充滿樂趣。

?? 不聽孩子的畫外音,只用像不像來判斷孩子的

《小王子》中,說到小孩畫了一幅大蟒蛇吞大象,問大人怕不怕,大人說,「帽子有什麼好怕的?」小孩失望極了,後來放棄了學畫畫。

小朋友的畫太抽象了,所以,我們不僅要看他們的畫,也可以去「聽」。無論畫的像不像,我們都要特別高興地稱讚小朋友,耐心聽他們講畫中的故事。

但可別在ta畫畫時發問,會打擾到專心的小畫家的。等他們畫完之後給你看時,再等他們自己解釋,或問問「這是什麼」,「他們在做什麼」。被聽到,被理解,寶寶就會有表達的樂趣。

在評價時,應當鼓勵的是什麼呢?一是寶寶為畫傾注的時間和熱情,比如寶寶畫只手用了100多個點,70多根線條,這就是情感的力量;二是方法上的進步,比如不同的角度、基底線、透明法、平面展開法等等。這些出現了,爸爸媽媽們完全可以轟炸式掌聲!(或者適當引導也很好。)

?? 寶貝重複畫一種東西,急於改變ta畫的東西

寶貝會拚命想辦法表達出對這個世界的印象,他們會審視自己的創造,改良不滿意的地方。不斷畫已經掌握的畫法,讓他們特別自豪。所以當寶貝一直在重複畫某個東西時,不是因為沒人教,爸爸媽媽們不用心急地讓寶貝畫別的,或送ta去學習。等他們畫膩了,找到新的興趣點,就會轉去畫別的了。

?? 發現與別的孩子有差距時,過於緊

如果你家寶寶幼兒園了還不會畫三角形,不要擔心是ta不夠聰明。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有些孩子有驚人的藝術天賦,也有孩子對畫畫完全沒興趣,或者發育節奏不一樣。並沒有一個完全適合所有寶貝的培養方式,了解自家寶貝的成長節奏,是每個爸爸媽媽的必修課。

我們並非要培養藝術家,只是希望寶貝們能快樂地畫畫,純凈地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感受。一旦過早地被框定,他們就沒辦法大展身手,自由地揮灑想像了。

那麼讓我們學會放手,在學齡前把畫筆還給小朋友,讓他們熱情、靈性和創造的小火苗,盡情燃燒吧!

? 書籍推薦

Preschool Art: Its the Process, Not the Product!

by Maryann F. Kohl

作者簡介

我是Sharon,兩個混血寶貝的媽媽。海外留學生活多年,畢業於常青藤盟校。曾任職於跨國投行,後投身母嬰行業十多年。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和你一起發現更多育兒驚喜。

weibo @SharonSharonK

wechat SharonSharon

歡迎大家添加Sharon的小助手wechat i30416,解答媽媽們的帶娃疑惑,更有超多福利不定期大放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